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致产品同质化 家具行业标准亟需落地执行
处于成长中期的家具行业,市场竞争渐趋激烈,为遏制“白热化竞争”向“无序竞争”蔓延,整体家具生产标准化的呼声渐起。中国家具当前仅有“企业”标准,而无整个行业所共同遵守的“行业”标准。比起国外一个家具企业动辄百亿元的年产值,中国的家具企业望“洋”兴叹之余,更强烈呼吁尽早制定行业标准,以规范杂乱无章的家具消费市场,但往往是口号喊的响亮,行动不过尔尔。
我们可以发现,各个行业都存在一个通病,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不管是集成灶行业如此,还是新兴的整体家具行业,业内均盛行"拿来主义",剽窃抄袭现象严重,不少厂家因为没有自己的设计团队,派出商业间谍抄袭原创作品,稍加改头换面就投入市场。
日前正在举行的米兰家具展上,再一次竖起了“中国人禁入”的牌子,某些国际大牌家具商将来自中国的设计师拒之门外,理由是他们可能涉嫌抄袭。前几年,出现了一种状况:米兰家具展上最新设计的家具产品,往往在展会后不久,就在中国批量生产,还贴上了意大利进口的标签。因而,中国人涉嫌抄袭的指控,在国际家具设计界越来越多。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整体家具行业尚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期,行业里的很多规范都还没有成熟和完善。资金、设备、技术都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状态"。时下一些小的家具企业追求眼前利益和应对资金周转过慢,崇拜“拿来主义”,放弃了对技术和设计创新的思考。然而,纯粹的“拿来主义”必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一个高品质的家具企业,应该在产品特色、定位、售后等方面具有原创性,才能赢得市场竞争,树立让人印象深刻的品牌形象,取得长远发展。
两大限制成阻碍
限制中国家具行业标准化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上的原因――房地产;另一种是主观上的原因――缺少牵头人。首先,中国的户型规格多样,不同的房地产商所开发的户型均不同。这是导致中国定制类家居企业难以实施标准化生产的源头。而现在中国房地产的现状是――开发商掌握着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话语权,政府主导的“能量”被削弱,如此一来,这个客观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而在主观原因方面,中国的家具企业普遍都处在摸索阶段,有些家具行业先驱者也曾思考过把国外的相关标准引入国内进行消化、转换,但因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资金实力等种种原因而受阻,所以各个企业都在寻找这么一个能担负重任的“牵头人”。
高喊口号成为形式化
中国家具行业是一个集“劳动密集、服务密集、技术密集”这三种形态为一体的行业,定制化的特性在这三种形态中展现无遗,所以消费市场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品类,这也是当前家具企业能有如此高回报、高利润的原因。但这并不代表无章可循。
目前,各个整体家具品牌标准尺度都不一样,但是对于家具移门来讲,通常的设计尺寸是符合和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只是具体到各个品牌有所出入。而这时,最大的瓶颈反而不是来自消费市场,而是生产企业了。因为,有些企业即使内部已制定了完善的标准,也会藏着掖着,而不会如此慷慨大方地摆在竞争对手面前交流探讨,毕竟这是自己的“镇企之宝”、“赢市之刃”。所以,当各企业巨头即使在各个高峰会、论坛会上高谈阔论,即使高喊“制定行业标准已迫在眉睫”,这也仅仅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打哈哈”行为而已。
行业先行者未出现
制定中国家具行业标准,谁来牵这个头?笔者认为,有三股力量如果有机结合,完全可以担起这个重任:全国性协会、品牌企业及软件研发机构。
就协会本身的性质而言,其存在的价值,就是通过联合生产企业,形成合力来规范整个消费市场。这是协会的使命。协会可以集合主流企业,把问题摆上桌面,开诚布公,集思广益,搜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加以提炼、归纳,提交标准化制定部门审核实施。
其次是品牌企业。作为行业的“先行者”,这些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完整解决方案,再凭借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及渠道优势,可以左右市场消费方向。
最后一股力量是软件研发机构。在标准化的制定中,一个较大的难点是执行者必须拥有专业的资质和团队。而软件研发机构就已集合了这类精英人士,而且他们的工作方向及内容与标准化制定没有根本上的利益冲突。
综上所述,中国家具行业标准化之路并不遥远。事在人为,而不只是光喊口号。
相关知识
抄袭致产品同质化 家具行业标准亟需落地执行
陶瓷卫浴行业核心技术落后 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定制家具企业到底应该如何走出产品同质化困局?
刘道广:帕蒂尼进入零售领域 打破家具产品同质化
同质化由行业环境所致 橱柜企业也有可为空间
墙纸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 竞争加剧
地板品牌该怎样运作 才能打破产品同质化现状
中国地板市场 产品同质化困惑何时才能消除
精品建材主导未来市场 以防行业产品同质化
增强地板品牌整体实力 需创新突破产品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