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士风波看民营创始人的困惑
雷士事件映射了民企创始人的困惑
如果现在有人去问雷士照明的吴长江一个问题,“早知今日之争,你当初是否还会选择上市?”不知将得到一个怎样的回答。
作为一个现实版的商海连续剧,雷士照明风波已经超过一个正而八经的连续剧的播放集数,并且剧情峰回路转,围观者就差要进行场外下注买定输赢了。不过输赢对于外界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在这场你争我斗的过程中,倒是给家居业界的人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因为这些难题,在企业进入资本运作之后迟早有可能遇到。
雷士照明事件已演绎数月,这个8月份皇朝家私原执行董事和首席执行官宣布辞任,7月李宁公司原CEO张志勇辞职,创始人李宁重新出山,再久远点还能忆起国美之战,其实关于高层的动荡、资本博弈在资本市场上每天都在上演,已经见怪不怪,大家只不过是在遵从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下各自进行利益最大化罢了。如果各方诉求都能完美平衡那是最好不过,如果不能,必然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反之。从这个角度来说,创始人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困惑的。
创始人的基因
如果说非要有所困惑,那就思索一下为什么同一个人,面对同一个企业,有时候所做的决策能力挽狂澜,救企业于危难之中,而有时候做出的决策却不合时宜。前不久,实创装饰董事长孙威先生与万方地产总裁李庆民先生,以及经理人杂志主编周建华做客搜狐演播室,关于“民企创始人的困惑”的问题碰撞出了不少的火花。
实创装饰创立十多年,从去年开始才真正有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创始人孙威曾表示“我可以将企业创立并发展到十亿,但从十亿到百亿,需要有人帮我走这一步。”这句话道明了他对于自身的认识和对企业未来的认识。李宁公司的原CEO张志勇不久前因业绩问题而辞任,而在他任职的过去十年,张志勇让企业从十亿跨到百亿行列,经历过奥运营销的辉煌,此番辞职听起来并不是能力问题,更像是提振市场的需要。
为什么会有人提出“经理人善于锦上添花,创始人更能雪中送炭”的观点呢?是因为创始人大多有一种共同的“基因”,即个人魅力,对于企业和员工甚至市场的信心提升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企业遭遇逆境的时候表现得更为突出,甚至不可替代。在雷士照明事件中,从企业员工以及经销商对创始人吴长江的声援和支持可以看出,能获得民意支持,是创始人这种特有基因的催化作用。
市场普遍认为,职业经理人在面对逆境时,很难完成稳定军心和二次创业的任务,而创始人则有可能并不擅长在资本市场里长袖善舞,因此,职业经理人和创始人之间未必真的存在矛盾,离任与回归也未必是能力高低问题,更是一种不同时期的市场需要所致。
也有企业家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比如联想创始人柳传志。IT界流传着柳传志二度让贤的佳话,当2009年柳传志临危受命回到联想,在短短32个月内超越戴尔,交出卓越成绩单后,于去年11月份再度卸任联想董事长,交出帅印,归隐联想控股。他的名言“联想重回正轨的一天,就是我离开的时候”,或许可以理解为他对于创始人使命和长处的判断:将企业从无到有,搭建好一个平台,建立好后继班子,创始人的历史任务基本就完成了。
企业控制权的困惑
事实上,雷士事件的本质并非是企业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而是创始人与董事局其他成员博弈的矛盾。围绕资本和创始人的企业控制权,这几乎是所有老板都难轻松迈过的一个命题。
所以创始人想要掌握绝对控股权的心态可以得到充分理解。比如实创董事长孙威表示尽管目前实创有两家机构投资人,以及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但他本人依然是绝对控股,即便上市之后稀释一部分股权他依然能保持牢固控制。今年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批进入上市通道的东易日盛装饰集团,在公开发布的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出,创始人陈辉与其夫人杨劲处于绝对控股。有一种观点表示,创始人控股可以减少风险,对股民的利益能有效保证。
但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看,是否也利大于弊呢?比如在企业战略发展的决策中,到底是创始人说了算,还是经过管理层或者董事会的民主决策呢?例如国美之战中曝出理念矛盾,黄光裕认为要扩张门店,不惜亏损,陈晓认为应该提高单店利润,关掉亏损门店;例如雷士照明吴长江和阎炎关于企业的管理制度也有剧烈不同意见。
