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骏马奔腾—少数民族生活中的马文化

骏马奔腾—少数民族生活中的马文化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5月12日15:31 家居装修知识网  

  满族 追风掣电的英雄

  马,是满族人从事农业生产和打围的重要工具。满族久居山林,娴于骑射,饲养马匹有悠久的历史,不仅在许多文献中有记载,而且在满族民间也有许多关于马的故事,例如大青马的传说。史书记载努尔哈赤就经常察看战马的膘情,马壮者赐酒,马弱者鞭责。皇太极把大量的马匹作为赏赐,鼓励将士杀敌。大清以弓矢定天下,几代帝王,精骑善射,史书记载不少。清初只知马上打仗,入关后才有所改变。

  满族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培育出的马行动敏捷,耐力大,善于在密林中穿行。其驮载能力也很大,当猎人打到猎物之后,驮上二、三百斤重的猎物,人再骑上马,照样能爬山涉水。这种马还善于走易陷的低洼地。满族早期养马方式极为独特,“马四时常放草野,唯所骑马饲以刍豆,若乏刍豆,切獐鹿肉,和水鱼饲之”。可见,过去生产水平有限,因为种植的豆粮不够,所以才想出饲马掺以兽肉水鱼的权宜之策。

  不论是农业生产、围猎还是战争,满族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马。马是满族的英雄。满族文学中有很多关于马的谚语,“鞍子下面总有骏马,袍子下面总有贤者”“马好在快,人好在稳”等,说明满族有着深入民间的马文化。

  藏族民族情怀的寄托

  藏族有个神话,叫《驯马和野马》。传说中有神马三兄弟来到人间,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大哥因与野公牛相斗而被牛角刺死,悲愤的三弟欲为大哥报仇,二哥拦着不让,最后三弟找到人类帮忙杀死了野公牛,从此三弟就跟人类成为朋友,并成了驯马,二哥则到处流浪,成为野马。这说明,在藏文化中,马在产生神话的时代就已与人为伴了。

  藏族有个神话,叫《驯马和野马》。传说中有神马三兄弟来到人间,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大哥因与野公牛相斗而被牛角刺死,悲愤的三弟欲为大哥报仇,二哥拦着不让,最后三弟找到人类帮忙杀死了野公牛,从此三弟就跟人类成为朋友,并成了驯马,二哥则到处流浪,成为野马。这说明,在藏文化中,马在产生神话的时代就已与人为伴了。

  哈萨克族5岁举行“骑马礼”

  哈萨克族是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在我国则是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阿勒泰、木垒和巴里坤等哈萨克族自治州(县),还有少数分布于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数千年来,哈萨克族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马儿和歌声是哈萨克族的“两只翅膀”。哈萨克族的每个小男孩都会举行“骑马礼”,他们从小就在歌声和马蹄声中成长,成为大草原的主人。

  骑马礼在每个男孩子5岁时举行。这是一种非常庄重、寄托哈萨克族人内心祈愿的生命仪式。不过,如果一个家庭中全是女儿,那就要为大女儿举行,而如果四五个孩子中,只有一个是女儿,那么除了为男孩子举行之外,也要为这独女举行。举行该仪式时,父母要为他们选好马,这匹马将来成为孩子的专马,同时要请客祝贺。有趣的是,孩子骑马这一天,要穿上新衣服。孩子的帽子上要插上猫头鹰的羽毛,马的鬃和尾也都要梳成辫子,并扎上红绳。小孩子要骑在特制的“阿夏麻依”(小马鞍)的马上,由爷爷(也可以是父亲或哥哥)骑着马,牵着那匹小马去拜访亲戚。亲戚要为小孩子把奶疙瘩、水果糖、包尔沙克(一种炸制的菱形面食)等喜食撒在地上,让前来祝贺的小孩子们抢着吃。同时,还要赠马鞍肚带、马镫带、马鞭等礼物。从此,小孩有了自己的马鞍具,开始马背上的生活。

  为家中5岁小男孩(也有小女孩)举行“骑马礼”是哈萨克族的独特民俗。哈萨克是“马背民族”,自然很重视骑马传统。他们想通过“人生仪式”的方式,让民族的优良传统后继有人,让后代都像祖先一样健壮、机敏、开放、自由。

  门巴族“麝香之路”上的马文化

  西藏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门隅地区又是这片神秘之域中的“隐秘乐园”。门隅地区在喜马拉雅山东南,自古自古就是自中原通向南亚次大陆的交通孔道,是“麝香之路”上的枢纽之地。马,以其铮铮铁蹄更加突破了门隅的封闭环境,更加拓展了门巴族的文化心理,更加丰富地传动着各民族的文化。我们从门巴族歌谣中时时听到跋涉在“麝香之路”上的“驮队的丁丁铛铛的铜铃声”,“金黄膘壮骏马的嘶鸣”;时时看到伴随在马队左右的“驮帮富商阿仲”,“贩卖货物的西宁商人”,“头戴细蔑竹帽”的“不丹商贾”。

  马,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我们从门巴族歌谣中看到马给门隅地区和门巴族人民经常带来的有“内地镂花瓷碗”、“内地白玉瓷碗”、“犹如彩霞般的丝线”、“闪亮的墨绿绸缎”,还有“清香的茶叶”、“绿色的烟草”、“金制的烟袋”,以及用金银铜铁等制作的各种工具和器具等等。门隅地区的达旺和茶马荣两处是“麝香之路”上的著名的古市场,每年春秋两季,来自内地、藏区、不丹和印度的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赶场的人流潮涌,人头攒动,叫声鼎沸,而马,则是古市场上的佼佼者,因为它们带来天下商客,载来四海珍奇。一首短短四行情歌,生动地再现了市场上讨价还价的热闹场面:

  西宁镂花瓷碗,岂能亏本交换;不丹商人面前,掂量尊物价钱。跟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样,麝香之路也是一条国际性贸易通道。它跨越青藏高原一路蜿蜒向南,经南亚各国抵达西方,将藏区盛产的麝香等物带到世界其他地方;因为贸易的进行主要借助马匹,所以就形成独具特色的马文化。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相关知识

骏马奔腾—少数民族生活中的马文化
清朝时期皇室宫廷中的马文化初探(二)
清朝时期皇室宫廷中的马文化初探(一)
光·建筑·生活系列沙龙之园林景观中的光文化
光•建筑•生活系列沙龙之园林景观中的光文化
光•建筑•生活系列沙龙之园林景观中的光文化
“坐上来,放下去!”生活中的减压设计
搜店:大自然地板常州美学馆 生活中的艺术展
高品质生活中的澳斯曼卫浴
Veneta Cucine启幕青岛与您追寻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骏马奔腾—少数民族生活中的马文化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7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