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流感来袭 新兴抑菌铜材料成为市场新宠

流感来袭 新兴抑菌铜材料成为市场新宠

https://www.biud.com.cn 2013年04月22日16:52 家居装修知识网  

  近日,接连确诊的H7N9禽流感病例引起全国范围的高度关注,各地政府纷纷启动流感应急预案,积极做好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准备。与此同时,“抑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销量悄然升温,尤其一种叫做“抑菌铜Cu+”新兴材料,因其独特的“天然、安全、抑菌”性能,成为了消费市场瞩目的焦点,而由“抑菌铜Cu+”材料生产的产品则成为各大商场的新宠。


 

 

  2009年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就有研究报告称,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借助接触表面存活数天甚至更久,但是唯有在金属“铜”表面,甲型H1N1流感病毒滞留1小时后就被杀死,6小时后滞留在铜表面的流感病毒几乎全部死亡。报告结论指出,流感的控制需要多屏障防护,铜作为少有的天然抗病毒和抑菌材料,对于有效抑制流感病毒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这无疑为阻止病毒传播带来了新的启示。

  
 


抑菌铜Cu+——世界上最有效的固体抑菌材料

  “抑菌铜Cu+”,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环保署(EPA)抑菌性注册的固体材料,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有效的固体抑菌材料”官方品牌。

  
 


科学测试证明:铜、黄铜、青铜、紫铜在保持定期清洁的情况下,能够在2小时内杀灭其表面超过99.9%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万古霉素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杆菌。

  铜的抑菌作用产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且非常复杂,不仅产生于细胞内,还会形成于细胞与细胞的空隙中。 在细菌细胞中提高铜的含量,可以形成细菌细胞的氧化压力以及产生过氧化氢,在这种情况下,铜会参与一个被称作为“Fenton”的化学反应,而这个化学反应会使该细胞受到氧化进而起到抑制细菌细胞的作用,从而抑制、杀死和损毁细菌、病毒及微生物。

  抑菌铜Cu+——天然材料,安全可靠

  测试表明,“抑菌铜Cu+”作为天然的抑菌材料,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相比与其他的化学抑菌方式,抑菌铜Cu+更为高效,同时对人和环境不会产生伤害。

  上海疾控中心的专家告诉我们,目前流行的消毒方式,虽然短时间内可以把细菌杀死,但是这种杀菌效果只能针对当人当次的安全保证,一旦物体表面被再度污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依然十分严重。而“抑菌铜Cu+”材料本身可以抑制细菌的滋长,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有效抵抗病毒传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其次,目前流行的消毒剂都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抑菌铜Cu+”则是全天然的材料,本身安全可靠,并可回收再利用,环保节能的同时对环境与使用者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抑菌铜Cu+——广泛应用

  目前“抑菌铜Cu+”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五金卫浴行业,建材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家电行业等。

  在智利与纽约,地铁站安装了“抑菌铜Cu+”合金制的楼梯 (楼梯 装修效果图)扶手,利用铜金属抑菌性降低感染性细菌通过这些被人们频繁接触的表面传播的风险。

  在美国查尔斯顿的罗纳德?麦当劳之家,采用“抑菌铜Cu+”的材料使用于许多频繁接触面,包括楼梯栏杆、水槽、水龙头(水龙头装修效果图)、餐桌(餐桌装修效果图)、锁具、柜子拉手和座椅扶手等,以此为该机构所服务的易感染儿童及家庭提供健康保护。

  在韩国,顶级餐厅(餐厅装修效果图)用抑菌铜提高卫生水准,一家名为Tosilae的餐厅在韩国拥有130家连锁店,首尔分店中的桌面和空调设备都使用了抑菌铜材料。店家在入口放置了一块牌匾,用以说明抑菌铜的重要性。

  在中国,上海和北京的部分公交线路上,空调车的散热器已经开始使用“抑菌铜Cu+”材料,以降低车厢内空气传播病菌的发生率。在五金卫浴行业,由“抑菌铜Cu+”材料生产的产品亮相于各大展会,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在家电行业,使用“抑菌铜Cu+”材料的空调、饮水机等,正在为减少家电对家庭产生二次污染而努力。

  在流感疫情肆虐的当下,专家建议,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阻止病毒和传播渠道,除勤洗手之外,有关部门应呼吁生产企业,在人接触最多的产品材料选择上,更多选用具有“天然安全抑菌”性能的抑菌铜Cu+材料。

相关知识

流感来袭 新兴抑菌铜材料成为市场新宠
英格索兰推出抑菌铜材料新型门用五金件
新兴抑菌材料——抑菌铜,打造健康家居新理念
风靡亚洲的抑菌铜Cu+
2013抑菌铜Cu+推广联盟工作会议在上海成功举办
抑菌铜Cu+健康家居理念风靡韩国
抑菌铜Cu+保护母婴安全
抑菌铜健康家居一体式解决方案登入中国
抑菌铜卫浴产品在市场上逐渐流行
新兴抑菌材料抑菌铜 打造健康家居新理念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流感来袭 新兴抑菌铜材料成为市场新宠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23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