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牌扼杀自主品牌家具业凸显国际化瓶颈
“量在发展,质在提高”。
这是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日前在北京对中国家具产业发展所做的高度概括。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资深专家也提出这样警示性建议:“中国家具出口目前增长速度过快,国内的生产资源消耗过大,国际贸易已隐存后患,应控制在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的15%左右为宜。”从海关最新统计数字看,今年1-6月,中国家具出口额达65.3亿美元,同比增长32.4%;下半年的家具出口,目前依然呈强劲的势头。业内行家表示,中国家具今年的出口总额将超过130亿美元,从总量上有望超过意大利而成为世界第一家具出口贸易国。
针对这一路“飘红”的态势,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朱长岭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去年美国对中国家具的反倾销终裁,反而引起了世界对中国家具的关注,推动了价廉物美的家具出口,其中出口欧美、非洲及澳洲等国均增长60%以上。“中国家具多元化的出口生产倾向,刺激了国内一些地区家具产业的急速膨胀。但出口增速过快,并非好事,已逐步显露出国际贸易的后患。”
不可忽视的创新“瓶颈”
“尽管中国家具生产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增长速度过快、中低档产品过多、原创力不足、流通领域规模小等诸多问题。”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大部分企业一味靠跟风仿制,以致出现国内家具款式周期远比国际周期短的怪现象:国外一个成熟的家具款式流行期在5年左右,而近年来国内家具款式却以三个月左右一款的速度“更新换代”。
家具作为一种结构性产品,其体现的美感与材料等,具有明显的公开特征,一旦产品面世,其他厂商便可轻而易举地进行仿制和改进。北京曲美家具公司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国内整个家具行业,互相抄袭已经成为“风气”:小厂仿大厂、大厂仿国外、同类企业互相仿。许多企业认为抄袭很正常,甚至有妄言,不“抄”,我能活吗?
据业界人士分析,造成行业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入行门槛低;设计研发人员短缺。目前,国内家具设计师数量非常有限,不少设计院校、设计师与厂家联系不紧密,有的设计“有市无价”或“有价无市”。在“家具大省”广东,有近1万家家具企业,而拥有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却竟然不足1000人。换言之,每10家家具企业只有1名设计师。而通常每家家具企业至少需要3-5名设计师,由此推算,仅广东一省就至少短缺3万名家具设计师。
缺乏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现象相当普遍带来的另一后果,就是容易引发涉外知识产权诉讼。去年美国对中国的木质卧房家具进行了“反倾销”诉讼,涉及金额高达10亿美元。事件发生后,行业集体喊冤,因为其中大多数企业都是以贴牌生产出口美国,特别是广东一些家具企业,几乎成了美国家具商的“幕后”企业。
家具行业“小、散、乱”,特别是设计师的短缺,直接影响了中国家具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上海家具协会秘书长徐关荣颇有心得地说,我国传统家具走向世界最容易,因为“结构榫卯”世界认可和崇拜,作为有创意的传统家具最有资格走向国际市场。“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有生命力。要做大做强,就要鼓励设计人员创新与出彩。创新、继承、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也反复强调。
品牌劣势暴露无异
在采访河北一位家具厂老板时,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是当地纳税大户,记者问:“在创建品牌上怎样?”他说暂时没这个想法,做OEM已经够生活了。针对这种情况,有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如果谁还醉心于以所谓“成本优势”争抢OEM订单,很可能会走一条不归路。
众所周知,家具行业个性化和时尚化很强,企业和产品都需要良好的品牌来打造,品牌建设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工作。纵观全球家具业发展趋势,品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大企业不断以品牌优势来引导消费潮流。
“我国目前家具企业数量众多,但是缺乏有影响力的大企业与大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1%的企业很少。”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朱长岭感慨良多,“家具行业技术含量比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自动化程度也比较低。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大量的资金,项目上马比较容易。”因此,没有品牌就成了中国家具的“风湿”,只要有风吹草动,中国家具的脆弱就暴露了出来。
从中国家具协会调查数据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具行业持续发展,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但与之不适应的是,中国家具企业和从业人数均居世界第一,有5万多家企业,是世界家具生产大国,可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却是寥寥可数,90%以上的家具企业只能称得上“有品牌符号”而已,可谓“只见星星,没有月亮”。因此,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呼吁:“中国家具生产?
相关知识
贴牌扼杀自主品牌家具业凸显国际化瓶颈
家具协会理事长:家具抄袭成风贴牌扼杀自主品牌
国产木门出口产品多以贴牌为主 自主品牌知名度不高
家具业呼唤品牌登场
橱柜贴牌企业终需转型 自主品牌更要强势
橱柜贴牌企业终需转型 自主品牌更要强势
自主品牌知名度不高 陶瓷卫浴企业走贴牌之路
自主品牌微缝中求生 陶卫企业走贴牌之路
自主品牌求生存 陶卫企业走贴牌之路
家具业出口创新“隐患”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