对于市场经济状态下企业应该怎么管理,有我国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可参考,不过万方地产总裁李庆民认为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和公众公司的股权并没有那么多元化,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并不能真正发挥他们各自的职能,当一人占50%、60%绝对控股权,虽然是股份公司,但决策依然会比较单一。尽管董事会、股东会、经营管理层形成一种制衡关系,但在我们十几年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与中国传统文化、法人文化匹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就成了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各方力量的直接碰撞。
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固然很好,不过许多优秀的企业总还信奉一点“人治”的技巧。如何统一大家的思想?光靠制度是不行的,还需要靠文化和价值观。企业运行时间长了会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这些虽然不写到行为规范里,但却在企业运行和整个组织行为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就是约定俗成的价值观,管理层之间的配合效率,默契程度,往往也是由价值观决定的,其中良性的一部分通常被誉为企业文化。而创始人很容易成为这种文化的载体,成为一个企业的精神图腾,其他管理人员则很难扮演这个角色。例如苹果公司,乔布斯已然成为企业精神的象征,在他之后,库克是否能做到,苹果的价值观和文化是否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资本游戏的困惑
许多民营企业创始人的困惑还在于,既想在资本市场中冲浪,又想要保持对企业的控制力,这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今年刚刚上市的Face book就设置了双重股权结构,一般PE每股使用一个投票权,而创始人每股拥有两个投票权,以此来保持控制权,国内一些企业也采用有限合伙的方式保持创始人的控制权。
但相比创始人对企业的控制权,更多企业家将企业的发展放在更重要位置。上市实际上能解决一个企业发展规模的问题,在资本市场有两种模式,一种为股权融资,另一种为债权融资,债权还需要付资本的成本,对扩大规模受约束,而通过股权方式,对于企业的快速扩张则很有帮助,能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快速扩大规模占有市场。有数据可以佐证民营企业上市的浪潮:据《福布斯》2011年的统计,在国内2272家上市企业中,1268家为民营上市企业,其中32.68%为家族企业。
上市的利好显而易见在资金扩充方面,还在于名誉上面,在国内的消费者们似乎对上市企业的好感度更高一些,尽管在国外真正盈利的好公司多不上市。民企上市对自身、对股民有利,同时也成为国家通过资本市场配置整个国家的经济资源的一枚螺丝钉。
资本市场的诱惑力让许多企业趋之若鹜,面临的监管也多,如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券商、辅导机构、律师事务所,这都是直接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此外还有股民是一股不可忽视的监督力量。
而资本同样使企业迷途,企业募集资金后并不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做股票、做金融的也大有所在,请一些基金行业高手操盘,一拨人做投资,一拨人玩实业。尤其是前几年地产金融炙手可热,一些上市公司随意变更募资方向,投资地产,为公司埋下隐患。
包括融资上市之后的创始人们,在水深火热的资本市场中也未必没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前有黄光裕之鉴,眼前的雷士吴长江,尽管他在辞职前声明与“对赌”无关,但外界猜测现在的一切结果与他当初与汇丰的对赌失利却不无关系。
关注搜狐家居《麻辣说》第三期栏目请点击>>
关注雷士事件专题报道请点击>>
声明:此文系搜狐家居独家原创稿件或者独家披露信息,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请与搜狐家居联系
相关知识
从雷士风波看民营创始人的困惑
家居一周快讯:陶企谋划转型升级 卫浴看雷士风波谈上市
搜狐家居《麻辣说》第三期:民企创始人的困惑
雷士风波反思录:创与投要唱“二人转”
此“雷士”非彼“雷士”---雷士照明风波剖析
王冬雷笑评雷士风波 战斗模式切回经营模式
“雷士风波”暂告段落 称吴长江巨额担保致重组流产
吴长江好赌,阎焱强硬:雷士风波没有赢家
吴长江辞职门追踪:网友直击雷士董事会谈判
预告:搜狐家居《麻辣说》第三期——创始人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