建材价格节后仍居高不下
国内建筑市场的规模开发、住宅销售市场的规模销售以及家具市场的规模出口,直接导致一段时间以来,原材料由于紧缺而价格上扬。业内人士预测,春节以后,随着新一年度建筑规模的扩大,建材的价格仍然会在高位徘徊。
尽管2003年受到非典的不利影响,但建材行业全年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去年1-11月,建材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283.5亿元,同比增长25.1%,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4个百分点,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全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可望达到1428亿元,增长25.3%;销售收入4475亿元,增长25.7%;实现利润248亿元,增长80%;出口金额52亿美元,增长24.5%。这已是建材工业连续4年增长率稳定在两位数以上,业内许多专家认为建材业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
另外,有关统计数字显示,从去年9月份开始,水泥、木材、玻璃、油漆和砖头等材料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11月三狮牌水泥价格还只有17元一包,到年底初,就达到了26元。去年11月以前,5mm厚的玻璃每平方米价格是28元,年底则卖到了35元,混凝土每吨也上涨了50到60元不等。
房地产规模开发 支撑建材价格
2008年奥运会使近几年的建筑规模呈现持续扩大的状态。其中奥运会的场馆建设的总投资就将达20多亿美元。奥运工程已经于2003年底前陆续开工,2006年完成。开工面积将会呈现出陆续加大的趋势,建筑用材料的需求也将随之加大。
另外,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1-11月份的建筑工程中,累计到位的资金1910.4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54.6%。大大高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其中,2003年到位资金1602.5亿元,同比增长61.2%,此举表明房地产的发展后劲充足,并且房地产业界仍然是各种资金争相涌入的行业。统计局的同一组数据表明,2003年北京市的住宅的开发资金达到516.7亿元,同比增长4.4%;商品房的开复工面积815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3%。
资金到位率提高,开发面积不断扩大,势必对建材市场起到巨大的支撑。
住宅规模销售 支持建材价格
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数字表明,2003年1-11月份北京市的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达到了109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9.7%。其中住宅103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商品房销售额536.8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住宅销售470.3亿元,同比增长31.9%。
随着北京市市属单位住房补贴发放步伐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新居,由此产生的公有住房,进入二级市场,会满足城市中相当一部分人实现购房的愿望。另外外地人购买本地住房在政策上的放开,也将极大地拉升北京市的住宅销售市场的数量。
所有销售出去的商品房,无论是精装修还是毛坯房,无一例外的都要进行装饰装修,相关行业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市2003年度装饰装修行业的产值已经达到200亿元。
可以预言,随着房地产销售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装饰装修行业将成为建材市场的最有力的支持。
家具规模出口 助长建材价格
记者从中国家具协会获悉,我国的家具出口额已经连续4年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
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对国有和规模以上的企业统计,去年1-11月份完成产值536.26亿元,同比增长22.86%,产值率为97.44%,销售收入增长26.62%。另据海关统计,1-11月份家具出口64.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58%,增速逐月加快。预计全年完成产值200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2%左右,出口7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0%左右。中国家具出口额与出口量的连续递增,使得建筑用三大主材之一的木材,以及家具用五金件成为价格上涨的有效助推剂。
节前的上涨因素 仍然存在
在社会各界对建筑用三大原材料涨价纷纷猜测的时候,有人将涨价的原因归纳为成本因素和运输紧张。也有人对成本推动钢材价格上涨表示质疑,认为是钢厂在实现利润最大化,其实无论成本的原因是否成立,这个原因目前看来依然存在。
有人认为建筑材料涨价是因为汽车运输的紧张造成的,持此观点者认为运输不紧张了建材的价格就会下降。现在长途汽车运输的查超载确实已经告一段落,但是长途汽车运输的吨位控制并没有取消,所以说,汽车运输的原因仍然存在。
相关知识
建材价格节后仍居高不下
家居市场悄悄隐性涨价 家具建材价格普涨两成
二次装修需求日趋增长 建材价格随之高涨
生产成本拉高建材价格 品牌商家节后谨慎调价
二次装修数量激增 建材价格一路飙升
建材价格达全年最低 建议节前签单节后装
家居卖场促销潮尚未到来 部分建材价格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再续升势水泥等建材价格回落
2004家居盘点之建材篇装修建材价格涨少降多
建材价格八月涨跌互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