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好建筑——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
2013年6月28日下午,由bobo陶瓷薄板冠名支持的“寻找中国好建筑——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主题活动在清华大学建筑馆举行。中国建筑学会领导,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奖大师,建筑学界知名专家、学者,设计院负责人以及企业界代表等100余位嘉宾参加此次论坛。
“寻找中国好建筑——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科普主题活动座无虚席
出席科普论坛的嘉宾有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张百平,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刘力;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医疗设计研究院建筑师、首席总建筑师黄锡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祁斌,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蒋培铭工作室主任蒋培铭,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顾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汪恒,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郭卫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曹晓昕。
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张百平
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张百平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出席寻找中国好建筑科普主题活动,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展现中国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促进中国建筑文化发展与繁荣,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组织了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奖大师成就展,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第六届获奖者黄锡璆、刘力两位大师莅临现场,梁思成建筑奖是我国授予建筑师的最高荣誉,繁荣建筑创作,提高建筑设计水平而设立的一个特殊的奖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广大建筑工作者为新时期城市建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这几年,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建筑作品,这些作品体现建筑的功能性,又很好地与环境相结合,在节能和持续发展等方面,有很多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但是在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些城市失去了传统的特色和风貌,有些建筑设计只追求造型、尺度和色彩,在外观上标新立异,与环境格格不入,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建筑,在近些年来,对于建筑的评价,引起了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举办寻找中国好建筑科普论坛,在寻找好建筑过程中,向公众普及建筑知识,通过对建筑的评价,引导公众去欣赏、去解读建筑,提高公众对建筑科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建筑审美观,进而推动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也正是我们今天举行科普论坛的原因,我真诚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本次论坛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切磋,让每个参会的嘉宾都有所收获,使本次论坛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总建筑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黄锡璆
黄锡璆大师:尊敬的中国建筑学会张秘书长、清华大学庄老师,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工作委员会在清华建筑馆开展了“寻找中国好建筑”发展和繁荣中国文化的研讨会,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就像这次发给大家的大会通知里面讲,在十八大的指引下,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在这种大背景下,为促进各地建筑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升中国的建筑文化、设计和建造水平,加强公共文化建筑设计与建筑的交流,举办这次活动。
