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就好 LED行业成“变脸王”
截至21日,三安光电拉出“十连阳”,上周更是有多家机构席位买入该公司股票将股价推向涨停板。
引发股价异动的缘由,是其一个重启的定增项目。两月前,三安光电以市场环境不容乐观为由终止筹划定增项目,如今又重新筹谋启动。公司如此迅速调转“枪头”,着实让股民有些意外,同时也让预先埋伏的机构有了抄底后拉高获取暴利的机会。
出尔反尔的不仅是三安光电,还有整个LED产业。数月前业内正热议“LED恐成下一个光伏”,今天却有人大谈“LED行业走出冬天”,“从产能过剩转向市场复苏”。
十连阳重启定增项目
半个月涨幅超40%,一个月涨幅近100%,在毫无征兆之下,三安光电的股价涨得有些离谱。5月15日至17日,三安光电股价连续三天涨幅超过20%的异常波动引起监管层关注。公司为此发布澄清声明,同时“被动”带出了计划重启定增项目的信息:拟筹划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并适时启动芜湖光电产业化(二期)项目。
很明显,三安光电风声走漏,嗅觉灵敏的机构们早就在4月下旬闻风而动,布局抄底。上周三,四席机构席位进入三安光电前五大买入榜单,合计买入1.71亿元,助推股价当日涨停。要不是股价飙升,定增重启的信息还得捂上几日。
三安光电称,此时启动增发项目是因为“当前证券市场环境及行业发展环境均有所好转”。该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事项尚在筹划之中,尚需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及中国证监会核准。该事项能否实施具有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芜湖光电产业化(二期)项目正是公司今年3月决定终止筹划的项目,原因是“市场环境发生变化”。
回溯至2011年5月,三安光电公布增发方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用于芜湖光电产业化(二期)项目和LED应用产品产业化项目,其中芜湖光电产业化(二期)项目投资额在50亿元。2011年8月,公司再发公告,根据监管层的反馈意见,对增发金额下调至63亿元,拟投入光电产业化(二期)项目的募集资金也减少至40亿元。
但芜湖的项目迟迟未见进展。今年3月,三安光电决定终止上述增发事宜。公司表示,由于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结合公司情况,经公司与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商议,决定终止该方案,并向证监会撤回本次方案的申请文件。
记者关注到,三安光电属于LED上游产业,2012年整个行业呈饱和状态,产能过剩,管理层也不建议继续扩张,再加上去年二级市场比较萧条,这些条件之下三安光电果断决定放弃增发项目。如今项目重启,三安光电口中的市场,一好一坏相距不过2月,如此反复值得玩味。
一窝蜂产业冷热不均
春江水暖鸭先知。针对LED板块近期反复活跃的现状,行业内不乏有券商帮着打边鼓找理由。有分析师表示,此一时彼一时,政府对节能环保的需求在加大,扶持政策不断推出,LED行业在近期明显回暖。多家券商发布研报看好LED行业,认为市场景气将至,业绩拐点逐渐确定。二级市场上相关股票也一路飘红,节能照明概念股的表现尤为抢眼。
近期去广东调研的券商告诉记者,在外需暖风的刺激下,广东一些LED厂商确又开始忙碌起来。深圳的瑞丰光电、雷曼光电、茂硕电源等上市公司贴满了招工广告,订单纷至沓来,以至于照明芯片产品一度缺货,中游封装厂商的机器几乎昼夜运行。从事LED的人们似乎忘记了前两年多家大厂纷纷倒闭的噩梦,也忘记了去年还备受煎熬的情景。
好不容易盼来了复苏迹象,深圳市近期却悄然取消了首部LED产业规划。这给刚刚火热起来的市场又泼了一盆冷水。业内对此政策转向的解读众说不一,有人坦言,LED产业短期内骤然火热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单纯依靠价格优势开疆拓土难免重蹈低端制造老路。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LED行业乍暖还寒,产业链冷热不均。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的路灯以及隧道灯招标达7.6万盏,已超过2012年全年的招标总量7.5万盏。尽管下游照明市场打开了一个口子,海外市场和国内商业照明市场有了出路,但就行业整体而言,上游从事显示用芯片的厂商受困产能过剩,仍旧苦不堪言;中游封装、器件乃至下游终端应用生产商多如牛毛,且良莠不齐,产品鱼龙混杂,既加剧了行业竞争,又伤害了国产品牌声誉。“相比芯片制造商,中游封装厂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由于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大多数封装厂商深陷‘连环债’困境,即下游终端应用厂家拖欠封装厂商的钱,封装厂商只能去拖欠上游芯片及发光材料制造商的钱。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封装厂面临很大的资金断裂风险。”
事实上,产业链上的冷热不均从上市公司业绩中亦可窥得一斑。2013年一季度,在A股上市的25家LED企业合计营业收入为99亿元,同比增长12%;合计净利润达7亿元,同比下滑3%。
