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行业海外并购大时代来临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部分行业出现了较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在这一形势下,以行业整合、消除产能过剩为特点的中国企业并购浪潮持续高涨。据资料显示,中国80%的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并购重组将是这些行业调整升级的主要出路。
LED行业也不例外,随着行业的发展,大量资本不断涌入,产品利润低、同质化问题日益明显,LED企业面临残酷的优胜劣汰的命运。为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形成产业规模,纵向打通产业链,向规模要效益。LED企业也不再满足于单独的某一特定领域,开始选择纵深产业链,生产、销售高附加值的产品。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LED企业渐渐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开始意识到一家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仅仅依靠内生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同样也需要借助并购的外力,内力外力相得益彰,方能锦上添花。因而,一批上市企业在积累了生产制造、市场开拓、资本积累等实力之后,除了布局国内市场,还继续向海外扩张,想要通过整合来做大企业规模、通过跨境收购来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并购已成为LED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有力手段,也是LED企业登上国际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
行业整合并购频繁,呈现向海外延伸之势
2015年,LED行业整合并购频繁,有数据显示,全产业链并购整合案例已超过40余起,并购总金额已超过300亿元。同时,随着专利在LED产业中重要性的增强,以及国际巨头们相继分拆LED业务,中国LED企业抓住机遇,通过资本手段开始布局国际市场。相应地,LED产业并购也逐步呈现出向海外延伸的特点。海外并购通常是由大企业发起的互补性收购。在2015年海外并购案例中,最受瞩目的当属金沙江创投集团收购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旗下的Lumileds。据公告显示,收购完成后,飞利浦将转移600余项有关LED生产与汽车照明的专利至Lumileds。此外,金沙江还计划将Lumileds推至资本市场,在国际市场进行IPO,打造行业龙头企业。
除此之外,开发晶收购普瑞、利亚德10亿收购美国平达电子等多起案例也都涉及海外并购。
海外并购助力LED企业腾飞
LED企业为何热衷海外并购呢?在笔者看来,不外乎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资源互补重在专利
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在业务上取长补短、提升实力优势的最佳途径之一。一般国内LED上市企业收购海外企业,获得先进技术、突破专利门槛是主要目的。通过并购,掌握全球先进的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企业发展的风险和成本,充分利用经验曲线效应,获得产品竞争优势等。中西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如开发晶收购普瑞,相当于控制了普瑞所拥有的750余项专利及与Cree专利交叉授权,掌握了芯片、外延片、封装、光学设计、白光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得以进入欧美、日韩等全球高端LED产业供应链。
2、海外开拓品牌渠道双丰收
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快速走上国际舞台、拓展海外市场的有效手段。对国内企业来讲,品牌经营时间短,再加上国际文化差异,本土品牌在国外市场立足并非易事,而借助国外成熟品牌以及国外现有的市场渠道优势,则大大缩短了市场开拓周期,节约了精力,用金钱换时间、换地位、换市场是大企业踏入全球LED显示屏生态圈的捷径,对巩固其国际市场地位无疑利好。
如利亚德收购美国平达电子,扩大现存LED显示产品的销售范围,并有利于LED小间距电视向海外市场的渗透;华灿光电香港全资子公司通过认购韩国株式会社SemiconLight新发行股票,扩大在国际高端市场的销售规模;珈伟股份通过收购欧洲L&D公司,拥有“DURACELL”品牌在中国和北美之外的授权,逐步登陆北美、欧洲及其它海外市场。此外,飞乐音响近日表示,计划收购德国欧司朗分拆出售的渠道业务,获得其全球知名品牌OSRAM和Sylvania,以及约覆盖150个国家的庞大销售渠道。
3、转型升级
海外并购,是淘汰过剩或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目前,LED行业不景气,产能过剩和高负债在LED行业尤为明显,甚至有很多企业濒临破产或倒闭。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去产能的焦点就是通过并购重组来重塑企业活力。”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不仅要淘汰落后产能,还要通过兼并重组来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并购能削减市场竞争者数量,减少无序或恶性竞争,有助于剩余竞争者调节产能、减轻市场供需失衡状况。因此,海外并购对化解产能、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出海并购,正当其时
近年来,LED行业海外并购案例有逐年增多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自身想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谋求发展。其次,2015年LED行业增速放缓,生存艰难,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期,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引发的无序竞争、价格战影响了市场秩序,再加上缺乏创新意识,LED企业产品差异化之路严重受阻。为了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有效规避行业洗牌的风险,海外并购作为一种快速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加收益的手段,正逐渐受到LED企业的青睐。持续的并购整合不仅可以解决行业内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将成为新兴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除此之外,政府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鼓励上市公司加强资源整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效益。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十三五”战略的确立、去产能去库存经济工作任务的发布、亚投行的成立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公示,这些政策带来的机遇都催化着中国LED企业并购重组。收购兼并一些具有品牌、技术、知识产权的境外企业,强强联手,是中国推动并购重组的应有之义。
而在经济方面,金融危机和欧洲负债危机拉低了全球资产价格,给中国LED企业创造了介入契机;同时,数年来的国际化锻炼,也加强了中国LED企业的整体实力。LED企业出海并购,正当其时。
并购是把双刃剑,如何避免“消化不良”?
