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降价冲击波:国际品牌中国之变
https://www.biud.com.cn 2011年04月26日17:42 家居装修知识网
在过去的2003财年,宜家在中国的产品价格下降了12%,并正力图缓慢地转变只有白领喜欢光顾的洋家居店的形象,回归到赖以起家的大众品牌路线
最近半个月来,北京的宜家的店面客流量激增,据宜家中国区发言人许丽德透露,北京店周末的客流量从以往的1.5万人上升到了2.7万人。
急剧提升的人气来自于宜家采取的新一轮降价行动。伴随着9月新财年的开始,宜家中国调低了1000多种商品的价格,平均降价10%。一款299元的沙发边桌降到了69元,另一款沙发也从955降到了755元。
消费者在标注着新低价格的黄色墙面之前驻足,计划着钱包里的钞票。
改变其实很容易,宜家在广告画中这样鼓励人们。
宜家新变
降价的直接目的是锁定家庭月收入在3350元以上的顾客,宜家要为老百姓提供负担得起的解决方案。宜家中国区总经理杜福延说。此前,宜家在北京的市场调查中发现,有80%的家庭希望购买新家具和家居用品,而限制他们花钱的首要因素是价格。
1美元的降价比任何广告都有效。宜家在中国一款椅子降到18元,结果北京、上海两家店卖得比宜家在法国12家店的总销量还多。宜家已经尝到了降价的好处。
本土采购、降低成本是宜家能降价的重要因素。现在宜家已在上海、哈尔滨、厦门、蛇口等地建立了5个采购中心,产品的本土采购量占到70%,这一数字还在增加。而在全球,中国采购量占到宜家全球的15%,是所有地区的第一。宜家已有计划把亚太区的采购中心从新加坡搬到上海。
许丽德称,降价的商品不是滞销品,而是销售最好的商品。畅销说明顾客有需求,降价能最有效地鼓励购买。
通过迅速扩大的销量,宜家从供应商取得更优惠的价格。产品量足够大后,可以让供应商直接发货到宜家店,省去一笔仓储和物流费用。同时,伴随规模增大,运营成本也明显降低,包括管理人员的费用。
刺激宜家降价的另一个原因是仿冒市场的存在。由于宜家产品的不菲价格,许多顾客把它当成了家居用品的样品展示会,选好了产品样子,再找厂商自行制作。宜家附近的一些手工家具商有不少这样的生意。宜家相信,如果自己的产品只比仿冒品高出10%到20%,顾客可能更愿意选择宜家。
定位回归之路
60年前,从文具邮购业务起家的宜家,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在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0多家店面,员工数超过7万人。
宜家的运作流程设计处处都体现出成本领先的思路:全球OEM生产竞标;不为顾客免费提供送货服务;店址选在郊区;用详尽的产品标示牌减少店面员工;平板式包装最大限度利用储藏运输空间;内部组织扁平化设计;营业时间到晚上以方便上班族……宜家得到了追求高格调,工作节奏快,又不是很有钱的年轻人群的喜爱。
但1998年宜家进入中国后遇到了些许尴尬--在中国传统手工家具面前,宜家不再具有成本优势。起初两年,产品甚至要从位于马来西亚的仓库运来。居高不下的价格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形象,让宜家成为中国消费者心中的高端品牌。
宜家一直都在进行降价的努力,能降的都降了,许丽德说,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过去的2003财年,宜家在中国的产品价格下降了12%,并正力图缓慢地转变只有白领喜欢光顾的洋家居店的形象,回归到赖以起家的大众品牌路线。
价格悖论只是全球与本土的一个表现,类似的疑问还有不少:不提供免费送货服务以把成本减到最低让利给顾客,这在欧美畅行无阻,但对许多没有车的中国顾客来说,由此带来的不便让宜家显得有些不可理喻。
宜家的回答是我们做一些,您来做一些,一起为您省一些。他们同利康搬家合作提供付费运送和安装服务,并通过协商降低收费。
实际上,全球经验也会妥协,为了方便消费者购物和运送,上海宜家一反历来的郊区经验,开在了繁华的徐家汇闹市。考虑到中国顾客来回运输的不便,宜家中国区承诺的无条件退换期限是60天,与宜家全球体系通常的14天相比,这是非常长的了。
软硬武器迎接挑战
宜家在中国没有一个全面意义上的对手,但在单独的产品门类上,有许多竞争者。许丽德说。
扩张是宜家手中的硬武器。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宜家中国将开出10家左右的新店。今年5月宣布的北京第二家店将按照宜家标准来设计,到2010年,北京将有3到4家宜家。广东是另一个中心,深圳南山店已呼之欲出,广州店也提上了日程。
伴随而来的一个槛儿是人员本土化。目前宜家中国区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大多仍由外籍人士担任,包括需要大量同消费者沟通的店长。这提高了管理成本,也影响到本土人才的工作内驱力。
内心深处,软性武器或许是宜家更看重的,宜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理念和文化。许丽德强调。宜家在卖场竭力营造轻松自在的娱乐购物氛围,鼓励顾客拉开抽屉,打开柜门,在地毯上走走,不直接向顾客推销,减少对购物的打扰,加上印制精美的免费目录册,产品的交叉展示和简约明快的北欧
最近半个月来,北京的宜家的店面客流量激增,据宜家中国区发言人许丽德透露,北京店周末的客流量从以往的1.5万人上升到了2.7万人。