今年首季,LED产业整体业绩仍增收不增利,只不过整体业绩下滑趋势明显减弱。其中,中游封装以及下游应用企业的净利润表现好于上游的芯片企业,主要是由于上游芯片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开机率低等因素所致。
虚火旺中外企业抢滩
LED照明市场在商业应用领域稍有起色,几乎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又一窝蜂往里边扎堆。
目前,原先以显示屏芯片为主业的厂家华灿光电、士兰明芯已开始转型照明芯片的研发生产。
华灿光电去年就开始加大照明白光芯片市场的开拓力度,其总投资18亿元的苏州张家港新项目预计在今年底竣工,50%的产能将释放在照明白光芯片业务上。
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忠永称,今年继续扩产,照明芯片的占比会上升至30%~40%。此外,包括德豪润达在内的原有照明芯片厂家也铆足劲进行扩产。
已有业内人士担忧,虽然照明用白光LED芯片目前毛利还较高,但随着原有和新进厂家的产能释放,行业又将重现相互挤压的情形。
同时,行业不仅有“内忧”,更有“外患”。三星、GE、库柏等跨国集团纷纷涉足LED产业,搅动国内LED产业格局。目前,三星集团放弃液晶显示技术而全力主攻OLED面板,因而三星LED原先部分背光封装产能便转移到照明领域来,作为市场新进者,三星企图以价格战方式攻城略地。“三星惯打价格战,用更低的价格与国内厂商竞争,时间一长就会被它拖垮,最终市场被对方占领。”一位市场人士如此评价三星。同时,还有一些跨国照明巨头也在磨刀霍霍,开疆拓土。如飞利浦在成都投建的LED专业照明工厂将于今年9月投产,欧司朗近期也在中国推出近20款LED新品。
断奶难补贴拔苗助长
三安光电去年收入将近翻倍,净利润却减少一成。据其去年年报,三安光电2012年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92.48%;净利润8.1亿元,同比下降13.4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9亿元,同比增长18.94%。
行业内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德豪润达与其情形类似,它2012年收入28.24亿元,同比下降7.89%;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下跌57.14%。对于业绩下降,德豪润达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四季度到账的一次性计入损益的政府补贴未能按预期到账。同样,过去几年地方政府给三安光电的补贴也是名目繁多。其中,最大的两个为:MOCVD设备采购补贴项目政府补助9.11亿元、日芯光伏科持有限公司设备采购补贴款4.8亿元。此外,还有重点新产品、LED芯片产业化等各种补贴名目。数据显示,自2008年借壳上市以来,三安光电已获各类名义的政府补贴总计高达29亿元。
LED产业研究员严颜告诉记者,从上市公司看,政府补贴使中国大陆的LED产业加快崛起。中国大陆的LED企业本来很难与外资抗衡,但有了补贴,技术逐渐壮大才能具备竞争实力。意想不到的是,政府的特别关照从另一方面看,对企业起到了拔苗助长的反作用,不少公司产生了补贴依赖症,多年经营依旧无法断奶。
“部分企业不仅核心技术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而且产品构成得不到进一步优化。政府补贴造成了国内LED芯片严重的产能过剩,过去几年国内平均每年都新增20多个LED芯片项目,最多时国内芯片企业超过80多个,现在只剩下50多个,2012年就退出了20多个。许多项目前期投资都‘打了水漂’。”严颜说,产能过剩还造成LED芯片价格直线下滑,2012年和2013年第一季度许多LED上市公司延续了“增收不增利”的势头。如果把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的补贴拿掉,这两家LED芯片上市公司2011年、2012年基本上会出现亏损。德豪润达预测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下跌30%~60%,主要是因为2013年1~6月收到的政府补贴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以及主营业务同比改善的综合影响。
更有市场人士指出,至少在三年前整个行业就意识到LED照明以这样的状态是开动不了市场的,然而三年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产品还是那样的产品,价格也下降了,销售也还是那样的销售,当然业绩也还是那样的业绩。“不过这不算什么,大家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上市。利用政府对这个产业的支持,可以顺利的捞个创业板上市,再利用政府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和采购计划,产品好卖就卖产品,产品不好卖就赚补助和上市圈钱。最后行业不好做,没关系,圈到了钱可以做别的,甚至可以做房地产。”
相关知识
说好就好 LED行业成“变脸王”
LED行业成春季攻势布局方向
LED行业如何突出重围
落实绿色生产技术 改变LED行业重污染现状
LED行业脱“冷冬” 照明成本降至10元
产业链分工将成LED行业新方向
说走就走的暑期 好太太与您相约中国最美高铁线
LED行业洗牌峰回路转 企业欲夺平民市场
LED行业回暖
从中山亿级巨头倒在低价竞争路上探讨LED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