海外并购是企业整合全球资源的主要手段,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捷径。很多企业抓住了海外并购机遇并因此受益,而折戟沉沙的企业也不在少数,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而,LED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量力而行,不可盲目并购。很多上市公司老板为了并购而并购,把很多不相干的产业都整合到自己公司来,却并没能在自己熟悉和主要从事的产业里打造出核心竞争力。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应建立海外并购战略、制定专业化制度,包括清晰定义并购战略的参与者、流程、职责、评价和考核方式,运用专业化手段进行行业分析、项目筛选与标的剖析,以及对并购战略与相关利益方进行及时沟通与信息更新等。企业应有效管理谈判和审查流程,识别交易风险,进行整合规划与执行,实现协同效应和公司成长。长期来看,要想让并购成为助推公司发展的强力引擎,需要培养与海外并购相关的战略、组织、流程和管控等核心能力。
文化融合是决定并购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兼并收购,企业家可以通过资本的力量迅速将企业做大。但是,在兼并收购当中,你一定要确定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整合这家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研发能力、渠道能力、品牌能力,都是可以通过收购获得的,但如果不能有效地整合企业文化,买回来后就会问题重重,得不偿失。
海外并购与国内并购不同,它将考验着企业对收购品牌、组织结构、业务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整合能力,它将面临着来自政治、金融、法律、人事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如何让海外并购真正发挥效能,不仅取决于企业能否克服国家间宏观市场环境的差异,更取决于收购企业能否真正“消化”和“吸收”标的企业的精髓,实现二者战略与经营步调的统一。因而,并购完成后要对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相关的解决差异的方案,在全面导入并购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对被并购企业的原有文化,从层次、层面、结构进行全面整合,实现文化融合。
留住标的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并培养国际型人才。某公司高管曾说:“花了大价钱买来的企业,队伍散了、客户丢了、利润降了,并购最后可能得不偿失。”所收购的资产中,像市场渠道、人际关系等往往是无形的,很有可能随着关键员工的离开而荡然无存。
人才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资源。一般海外并购完成之后,马上面临的就是运营挑战,人力资源及人才问题尤为重要。本国人才对国外的经营环境、法律环境都比较陌生,在思维模式、业务能力、价值理念等方面还不能充分满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所以,中企应制定相关的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事摩擦,充分利用被收购公司的人才继续开展海外业务,进一步构建全球化组织的各项核心能力人才体系,加强海外并购与现有人才计划的衔接,引导企业重视并购中海外研发团队的整合和利用,加强海外与国内研发机构的统筹,不断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
产业升级箭在弦上,海外并购或成趋势
对于资本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上市公司来说,企业间无论是技术还是渠道的整合,都有利于打造产业链的优势,形成更成熟的业务格局。在产业资本不断注入的LED市场,并购重组和产业升级推进着市场的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也将在整合中凸显出来。
如今,不断涌现的海外并购案例,反映了全球LED产业格局已悄然变迁,未来的市场将是技术、资金、规模等更具优势的大品牌的天下。市场的竞争需要强强联合,行业调整和转型升级不可避免,并购重组已然成为一种常态。或许,未来几年中国LED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脚步将一路“高歌猛进”,海外并购热情将持续高涨。至于前方有什么在等着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相关知识
LED行业海外并购大时代来临
地产并购大时代启幕 一线地产人激辩楼市走向
互联网改变中国制造 企业在线采购大时代来临
LED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中企跨国收购整合助崛起
差异化时代来临 家居吊顶行业异军突起
LED行业明年或迎倒闭潮 企业扎堆投资下游
建材家居“大时代”来临 联盟扩张成为销售趋势
建材家居“大时代”来临 联盟扩张成销售趋势
陶瓷行业内部资源整合时代来临
LED行业如何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