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外】曾辉:艺术设计文化摇蓝与精神故园
近30年前,我留校工作时曾授命写过一篇“中国艺术设计人才摇篮”的文章,作为介绍学院的电视片解说词,后来也被用在新生入学时人手一册的《学生手册》开篇简介中。那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1956年创建开始,已过而立之年,无疑到了成熟的发展阶段。
虽然现在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已经更名并搬迁了,但她所孕育的设计文化精神却将在历史中被潜移默化地留存与发扬着。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图片来自百度)
记得我来到学院上学时,白色的教学主楼刚动土兴建,而学院的正门是朱漆楼门,我们入校和毕业合影都是以它为背景的。这扇红门现在已经移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大楼的大厅内,作为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号,成为历史的一种纪念。每当看到这扇红门,无形中涌起一种亲切的感受,让记忆重新勾起昨天与今天的联系。
由于我是工作过一段后才考入学院的,在上学之初就有了一种期待,努力要在这所中国艺术设计的最高学府环境中把自己“染”进去,因为在此前就听师兄们说过工艺美院是个大染缸。现在想想,不愧是个“大染缸”,进去的清一色学子,出来时却是五颜六色,各色人才,不至于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一种颜色的人。还有一些“孵鸡蛋孵出的是鸭子”式的“奇才”。这恰是工艺美院对中国当代设计文化多样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更多地是精神性的。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图片来自百度)
上学期间,历史没有让我错过一些机会,还有幸聆听过一些前辈们的“大家之言”,那些老先生,现在提起来还让人肃然起敬,他们言传身教所流传下来的文化精神和设计思想令人刻骨铭心。
记得当时我还看过庞薰琹先生的自述:《路是这样走过来的》。读了庞薰琹先生走过的路,了解到创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初衷,感悟到投身设计的历史责任感。也偶然了解到在工艺美院教过学的设计大家张光宇先生是于1965年5月4日逝去的,而这一年这一天,恰是我出生的日子。小时候看过的《大闹天宫》动画片,是张光宇先生设计的人物造型,给了我一种想象的空间,甚至让我懂得了“装饰之美”,因为这与当时生活的视觉环境反差太大了,满眼的“大批判”,一片的红色调,视觉麻木得没有知觉。《大闹天宫》让我开了眼、开了窍,原来“画” 是可以这样的。
后来由于参与编辑《设计》杂志工作,热衷于对设计文化问题的思考。从第一期《装饰》杂志翻起,历阅了三十多年来代表中央工艺美院设计思想演变过程甚至作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发展史缩影的《装饰》文章,从中发现工艺美院的学术思想变迁,是如此的曲折而丰富。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从骨子里透露出的工艺美院设计文化精神却被传承下来了,那就是变化中的创造,理性的变异。其历史文脉是永续的。
在学院时,记得有刊物曾鼓励我写一篇关于工艺美院艺术设计风格和文化精神的文章,但迟迟不敢下手,一拖再拖了下来。后来看到师兄杭间先生关于“工艺美院风格”的文章,顿觉亲切而感受颇深。其文谈到由于历史中人的选择和创造,深深影响并促成了工艺美院风格的形成。从工艺美院历史上的代表人物身上可以看到这种文化精神,庞薰琹、张仃、雷圭元、郑可、陈叔亮、张光宇、柴扉、袁迈、祝大年、常沙娜、陈汉民等许许多多的艺术设计家,组成的正是中国当时的艺术设计精英群体。而这批来自不同方面和方向的艺术设计家却奠定了工艺美院多样化与个性化设计文化的基础。
早在工艺美院创建的前三年,周恩来总理就提到:“我们要办工艺美术学院,要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要结合生产,要关心人民生活的需要,要学习先进技术”。从周总理的期望来看,工艺美院起码从教育规模上从小到大了,而且还带动了全国艺术设计院校的发展,输出了一批设计实践与教育的创新型人才。而结合生产,关心民生,工艺美院院门上的“衣食住行”标识就代表着这种愿望,历届培养的学生遍及大江南北、海内海外,在院校、在企业、在各个方面都有他们的身影和足迹,为中国的设计文化产业做着努力和贡献。更关键的是遵循着从手工艺到装饰艺术、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变迁,一直强调着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种思想由包豪斯校长格罗匹乌斯在1923年包豪斯展览会演讲中就被初步阐释过,即“艺术与技术,一种新的统一”,这个新的统一就应是指“设计”。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现代设计的概念在中国才被明确地提了出来,这也是许多前辈们心目中期望的设计概念。应该说,工艺美院的文化精神就是基于传承中的善变与创新精神。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看现代设计文化,设计创造着生活方式,改善着生存环境、规范着合理秩序、培育着审美素质、提升着商业价值、传播着人文意识。站在中国设计文化事业与产业的未来角度,工艺美院所培育的设计文化精神和设计教育思想是历史性的财富,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价值。
尽管我从学院中走到外面,还不时留恋在中央工艺美院学习工作的八年日子,始终不忘教育、培育我们的地方,学院已经搬走了,但留给我们许多珍贵的东西,那就是精神的财富和文化的遗存。或许五十年后人们会后悔,一个代表着中国设计文化摇篮的物质遗存在很久之前消失了。但是那个曾经被看作“老井”中的校园所筑就的精神遗存,在心中却永远不会被拆掉。
在国土面积远没有中国大的德国,包豪斯学校的建筑作为人类文化遗产被永久地保存着。而我们只有通过尽可能多的图片和文字来典藏这个中国设计的文化摇篮和精神故园。
转自搜狐焦点家居
相关知识
【设计之外】曾辉:艺术设计文化摇蓝与精神故园
【活动招募】宣明典居文化讲坛|教你如何选对家具
【唐人专栏】2014年家居电商发展形势与任务
【大名城】130平|典雅欧式|空间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设计风潮】晶麒麟奖获奖揭秘&中国好宅畅想
【设计干货】曾辉:张光宇艺术设计 “光宇风格”
【设计干货】曾辉:创意设计介入乡村手工艺
【红人驾到】专访:Simon 100周年致敬专注与艺术
【奥迅设计|奥妙陈设】Autonomy乐活空间
【看见民生】2018全息沉浸式茶主题巡展首站登陆摩登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