作为一名在一线从事规划与设计的建筑师,在多年的实验中,亲身经历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进入一个新阶段,无论在标准、规模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我本人从事的是比较单一的医疗建筑行业,这个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挑战。特别是十五规划以来,我们国家进行了医疗的改革,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各级政府也加大了我们医疗设施的建设,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当然,在快速发展里面,我们也面临了很多的压力,特别是环境改变、生态恶化,这些都对新时期医疗的建设,提了很多要求,有些领域我们是比较熟悉的,但是新的知识、新的领域是我们需要挑战。
所以通过这次论坛,我相信不光是我们领域,还有从事其他领域的建筑师也有相同的感觉,总得说来,我们作为新时期建设任务的参与者,也很愿意通过这次论坛,来共同探寻我们国家新时期建设,包括其他公共建设,应该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使得我们国家的医疗设施还有其他的设施更加满足我们的设计需求,更加符合时代赋予人的责任。
我很愿意采用这种生动的形式,大家面对面探讨我们大家关切的一些问题。我刚才跟清华的老师也谈到,我们面临的都是一样的问题,医疗建筑面临的任务紧,规模还在讨论当中就开始打桩,现在项目也有面临这样的形式。所以对新时期的建设,我觉得我们都有好多可以探讨,怎么使用科学的规划方法改进我们的设计。因为中央对我们是提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要为老百姓建设小康,建设宜居的城市、宜居的建筑,包括议案里面也是有很多的要求,通过这个论坛,也是一个活动的系列之一,大家一起来想办法,怎么加大我们建筑师的声望,我觉得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工作使得社会上对公共建筑建设、工业建筑的建设都走向更加理性、更加科学的道路。我表示很衷心感谢会议的组织者,让我们参加这个风格不一样的讨论,谢谢大家。
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刘力
刘力大师: 尊敬的张秘书长、尊敬的黄博士、尊敬的各位院长、各位总建筑师、各位来宾,下午好。在这凉爽湿润的初夏下午,我来到了母校,想起50年前在这里求学的时候,心里很有感触。来到这里参观了展览,又聆听了在工程第一线拼搏的建筑师们的一些高见,这更是我的期盼,这要感谢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协办单位的关照和支持,也要感谢所有来宾的热情到会。
今天的科普论坛的主题是《寻找中国好建筑》,中国人有中国梦,中国建筑师有中国的建筑梦,创建好建筑就是中国几代建筑师的梦想,梦就是建筑创作的动力,梦就是好建筑的奠基,建筑梦让一代一代的中国建筑师永无休止地追求和探索。
有一点是始终如一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建筑师的建筑梦,圆一个好建筑之梦,在不同的追求和探索中,寻求中国的好建筑,他们不满足产品、追求作品、期待精品、向往神品,这个四品就是我的老师提出的四个建筑的标准,产品、作品、精品和神品,这就是一代一代建筑师的职业骄傲。
今天来了,我也谈一谈寻找中国好建筑的一些原则和看法。什么是好建筑?我认为好建筑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贵在得体”,什么叫贵在得体?我提三点,得体的建筑第一个特点,现在的建筑不能够拒绝现代的生活、现代的技术、现代的理念以及现在的国情。所以,建筑要有时代感,要有创造精神,提倡原创。但是我们在做建筑创作的时候,容易追风,我主张不追风,什么叫追风,就是赶时髦,抄袭一些表面的形式,就像刚才张秘书长讲的,抄袭的特点,或者叫做赶时髦的特点,就是出来的作品似曾相识、山寨版、二手货,我这就是讲的第一条现代不追风。得体建筑的第二点,我认为建筑要有地点性、地域性,得体建筑应有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艺术、人文的传承,传承的过程是一种内在的骨子里的基因的一脉相传,不是简单的符号构件,所做的贴文化标签式的、流水线式的一些制造。就是说传统不要丢弃,这是我讲的第二点。得体建筑的第三点,当然就是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绿色低碳呼唤的是真诚、真实,实事求是。我见过有的设计大量的东西像是为了总平面构图美观,大量的玻璃木墙是为了某种形式,土地利用非常浪费是为了占地,但是这种情况、这种设计,他在谈节能技术、谈节能指标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无可挑剔。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这样的绿色设计就是缺乏一种真诚。所以第三点,我认为绿色不要忽悠,这就是我主张的好建筑的要素,现代不追风、传统不丢弃,绿色不忽悠。
