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设计风潮】为坐而设计 坐与长者的思考

【设计风潮】为坐而设计 坐与长者的思考

https://www.biud.com.cn 2013年07月22日18:51 家居装修知识网  

  【设计风潮】设计风潮是搜狐家居设计师网打造的一档设计文化栏目,邀请媒体人、设计名人、艺术家、跨界达人、针对设计热点事件、设计话题分享设计观点和争鸣,倡导创意潮流趋势。

  【往期回顾】

  【设计风潮】《大设计》主创团队揭秘访谈

  【设计风潮】晶麒麟奖&中国文化版权保护解读

  【设计风潮】2012末日说下的文明相悖论探讨

  【设计风潮】伦敦奥运会带来的创意文化思考

  本期嘉宾:

  江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9工作室导师,第六届为坐而设计大赛发起人

  朱小杰:澳珀家具首席设计,第六届为坐而设计评委

  邵帆:雕塑家和油画家,设计师,第六届为坐而设计评委

  主持人:搜狐焦点家居设计师网 宫素深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我们的设计师活动,首先我要介绍下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著名艺术家邵帆老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江黎老师,著名设计师朱小杰老师,我们的为坐而设计已经进行到第六届了,我首先请我们江黎老师作为大赛的发起人,经过十二年的时间,江老师一定有很多的感慨和一些想法,今年“坐与长者”和以往前几届的“为坐而设计”,您十几年的一些经验和感受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揭秘坐与长者设计主题

  【江黎】首先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个大赛的支持,从2002年开始第一届以来,媒体和业界的院校都很支持这个大赛,如今走过了十二年。今年大赛设定的主题是“坐与长者”,我们每一届大赛都有主题,上一届是“坐与其他行为”,再上一届是户外公共坐的方式,探讨一些设计上的问题,第三届的时候与朱小杰老师一起做的绿色设计的主题,我们希望在每一届“为坐而设计”的比赛中,都能结合当下的社会问题,在生活上,生活方式上设定一个主题,让大家通过这样的大赛去关注设计的问题,包括社会更、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主题。

  【主持人】今年是“坐与长者”,您作为大赛的发起人之一,对这个主题有什么样的诠释,或者想跟我们参赛的朋友传达怎样的想法?

  【江黎】“坐与长者”这个主题,当时设定的时候也是考虑到目前我们中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了,也是一个比较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作为现在年轻人,因为我们国家的现状,独生子女比较多,他们所受到的关怀比我们这些年龄大的人受到的关怀有所不同。因为独生子女更多是受到长者的关怀比较多,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的话题。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周围的人,特别是对于年龄大的长者,或者对传承的问题关注比较少,这也是在我们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发现的。特别是这个话题提出来的时候,那些小孩觉得今年太难了,难度太大。我说那有什么难的?你生长的环境没有爸爸、妈妈,没有爷爷、奶奶,你怎么成长?我们主要想让参赛者能够关注到自己以外的人群。特别是在做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关注长者以外,我觉得还是要关注自己身边的这些亲人们。

  【主持人】我还想请邵帆老师,因为邵帆老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也是几届参与了我们“为坐而设计”的评委老师,您对今年的主题有什么样的理解?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

  【邵帆】我觉得这个主题特别也意思,对当下现状是一个及时的评比。我觉得到今天这个时代,长者、老人的价值观在年轻人心目中是越来越低的,因为不像我们小时候,老人经验很丰富,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他像一个智者一样。今天好像岁数越大越没用,包括电脑的应用,小孩用的特别好,老年操作不灵活。我觉得这是一个现状,人还是要提出反思,还是要及时调整的,所以我觉得这次的主题扣的特别及时,是这个时代的。我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审老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从审美上来的,一个大的概念下的一个审老,我觉得审老是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审美是一个最特殊的,就是说它是中国最最特殊的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文化现状。“老”这个字在中国不单是一个年龄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文化的问题,比如我们提到了很多称谓,老子、老师、老公,戏剧里的老腔、老调,吃的里面老豆腐、老酒等等,中国人对老这个概念是非常丰富的,不只是年龄的问题,还有审美方面的问题,所以我当初提出了“审老”这个词。包括江老师说的长者,其实也是在中国文化里跟老的关系,是中国文化自身传统的,而且这在世界文化中是非常特殊的。

