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撑起“三农”保护伞
众所周知,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业是受天气气候影响的脆弱行业,农民是最迫切需要农业气象服务的群体。为此,我市气象部门坚持把服务放在工作首位,以趋利避害、防灾减灾为重点,努力为“三农”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正在形成,层层“铁栅栏”将气象灾害挡在了农家门外。
过去,农业生产主要是“靠天吃饭”,而如今科技支撑下的“看天管理”已成为全市农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保障手段。
我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而年均600毫米左右的自然降水远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需求,更成为粮食生产最大的瓶颈。在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3月15日,冀东飞机增雨基地在我市正式启用,3月16日即开始实施首次飞机增雨作业。4个月来,已经开展飞机增雨10架次,仅此一项估算可增加有效降水10050万吨。
为助力我市特色农业、新兴农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主导产业的防灾减灾能力,近3年来,我市大力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防灾减灾预报预警,相继在各县(市)区建成针对花卉、大棚蔬菜、板栗、香菇等特色农业项目的农业小气候观测站6套。为充分做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玉田优质高效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的气象服务,2011年底,玉田县政府投资18万元在示范区建设农业气候观测站,其观测要素包含了二氧化碳、光合有效性、地温、辐射等针对农业的观测项目。观测站的建成,将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研究分析当地气象要素的变化以及土壤湿度、光合有效、二氧化碳浓度等生态因子对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积累宝贵资料。
唐山背山面海,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气象灾害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威胁。让气象预警挡住灾害侵袭,让预警信息直达农民身边成为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的当务之急。目前,全市已建设农村预警大喇叭110多套,电子显示屏189块,乡镇信息站85个,拥有气象信息员4502人,有信息员的行政村总数占全市的88%,基本实现了县、乡有分管领导,乡有气象协理员,村村有气象信息员。仅去年,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信息员5000人次,发送信息员预警短信12000多条,收到信息员反馈互动信息300多条。2011年7月25日,迁西县出现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降雨过程,引起4起泥石流的发生。在灾害来临之前,迁西县气象局及时预警并连发暴雨蓝色、雷电黄色、暴雨橙色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送预警短信至全县气象信息员,从而确保迅速转移汉儿庄乡群众800余人,避免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河北省国土厅专门致信省气象局对此次服务表示感谢。
为进一步推进以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为主要内容的“两个体系”建设,我市气象部门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目前,全市配有3辆气象应急指挥车,2套便携式移动气象站,1部车载移动雷达,实现全方位立体地为“三农”保驾护航。同时,为提高农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气象部门全面总结我市气候特点和防灾减灾需求,编印了“农村实用气象100问”“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指南”“县级周年气象服务方案”“气象服务工作手册”“气象科普手册”“气象谚语”等手册,走进农村(家)、社区、学校、企业和工地,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
相关知识
唐山: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撑起“三农”保护伞
清新居室“倍清新” 撑起生命健康“保护伞”
晋城:三年初步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
TOTO吴朝晖:巧用瓷砖产品 撑起家居健康“保护伞”
帅康厨电为女性健康撑起一把保护伞
中奥物业:杭州一小区物业人日夜坚守 为居民撑起防控保护伞
进口木材将撑起半壁江山
壁纸市场价格混乱令人惊 “三统一”能否根治行业顽疾
怀仁:“娘子军”撑起陶瓷生产半边天
聚焦LED4S:一个“点子”撑起一个发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