急剧提升的人气来自于宜家采取的新一轮降价行动。伴随着9月新财年的开始,宜家中国调低了1000多种商品的价格,平均降价10%。一款299元的沙发边桌降到了69元,另一款沙发也从955降到了755元。
消费者在标注着新低价格的黄色墙面之前驻足,计划着钱包里的钞票。
改变其实很容易,宜家在广告画中这样鼓励人们。
宜家新变
降价的直接目的是锁定家庭月收入在3350元以上的顾客,宜家要为老百姓提供负担得起的解决方案。宜家中国区总经理杜福延说。此前,宜家在北京的市场调查中发现,有80%的家庭希望购买新家具和家居用品,而限制他们花钱的首要因素是价格。
1美元的降价比任何广告都有效。宜家在中国一款椅子降到18元,结果北京、上海两家店卖得比宜家在法国12家店的总销量还多。宜家已经尝到了降价的好处。
本土采购、降低成本是宜家能降价的重要因素。现在宜家已在上海、哈尔滨、厦门、蛇口等地建立了5个采购中心,产品的本土采购量占到70%,这一数字还在增加。而在全球,中国采购量占到宜家全球的15%,是所有地区的第一。宜家已有计划把亚太区的采购中心从新加坡搬到上海。
许丽德称,降价的商品不是滞销品,而是销售最好的商品。畅销说明顾客有需求,降价能最有效地鼓励购买。
通过迅速扩大的销量,宜家从供应商取得更优惠的价格。产品量足够大后,可以让供应商直接发货到宜家店,省去一笔仓储和物流费用。同时,伴随规模增大,运营成本也明显降低,包括管理人员的费用。
刺激宜家降价的另一个原因是仿冒市场的存在。由于宜家产品的不菲价格,许多顾客把它当成了家居用品的样品展示会,选好了产品样子,再找厂商自行制作。宜家附近的一些手工家具商有不少这样的生意。宜家相信,如果自己的产品只比仿冒品高出10%到20%,顾客可能更愿意选择宜家。
定位回归之路
60年前,从文具邮购业务起家的宜家,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在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0多家店面,员工数超过7万人。
宜家的运作流程设计处处都体现出成本领先的思路:全球OEM生产竞标;不为顾客免费提供送货服务;店址选在郊区;用详尽的产品标示牌减少店面员工;平板式包装最大限度利用储藏运输空间;内部组织扁平化设计;营业时间到晚上以方便上班族……宜家得到了追求高格调,工作节奏快,又不是很有钱的年轻人群的喜爱。
但1998年宜家进入中国后遇到了些许尴尬--在中国传统手工家具面前,宜家不再具有成本优势。起初两年,产品甚至要从位于马来西亚的仓库运来。居高不下的价格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形象,让宜家成为中国消费者心中的高端品牌。
宜家一直都在进行降价的努力,能降的都降了,许丽德说,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过去的2003财年,宜家在中国的产品价格下降了12%,并正力图缓慢地转变只有白领喜欢光顾的洋家居店的形象,回归到赖以起家的大众品牌路线。
价格悖论只是全球与本土的一个表现,类似的疑问还有不少:不提供免费送货服务以把成本减到最低让利给顾客,这在欧美畅行无阻,但对许多没有车的中国顾客来说,由此带来的不便让宜家显得有些不可理喻。
宜家的回答是我们做一些,您来做一些,一起为您省一些。他们同利康搬家合作提供付费运送和安装服务,并通过协商降低收费。
实际上,全球经验也会妥协,为了方便消费者购物和运送,上海宜家一反历来的郊区经验,开在了繁华的徐家汇闹市。考虑到中国顾客来回运输的不便,宜家中国区承诺的无条件退换期限是60天,与宜家全球体系通常的14天相比,这是非常长的了。
软硬武器迎接挑战
宜家在中国没有一个全面意义上的对手,但在单独的产品门类上,有许多竞争者。许丽德说。
扩张是宜家手中的硬武器。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宜家中国将开出10家左右的新店。今年5月宣布的北京第二家店将按照宜家标准来设计,到2010年,北京将有3到4家宜家。广东是另一个中心,深圳南山店已呼之欲出,广州店也提上了日程。
伴随而来的一个槛儿是人员本土化。目前宜家中国区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大多仍由外籍人士担任,包括需要大量同消费者沟通的店长。这提高了管理成本,也影响到本土人才的工作内驱力。
内心深处,软性武器或许是宜家更看重的,宜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理念和文化。许丽德强调。宜家在卖场竭力营造轻松自在的娱乐购物氛围,鼓励顾客拉开抽屉,打开柜门,在地毯上走走,不直接向顾客推销,减少对购物的打扰,加上印制精美的免费目录册,产品的交叉展示和简约明快的北欧
相关知识
宜家降价冲击波:国际品牌中国之变
宜家是一个怎样的品牌?
A.O.史密斯获“影响中国:国际品牌大奖”
北欧艺家于泓:坚持品牌定位 打造优雅营销模式
直播实录:“设计·品牌传播之道”论坛
宜家发飙:蹭睡的中国人,我们是拒绝的
宜家在沪发布2016《中国都市人居家生活报告》
宜家家居7年内将在中国再开10家分店
金朝阳品牌总经理张宁接受美家网采访:谋远发展 赢变2015
菲柯特漆:涂料品牌创新求变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