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知识 > 节日:除夕守岁诗话

节日:除夕守岁诗话 2011-04-24


  

图片 1图片 1


除夕守岁是中国人民春节时早就有的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最早是为了驱赶“百鬼”,而伴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驱赶百鬼的含意早已荡然无存,而今已成为人们除旧迎新、合家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年会了。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进行了描绘,为后人留下了喜闻乐见的文化遗产。梁朝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叉重,为待晓光摧。 

这就从多个侧面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快乐待晓的情况。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喧一夜隔,客鬓两年摧。 

则是唐朝诗人李德裕对人们除夕守岁一夜不眠的详细描述。而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一诗,则活泼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到了宋代,除夕守岁更是风行。大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等闻名诗章,则表现了孩子们除夕守岁时的喧闹场面。至于说皇宫之内或一些富贵人家,除夕守岁也自然要比普通人家豪华得多。李世民曾以《守岁》为题写有一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朝另一位诗人杜审言也同样写有一首《守岁》诗,把那些达官贵人守岁时谈笑风生、酒绿烛红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寒山寺,有一种“击钟分岁”的守岁习俗,除夕之夜的夜半时分,敲钟108下,意在消退人人间的108种烦恼。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一诗中对此进行了活泼的描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而今天,人们在除夕之夜守岁之时,听着那寒山寺钟声的袅袅余音,无不思念起自己的亲人和远方的朋友,无不沉浸在幸福和快乐的海洋之中。

【打印本页】

文章由 民俗百科丨搜集于互联网,只为爱好与学习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相关知识

节日:除夕守岁诗话
宜家家居传统瑞典节日:龙虾节来了!
放假方案“后遗症”:除夕没加班费 高速不免费
中国传统节日
提个醒儿:除夕前交足燃气费、电费、公交IC卡
3·15“黄金”节日:价格很涨 产品很俏
龙年春节特别策划:春节七天 打造满分睡眠计划
春节:不变的传统文化
郑州新田置业鹿港别墅小区:绝不允许违规燃放鞭炮
图解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除夕不放假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节日:除夕守岁诗话 https://biud.com.cn/zhidao-view-id-1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