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回笼难 银行贷款能否成为陶企“救命草”
由于受外部大环境的影响,陶瓷销售不景气,陶瓷企业资金回笼比较困难,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将面临停产、转型的困境。在多重压力驱使下,企业向银行抵押贷款或者就成为企业的救命稻草。近日记者就陶瓷企业向银行贷款这个问题采访了中国民生银行佛山支行的高杨行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获悉,民生银行为扩大业务量,将有计划地在陶瓷行业开展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央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同时意味着市场用于可贷款的流动资金增多,这能够给陶瓷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业内人士将分析了陶瓷行业的基本情况,企业如何看待这一新动态,对此银行如何应对,如何更好与企业进行“联姻”。
陶瓷企业资金现状
“陶瓷不属于政府扶持行业,中小陶企想贷款很难,现在是产业转移阶段,银行向陶瓷企业放贷就更难了。”某陶瓷企业老板对记者说。2012年明显遭遇了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还要严重得多的危机。不少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陷入了困局,举步维艰,但最困难的还是资金的短缺。另外,受国家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政策影响,很多企业都列在需搬迁的企业名单之中,那么和银行谈贷款更加是难上加难。
产业链收款难
陶瓷行业是一个高度民营化的行业,很多中小型企业都会面临着资金紧张的情况。而一些上游的陶瓷原料供应商更容易陷入资金短缺的危机,由于之前有些大企业开了“拖款”的行业规则,陶瓷企业拖欠供应商3~6月的货款已经成了行业惯例。记者了解到有的企业甚至拖欠1年的货款,上游的供应商如果不供货,那么资金更难收回,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自筹或者垫付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生产,有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采用融资租赁的创新融资方式。佛山某陶瓷老板说说,陶瓷企业可以用支付租金的方式,用较少的资金先取得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等,然后边生产、边收益、边还款,在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而这些渠道包括民间借贷市场、私募股本、企业互保加债转股等,而有的企业甚至全部靠拖欠货款来周转资金。
某陶瓷企业老板说,这样的趋势很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公司情愿少赚一些利润,也应该尽早控制局面的进一步恶化,我们不能成为产业链生态危机的牺牲品。他们还说,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供应链的健康和活力,一旦供应体系崩溃,受拖累的不仅是供应商,而是整个陶瓷产业。
所以,很多上游陶瓷原料供应商生意做得越大,资金就越紧张,他们为了确保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整个产业链可以运行,严格控制账款时间执行,以确保资金链的安全。一旦供货企业有什么变故,银行贷款或者就会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为他们“雪中送炭”,让企业得以运转,如果贷款不成,面临就是被淘汰的结局。
资本资金不足,生产难以扩展
现在陶瓷企业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如果缺乏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很多企业将面临倒闭的局面。随着国家加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力度,很多陶瓷企业被逼转移,加上面对市场的竞争激烈,企业必须进行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张,有的中小企业老板说,没资金那也不现实,而且国内市场太容易饱和,形不成规模,产品价格卖得高客户接受不了,卖得低自己也没有利润。
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会严重影响企业产品研发、渠道铺设和品牌的建设,甚至影响企业的生产。即使有充足的销路,但一些中小企业的产品线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这归根到底还是与生产资金有莫大的关系。
从目前的情况看,现在银行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对企业发展来说也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一旦行销策略有所不当,没有形成完善的销售模式,稍有不慎,满盘皆输。陶瓷市场正经历寒冬,若企业在这个阶段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有企业出现倒闭,往往这些中小企业就会成为先驱者,如果有了银行的贷款,适时转变销售策略,销售渠道转为二三级市场或者中低端消费群体,或者可以转危为安。
商家渠道的建设与开拓力度有限
