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贡献率的提升是王道和生存之本
今年,陶博会的产品很有意思,基本上是微晶石、抛釉产品和木纹砖的天下,也有少数品牌在坚守特色产品之路,但毕竟是少数。
这种产品创新的精神难能可贵,也许这种创新会给陶瓷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但这种颠覆式的产品发展策略,绝不是企业经营的长久之计。从销售的层面上看,这种高利润的产品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但从经营的角度上看,企业的效益不一定能最大化。
每个企业都在做不同品类的产品,不知道企业经营者们有没有认真地分析各品类产品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有一些人认为销售额高利润就会高,这是一种传统性的错误。如果我们认真地分析了自己各品种的产品利润贡献,我们在规划产品策略上可能就不一定像今天一样。
一个企业要生存,从小做到大,产品体系是在不断地扩充和增加的。企业增加经营品类,基本采取两类策略:一是坚持自有优势下的,系列扩充;另一类是跟着市场走。
纵观品牌的发展之路,尤其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坚持在自身优势下的品类增加之路成就了行业的强势品牌,而放弃自有优势下的多品类经营,都在经受着市场的考验。到底采取哪种策略?没有一定的标准,能让企业产品的贡献率提升才是王道和生存之本。
这个时代需要产品创新,消费者需要有更新、更好的产品,企业也是如此。但创新要有一定的基础,我更注重坚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如今天的苹果,无论是3代、4代、4S,还是5代,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升级,由电脑领域,扩大到手机、平板电脑领域都有一定的延续性,具有创新性也具有很大的传承性。
而我们的陶瓷产品创业,很多企业采取的是颠覆性的创新,一是没有原有优势的传承,二是在新领域又不具有技术储备和技术优势,宁可去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也不愿意坚守,这是现状,也是一种短期的销售行为。这种创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也并不能使企业占据该领域的龙头地位。
企业需要产品创新,更需要生命力的延续。从中国销售的国外品牌就能看出这一点,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上产品的变化相对比较慢,其生命周期比较长。这不是说国外企业的创新力不强,而是国外更注重产品力的培育,这是一种经营精神。中国的消费,是一种需求过剩的消费,正是这种过度的消费和商家追求短期利益的驱使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过快的更新换代很难让产品和文化有所传承,这也是中国产品缺乏内涵的原因之一。我们有时很羡慕国外产品的品质、品味和文化底蕴,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有多少的坚持,他们的经典款卖了多少年?这都是坚守的结果。
相关知识
产品贡献率的提升是王道和生存之本
产品需创新,更需生命力延续
绿城为何扛不住:宋卫平失败的不是楼盘和地产
橱柜产品的核心是品质和服务而非价格
世友于学利:过硬的技术是世友立身之本
地产“特斯拉”:创新已成房地产项目生存之本
“身”在线下:国美电器仍把开店当作生存之本
美的智慧家居李强:产品是智慧家居落地之本
Karimoku常务董事山田郁二:被时间青睐的秘密是舒适和耐用
都市枫李芳 红星最大的亮点是服务和高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