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黎 红木家具创新别肆意删改传统
江黎,著名家具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第九工作室导师,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家学会会员,中国“为坐而设计"大赛发起人,参与策划“1OO%中国设计"比赛并为该赛事国际评委之一,多次担任上海、深圳、广州、乐从等地举办的国际家具展览会设计奖评委。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的综合艺术展览会。
本刊:我们知道,你不仅是目前国内顶级的家具设计师,且之前在浮雕方面也有过不少作品,请谈谈你对现在中国传统家具的看法?
江黎: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传统家具,多指明清家具,清代家具注重雕刻和装饰,明式家具造型简约。但今天来看,明式家具的设计反而更显现代,工艺、用料都很讲究,不仅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还能把一块料,算到最好的尺寸,一点不会浪费。
但今天,很多人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总认为红木家具就一定是仿古的传统家具,且认为用料越大,雕刻越复杂才能越显出家具的价值和厚重。但我认为,中国传统家具经典的就那么几款,既然是要仿古、要收藏,就一定要找原汁原味的经典,一分一毫都不能差,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疏忽,改了就不能称其为“经典”,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既不体现身份,更不体现品味。
对于现在的红木家具行业,除了要仿制经典,更应该考虑换一种面貌。红木本身就是珍贵木材,所以更要做到精益求精。不止要在传统工艺上下功夫,更要在现代设计上寻找新亮点、新方向,以其增加红木家具的附加值。
本刊:从对浮雕研究的角度你怎样看待传统家具中的雕刻?
江黎:雕刻在中国传统家具甚至是一些新中式家具里面,仅是一个装饰,没有太多的功能性。但皇宫圈椅却很有特点,月牙扶手前端可以手握的地方,如果加上一些雕刻,不仅有装饰的作用,手握在上面,不滑还挺舒服。
江黎作品“桶椅”
在过去,每一个部件的雕刻,都是很有雕塑感的,我看过的一个荷花透雕罗汉床,雕工就比较细腻,立体雕塑感很强,可以让人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欣赏。但现在市场上的一些雕刻作品这种立体效果并不明显,更不生动,雕刻技术仍有待提高。
本刊:说到技术和工艺,你对红木古典家具市场的现状怎么看?
江黎:很多购买红木古典家具的消费者,看重的都是原汁原味的仿古家具,尤其明清家具中那几款经典的款式,很多购买者,从内心深处,是希望能将这种传统家具传承下去,所以他们常常会选择完全仿古的产品。
但我现在看到的传统家具,很多都是在经典款式上进行修改后的产品,并不符合审美学的角度,更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就拿一套大圆桌椅来说,椅子的高度,倒是符合现在人的坐姿要求,但桌子还是仿照传统的比例,这就造成了“桌高椅矮”的不和谐搭配,更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吃饭、夹菜还要站起来。这就很不“人性化”,更影响了产品整体的美感。
国际上的很多经典设计,都会尽量保持原貌,不会在经典的设计上删删减减。比如上世纪30、40年代,丹麦家具设计进入了巅峰期,出现了很多经典的设计,这些经典作品直到现在仍有广泛的应用,如餐厅,咖啡厅等公共场所都能看到,这种经典,能延续很长时间。
方缺椅凳
因此,我认为不要在传统经典的设计上去修修改改,修不好,一件很好的设计,就被毁了。红木古典家具中那几款经典的设计一定不要动,可以完完全全地仿制,不仅从形上,更要从神上,仿出经典的中国韵味。
本刊:现在很多企业都表示,希望能创新自己的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请从传统家具的创新方面给出一些好的建议?
江黎: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但对红木古典家具这个行业来说,创新最好能够单谈创新,而不要在经典的家具上做文章,要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不能只是在经典的家具上改改图案,或者在某个边,某个沿上做点花样,又或是增加一些雕工,这都不是严格意义的设计,设计是要结合人体工学,美学还要跟工艺、材料相互结合。红木家具行业的创新,完全可以打破原来固有的形式,重新设计。不能一提到红木家具,人们就只能想到明清家具,完全可以设计出新中式的家具。尤其是红木家具这个行业,很多木材本身就有很漂亮的纹理,设计者完全可以施以传统的木作方法和工艺,选取某些中国元素,设计出真正有设计感的作品。(姜莹莹_文)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相关知识
江黎 红木家具创新别肆意删改传统
红古轩以新中式 开启红木家具创新大门
“年轻型”红木家具需求渐涨 创新迫在眉睫
红木家具消费日渐“年轻化” 创新发展迫在眉睫
红木家具消费“年轻化” 创新迫在眉睫
“年轻化”红木家具需求渐涨 创新迫在眉睫
中央美院江黎谈家具设计:设计行业缺的是商家扶持
红木家具逐渐融入现代风格
“年轻型”红木家具 需求看涨
年轻型红木家具需求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