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https://www.biud.com.cn 2018年11月06日13:50 家居装修知识网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Challenges:Reflexive Perspectives on Architectural Thoughts, Education and Practice】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

系列报道(一)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建筑分论坛: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

于中央美术学院北区礼堂开幕。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朱锫教授做主题陈述:


走向新生态

Towards a New Ecosystem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国际论坛。今天,五十几位来自美国、荷兰、英国、瑞士、挪威、日本、中国各个地区与城市的建筑院校院长与学者、知名建筑师、策展人、艺术家齐聚于此,以“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为主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交流我们当下面对的境况,分享面对挑战的思考与应对,从而再次界定起点,厘清此刻,创造未来。


这次论坛发生在一个有着多重意义的百年纪念性时刻。我们首先要纪念的,也是这次论坛最直接的语境,是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1918年,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建立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开启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道路,这个学校也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央美院。蔡元培的思想提倡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渗透与促进,也提倡东西兼容,互采所长。这种兼收并蓄的理念融入了中央美院的基因中,百年来,央美汇聚了来自不同背景、形形色色的教育者,培养出大批独立的个体,并且在85美术新潮至今,愈发呈现多学科的繁茂兴盛,以及与世界对话的充沛活力。


另一个重要的百年,是一战结束的百年,以及即将到来的包豪斯创立百年。包豪斯的发展脉络当然不曾与央美有过什么交集,但在全球百年跌宕中,包豪斯与央美之间,竟然有着耐人寻味的呼应。在一战带来的技术理性悲观社会情绪中,作为包豪斯首任校长的格罗皮乌斯,试图通过设计教育实现大同。他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理想,推行开放的教育体系,鼓励多样观点形成的张力,实验性地探索现代设计的方向。


两所学校的发展都以开放与兼容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嵌入百年社会与时代转型中。蔡元培的思想培育了大批中国新时代人才,而包豪斯的理念,在二战后通过老师和学生们的迁移传播,散布全球。我们甚至可以说,今天我们能够聚集在央美,他们是两条背后的历史线索。而在接下来我要说的“挑战”面前,这两条线索其实又交错在了一个一致的节点上,同面不确定的未来。


是什么样的挑战呢?


首先,是乌托邦的幻灭。这是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上,我们面对的一个整体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已远超过人类的经验范畴,技术进步的极速推进产生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的未来似乎无法再如百年前那样,被纳入理性控制的清晰规划中。人们对一个可预期的现代文明乌托邦的想象已然无处依托,传统主张进退失据。我们是否依然相信设计与创造的力量,相信能够迈向理性的未来?


其次,是共同体的崩解。全球化走向了出人意料的境地,全球政治空间与地理空间纷纷碎裂,世界局势的动荡令人不知所措。技术支撑下人们之间的联系愈发通达,但人们作为一个整体的愿望却在各种势力斗争中被消解。政治、经济、财政、制度等重重危机带来孤立与困境,我们是否会回到保守的世界结构中,相互对抗,甚至画地为牢?


建筑学作为一个古老而经典的学科,原本既有着塑造乌托邦的热情,又有着构建共同体的愿景。面对这样乌托邦幻灭与共同体崩解的时代,建筑学必然遭受根基上的致命挑战。我们的建造内核相较技术发展而言更新缓慢,我们的运行效率在快速迭代的社会中明显不足,我们经典的教育模型也越来越受到网络互联社会的冲击。如何使建筑学更加有效地介入时代发展,增进学科对于现实的理解与关照?建筑教育如何在不同地点应对不同的社会转型,而又共同面对爆炸性加速的连接、断裂、杂交与消解?建筑师的实践与理论生产如何迅速更新,又如何在自身的传统根源中生发出新的创造力?也是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这次论坛的三大版块分别侧重于建筑思想、建筑教育与建筑实践,交叉探讨建筑学的挑战与应对。


更进一步,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超浓缩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速度与规模。现代性的作用与矛盾无论是在时间意义上、还是在空间意义上,都高度集中,迅速发酵,吞噬了许多经典建筑学与社会现实的勾连。因此,中国文明转型过程中,对于不确定性的感受更加强烈。也因此,中国突破了西方的发展模板,另辟蹊径。