另外,我还要说一说好的建筑的诞生需要文化背景,如果大多数人对好建筑的理解,就是标志性几十年不落后,要盲目攀高或者对异形的依赖,对这种艺术的理解只是外部的形式,那么好建筑就难以问世,所以建筑学需要普及、也需要扫盲。肤浅之见,抛砖引玉,谢谢。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庄惟敏
庄惟敏:由我们学会主办,两位获得梁思成奖的大师能够莅临和诸位年轻的朋友一起交流,也使我们建筑学院蓬荜生辉。大家知道今天这个题目叫《寻找中国好建筑》,我想这无疑是提供了正能量,刚才两位大师都诠释,都讲了他们心目中的好建筑都是什么,总结出了若干条,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义,而且非常有启发的。特别在我们清华这样的高等院校来教建筑学,这个层面是需要考虑的。换句话讲,什么样的建筑是值得我们弘扬的,什么样的建筑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发展。所以说今天这个活动我觉得意义重大,a+a《建筑知识》杂志,我觉得从普及开始,它越来越专业化了。从这个层面来讲,杂志和我们学会一起来把这项活动办到高校里,我觉得确确实实对我们高校的建筑专业教育非常有意义。
我们说整体提高建筑水平,事实上和整体提高全社会的建筑的修养和建筑的认知是有关的。建筑师经常容易抱怨我们的业主,觉得业主特别土,觉得业主不懂,觉得领导不懂等等,但是你发现很多优秀的建筑,都是建筑师和业主通过沟通、通过交流,大家取得了一个共识来实现的。所以从这个层面讲,我们说寻找一个好的建筑,把这个好的建筑表达出来,我说它也是一种状态,它也是一种非常需要坚持的状态,我想这个也许应该作为我们建筑教育里边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所以在这儿,我也代表我们清华建筑学院,我们地主方,欢迎大家能够莅临这里参加这个活动,当然最重要的也是欢迎两位大师能够把他们的思想、把他们的理念,能够和我们年轻的朋友们一起来互动,谢谢各位。
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刘力、黄锡璆发言
刘力大师:手绘是建筑的表达方式。我们经常动手,老师教我们要眼勤、脑勤、手勤。手绘就是找感觉。因为电脑将来怎么样不知道,现在这个阶段,电脑代替不了人用手来抓感觉的这种能力。所以,我们院是比较提倡手绘,我们院每年招新生的时候,一定考他的快速设计,看他用笔的表达能力。
黄锡璆大师:作为一个建筑师,你要善于沟通。沟通技巧、沟通能力是对建筑师的重要要求,像我们在医院,大部分的院长都是难沟通的,你要提前做一些准备,首先你要尊重对方,不能说他不懂建筑,要不然的话就很难有一个共同点。所以跟院长谈的时候,他们是甲方,我们是设计方,我们在做同一个事情,就是想把这个项目做好,有这样的前提,有这样的心态,才可能沟通起来比较容易。
科普论坛嘉宾从左到右:庄惟敏、顾均、汪恒、刘力、黄锡璆、蒋培铭、祁斌、郭卫兵
祁斌:做设计就要做真实的设计,这个真实一方面表达真实的建筑功能,表达真实的需求,包括文化、背景和建筑构造细节。还有就是这种做事情的态度,包括通过作品呈现出来的这样一种做设计的深度,是我,包括我们年轻的设计师在工作当中非常值得学习的,也是我们自己很多年在工作当中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顾均:我们今天讲的好建筑,并不停留在建筑师的创意上,一定是一个完成品,一定是一个建成的东西。那么建成的东西就有很多很多环节,不仅仅是建筑师的设计,建筑师的策划,还有施工。我们现在的建筑缺乏精细化,我们在国外看的建筑非常精细,这个首先体现在建筑师非常精细的设计上,另外还有施工队伍非常精细的建造上。
汪恒:对于建筑设计这些学生,特别是设计院的学生,我们确实希望他们是基于对建筑的热爱,是因为兴趣一致才进来学习的。现在的学生生在一个好时代,这是建筑设计学业的一个好时代,要有自己的喜爱,才会有更优秀的人才出来,才会做出更多的好建筑。
郭卫兵:对于农村的建筑来讲,一个建筑就是一个家庭一生的维系,所有的寄托都在房子里面,舒服不舒服,关乎他生命的价值。所以我们做的大量公共建筑,这里面也是关乎民众的一些生命价值在里面,深切地体会业主的思想非常重要。
蒋培铭:作为建筑师不要太在意成功或者失败,要有创造和奉献精神,首先创造就是建筑能够推动整个建筑的进步,奉献就是由于这个建筑诞生,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特别精彩的生活。
嘉宾合影
“梁思成建筑奖”获奖大师成就展
此次活动通过科普论坛的形式,让建筑科普逐渐走向大众,让建筑科普知识得到系统性的普及,使公众以正确的态度进行建筑的审美,进而推动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期,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还举办了“梁思成建筑奖”获奖大师成就展,展览时间为6月28日-7月12日。
相关知识
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寻找中国好建筑
直播: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寻找中国好建筑(2)
寻找中国好建筑——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
“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座谈会将召开
"寻找中国好建筑"之Voice•建筑论坛在上海举办
2013"寻找中国好建筑"主题论坛上海站顺利举办
寻找中国好建筑 科普活动在清华建筑馆举行
中国建筑梦•寻找中国好建筑 科普论坛
寻找中国好建筑之“Voice•艺术”论坛在上海举行
“中国建筑梦•寻找中国好建筑”科普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