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地板行业:淡市之下经销商慎言放弃

地板行业:淡市之下经销商慎言放弃

https://www.biud.com.cn 2012年07月11日13:13 家居装修知识网  

  如果把地板生产商比作“皮”,地板经销商则是附在皮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目前地板行业冰冷的市场表现下,地板经销商是否需要忍痛割舍代理多年的品牌,更换其它品牌?这样的抉择究竟是草率还是被逼无奈?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是继续坚守还是果断放弃?

  厂商嫌隙,难过“磨合期”

  地板行业中的知名品牌寥寥无几,以中小品牌及众多不知名品牌为主。许多地板企业的顽症在于理念落后、缺乏信誉、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轻视品牌塑造与推广。

  目前,二、三线城市泛家居行业受楼市调控政策影响有限,市场需求缺口巨大,在消费者认牌购买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淘汰不受欢迎的品牌,更换市场认同度高的品牌成为大多数经销商的选择。

  同时,部分经销商更换品牌是因为与生产商产生了嫌隙。一般而言,新进入的经销商与厂家的磨合期大致为1―2 年。这就像一对新婚夫妇,彼此间的缺点开始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显露。在“磨合期”内,大多数经销商会抱怨生产商的支持力度不够,例如:厂家宣传资料不舍得给,承诺的装修补助迟迟不到位,促销活动支持力度不够等。而厂家也会对经销商产生诸多抱怨,如:市场投入力度小、店面规模小、经营理念陈旧、过多依赖厂家、销售业绩迟迟没有提升等。如果经销商与生产商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彼此会积怨愈深。一旦经销商被其他生产商开出的优厚条件吸引,就会与前一个生产商解除合同重新选择。

  选对生产商是关键

  任何经销商要想成为明星经销商并在当地市场掌握话语权,至少需要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期的持续投入与经营。真金白银的投入,自然是渴望最大程度的收益,因此,经销商最怕的就是选择失误。

  业内流传的“四怕”道出了许多经销商的心声。“我们有‘四怕’,一怕做大了厂家走马换将;二怕我们发展了而厂家却倒下了;三怕没有订单卖不出去货;四怕有了订单而厂家供货不及时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让我们没订单也愁,有了订单更犯愁。”因此,选对生产商对经销商非常关键。

  一般认为,好的生产商应该实力雄厚,符合各项条条框框,如:产品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并擅于品牌推广;一支优良团队可随时为经销商出谋划策;完善的终端实战培训增强经销商销售能力……

  地板经销商寻找生产商,重在“门当户对”,并非一定要“嫁入豪门”。经销商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力酌情考虑、量力而行,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如何选择合适的地板品牌?

  1. 找准市场需求

  经销商代理品牌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利润最大化,这必须建立在良好销售业绩的基础上,而只有在深刻了解市场需求及消费者购买能力等的前提下,才能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经销商不可在缺乏市场调查的情况下,盲目相信广告效应,代理在其他城市卖得好的品牌。只有当地消费者认可并追捧的品牌才是好品牌,消费者的口碑最重要。

  在区域市场中卖得最好的往往不是所谓的知名品牌,更多的是本土好的品牌。这是因为,一方面,当地品牌在媒体、广告宣传的投入比较均衡;另一方面,与当地人独特的消费习惯有关,当地人不乐于盲目跟风,也不过多相信广告,更愿意接受综合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2. 选择“狮子”领导的企业

  拿破仑曾说过:“一只狮子率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拿破仑强调的是领导力,成功的企业也要有这种具有“狮子”气质的领袖。

  地板经销商一定要追随胸怀博大、目标远大的企业老板。胸怀的大小决定格局的大小,目标制定的远近高低直接影响品牌的定位。生产企业的起点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制定了企业目标并付诸行动。

  另外,生产商是否诚信、是否不断锐意进取也是经销商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具体而言,如:生产商承诺的销售目标、对经销商的奖励有没有兑现;生产商获得的各项荣誉及权威认证是否逐年增多……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生产商也应维护好已有经销商渠道,大力发展新的经销商。生产商务必做到:在前期招商时,既不要夸大其词,也不要胡乱承诺; 在与经销商合作期间,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能不讲信誉,毕竟相对经销商来说,企业是强者,企业吃小亏换来经销商对企业的忠诚,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相关知识

地板行业:淡市之下经销商慎言放弃
地板行业面临逆市之下 以产品创新进行逆市突围
淡市之下 辩论建材营销手段
淡市之下家具企业更要定好位站好队
武汉安华杨军:淡市之下 “套餐”销售具有大市场
地板行业:杂牌地板扰乱消费者视线
地板行业:为何品牌越洗越多?
地板行业:消费者最亲睐一站式购物体验
地板行业过快发展之下 渐呈“亚健康”状态
经济数据透析地板行业现状:严峻形势之下仍有前景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地板行业:淡市之下经销商慎言放弃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145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