以上我提到的这些,都是央美建筑学院切身处于其中的挑战。今天邀请到在座的各位,也盼求教于方家,相互学习。我们建院至今25年,还很年轻,已经有了一些成就,却也面对着严峻的未来。作为艺术类院校中的建筑学院,我们或许算是理工科传统下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异类。当社会的功利心理上浮,建筑在工程层面之外的意义被贬低,我们的文化价值、人文关怀、艺术追求是否还有生存空间?此为挑战之一。而中国现代建筑学教育体系实际上是西方教育体系被带回国后,在综合类和理工类大学中不断发扬传承的。在当下东西方教育建筑学均亟需大幅变革的情况下,央美建院很难再找到一个清晰的发展模板,我们必须主动参与到对未来的定义与探索的过程中去。此为挑战之二。


我们在座的大家,或共同、或各自地,都在面对着我所说的时代与学科的挑战。当我们欲砥砺前行之时,一个新的共同体生态应当被建立。


这个共同体生态,是一个良性健康的全球建筑教育生态。它的结构,将是一种多形态的、多孔隙的、弹性的、相互联结的、快速迭代的新型结构。这样的组织结构,在新时代的混乱与不确定中,使我们能重拾央美、包豪斯、还有许多其他伟大的学校在建校之初的理念,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这个共同体生态之于我们的学科与社会,犹如森林系统之于全球整体生态。森林系统内部,是极高的生物生产力、生物量,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对外,它的整体生态机制,又能为全球生态系统提供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服务。我们的这个全球建筑教育生态,也应在内部生发出极高的生产力,保有极强的个体活力,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与实践多样性,并对全球社会生态释放出历史推动性的力量。


为打造这样的共同体生态,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积极有为的凝聚性内核,并使这个内核保持持续的活力。只有我们能够快速交流,深入沟通,相互关照,迭代发展,才能在新型的组织结构中生长出全球的生态共同体。在这中间,央美建筑学院愿意作为一个积极的组织者与连接者,促进社群生态的成型与运转。事实上,这次的国际论坛,便是我们为共同体生态迈出的第一步,也希望在座的、乃至更大范围的学界与业界中的节点,能够继续跨出第二步、第三步……


我们邀请诸位世界顶尖的学者、教育家、建筑师、艺术家来到央美,阐述面临的挑战,提出彼此的困惑,也分享具体的应对方案。这次论坛希望能够打破思想、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壁垒,让大家充分展现自身,互相理解,培养共情。在这碎片化的时代,心中能够真正拥有大图景的人越来越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愿意为全球建筑生态负起责任的人,我们能够共同形成内核,应对挑战。在这个意义上,无论今天来到这里的各位在这次论坛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你们的在场的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


百年央美,世纪寰球。再次诚挚欢迎远道而来的各位宾客,期待我们这两天的所有交流与分享,最终成为能够供给整个生态的学术营养,并凝结成我们共同体生态的第一块基石。谢谢!


朱锫

2018年11月2日

于中央美术学院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筹备委员会:

学术策划顾问:范迪安、王明贤、周榕、李翔宁

学术策划核心团队:朱锫、韩涛、王子耕、罗晶、侯晓蕾

学术策划工作团队:刘焉陈、曹量、吴昊、张茜、朱宁宁、何崴、刘斯雍、李琳、崔冬晖、刘菲、王文栋、史洋、黄良福、张慧芳、曹维、崔琳娜、孔令玥

学生工作团队主要成员:童羽佳、周奇、贾思屹、吴前铖、唐琦玮、黄士林、郭晓婧、金伟琦、 刘雅铎、 叶子

相关知识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朱锫:走向新生态| 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建筑分论坛主题陈述
直播:室内空气净化产业发展与健康高峰论坛
洞见-2017: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与设计研究论坛
专访丨廉成祥:空间是哲学、艺术与科学的对话
何亮宇: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趋势与实践
朱锫:以“Tea · Table”参展2015米兰设计周
现场直播:2013-2014国际软装配饰趋势发展论坛
欧仕莱总经理孟岑凯:这是新的机会 也是新的挑战
论坛:中国木地板行业的创新与服务升级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73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