在最近召开的广东陶瓷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广东省陶瓷协会前会长陈衡作《开拓创新推动广东陶瓷平稳较快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广东是陶瓷行业获得全国名牌企业称号最多的省份。有30多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近100多个品牌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近100多个品牌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但是中国陶瓷卫浴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的数量多不胜数,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据不完全统计,仅佛山一个产区,就有大概300多家生产企业,很明显现在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行业不争的事实。
然而,在《2011中国陶瓷品牌竞争力报告》中显示,消费者对卫浴品牌的集体认知度普遍较低,品牌差异度不大,品牌知名度也呈现出区域特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众多产品中,消费者广泛知晓且认可的品牌屈指可数。某品牌老总说,还有一个行业潜规则,有不少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走上“贴牌”生产之路,仿冒品牌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这也与上游供应商的良莠不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将会是影响到商家渠道的建设与开拓的一个重要因素。
“拿来主义”的强悍
为了促进市场销量,一些大型陶瓷企业会投资巨款进行产品研发,但是这一笔资金对于一些资金不充裕的中小企业来说难以拿出手。不过企业还是存在一个弊端———“拿来主义”太强悍了,一旦产品推出市场,就会被众多企业直接模仿抄袭。新产品的开发,本身具有潜在风险,投入的研发费用还是次要的,不足以对企业形成杀伤力,重要的是开发的产品不被市场接受,产品大量积压便足以威胁企业的健康发展。现在“拿来主义”已经不是单纯的把产品拿过来,在管理、经营模式甚至品牌宣传上也一并“拿来”,导致市场上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这种趋势对于资金缺乏的企业来说也只能是东施效颦,无法在市场上进行突围,最后也只能落到被淘汰的悲剧。
银行向陶企放贷不以规模论风险
谨慎实行贷款
对于银行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中小规模的陶瓷企业感受是最深的。随着外部环境形势不好,房地产政策不稳定,对于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威胁。与此同时,今年6月份,央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三年多来第一次降息,这意味着市场用于可贷款的流动资金增多,那么是否意味着银行将把资金分配一部分到佛山陶瓷企业?
对此,民生银行佛山支行高杨行长说,中国陶瓷,尤其建筑陶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中,佛山陶瓷更是有绝对的竞争力,并且也获得了整个行业的认可,加上经过这几年在佛山的摸索,民生银行佛山支行对佛山陶瓷行业也逐渐熟悉了解。而高行长还表示,如果民生银行要在陶瓷行业开展业务,将会在涵盖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整个产业链内开展金融服务。据了解,中国民生银行自2009年进驻佛山后,立足于为佛山民营企业,面向佛山家电、机械、陶瓷、有色金属、照明等行业,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而怎样甄别风险?高杨表示,要把行业吃透。即对陶瓷行业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真实情况,“中国民生银行对行业的调研已有六、七年的经验。调研越深入,控制风险能力才会越强。”
此外,选择服务对象的标准也在控制风险因素之列。高杨表示,不会以企业的规模大小作为选择标准,但会考虑企业的经营效益、核心竞争力、技术,以及经营年限、销售渠道、品牌管理等相关情况。
据悉,一般情况下,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无法得到很好的监控、财务制度又不健全,有的中小企业连合乎规范的财务报表都找不全,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风险难以得到控制,成本也就大大提升,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大多会采取比较观望的态度。民生银行将要进行的这一尝试,是为了让民生银行与佛山陶瓷企业共同成长,促进陶瓷行业发展。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经济管理室主任董艳玲在媒体上公开表示,尽管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托起整个陶瓷行业发展的“下巴”,银行政策是陶瓷企业融资难的直接推导者,但融资难的问题最终是由陶瓷企业自身性质所引致的。因此,在中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下,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托起滞后产业的“下巴”,制造业走上服务增值型道路,才能使陶瓷行业更好发展。(来源:创新陶业)
相关知识
资金回笼难 银行贷款能否成为陶企“救命草”
银行贷款能否成为陶瓷企业的“救命草”?
“僵尸陶企”生存状况调查
“僵尸陶企”生存状况调查 未来该何去何从
天然气价格下跌能否缓解陶企煤改气阵痛
博文汇编:楼市前路难卜 会否制约陶企投资步伐?
东莞一楼盘蓄客已三月 未还清银行贷款难领预售证
小微陶企四座大山压顶:企业稳定艰难
四川一经销商携陶企授信2000万跑路
决胜终端 陶企活动营销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