  【主持人】邵老师传达了一些见解,朱小杰老师是当代著名的设计师,也连续两年参加米兰设计周的互访活动,第一届他带来了坐下来的展览,今年的米兰设计周上他带去了“坐下来喝杯茶”的展览,相信您对坐具和“坐与长者”的理解有自己特别的体会,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朱小杰】到江黎老师“坐与长者”的主题,我觉得很感慨,现在这个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感情越来越淡了,人情几乎是消失。本来在中国对长辈的尊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一个人对长辈不尊重,这个人就是没有用的。但是这个社会对这个观念已经很淡了,所以我觉得提出“坐与长者”是一个感恩的话题,怎么学会感恩?因为没有感恩所以就没有尊重,我觉得这一代的人是极端自我的一代。有时候我在大学里教书,我觉得给他们做的一切,他们觉得都是应该的,他们要求你做一件事情觉得理所当然的,你接受不到感恩的心态,我觉得这个不仅仅是一个设计,一个公益的比赛,我觉得感恩是重要的理念。作为一个坐具比赛,有了一个主题,刚我们谈起目前这次收集的作品形式上有点单调,就是为长者做一些设计。我觉得这个主题是不能忽略的,不过表达的手法要多一些,怎么样把儿时的记忆放进来,怎么样把我们的传统放进来,怎么样把我们的手艺放进来,我觉得它就更加丰富了。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把椅子,它可能有更多的记忆在里面,我觉得这个题目太有意思了。

  【主持人】刚刚几位老师都谈到了关怀、传承和邵老师提出的审老,朱老师提出了感恩,都是传达年轻人跟上一代人,包括自己身边长者爱的传递,可能通过一把椅子表达你的感恩和感情。现在的设计师比较年轻一点,他的生活阅历平时只关注他个人的需求,给他这样一个题目,会不会像刚才江黎老师说的太难,真的没办法,无从下手。刚才朱老师提到了解决的手段,以多样的表达手法,但是我觉得他们还是会存在设计上的问题,几位老师能不能从自己的经验和感悟,给这些年轻人设计上的提示,或者方向性的指导,有没有更具体的方法给他们分享一下。

  【江黎】可能我跟学生接触比较多一些,对这个主题在设计创意上的困惑我也了解一些。到目前为止看到一些参赛者拿来的稿件,或者平时跟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更多是从关怀长者,把长者理解为一个老人。这是可以的,没有问题的,但是他可能局限在给老人做一个轮椅,把老人几乎理解为行路不便的老人,单纯的从功能上作为一种关注,未必是一个关怀,因为关怀是对他整个生活方式,整个生活的人群有个更细致的观察,真正体会他们的生活。这是一个方面。

  其实我们想更多的像刚才朱老师和邵老师说的,从这里面能够通过我们身边的长者,为什么要说是长者,他不一定是老人,他可能是你的哥哥、姐姐,他也是长者,就是对你有帮助的一些人,在这个人群中观察他们的生活,包括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环境、地域,在北京生活、广州生活,他都会体现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的文化在里面,所以也想通过这个方面,学生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的身边,实际上他是一个地域性,很有特点的人文文化包围着的,不要总是一想到设计,一下子看国外的设计,看别人怎么做的。实际上在你自己生活的环境里,这个环境里是有文化的,从这里挖掘一些贴近自己身边的东西观察一下,比如过去的人他们生活中比较有特点的手艺也好,物件也好,这些东西都能寄予到长者的关怀和观察。

  【朱小杰】我刚才在想,从我感恩这个角度去讲长者,其实长者要给他做一个定义,要不然什么是长者?学生就会想到就是爷爷奶奶,想到轮椅,其实这是比较窄的。刚才江黎老师也讲了,比你年纪大的都是你的长者,这一次是不是定的范围窄一点,比如讲这个学生你怎么样关注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作为我来讲,我怎么样关注我的母亲,我的父亲,从设计者的高度理解长者,怀着一个感恩的心态关注我们的长者,你的设计就会很有意思,不会那么单一,不会只是说就是一个老年人。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关心着他的父母,因为父母正当时,所以这个长者出来完全会固态,所以长者要定义。

  【主持人】要限定一个方向。

  【朱小杰】当然,可以特别有意思,比如一个学姐她有一种需要,你可以为她做一个椅子,其实设计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去表现对生活的关注,对人的关注。

  【主持人】像江老师说的,一提到设计先看一轮别人的设计,而没想过周围人群的需求是什么样的。

  【江黎】很多学生都是这样的。

  【朱小杰】我第一届去“坐下来”,其实我提出的主题并不是这把椅子有多好,多漂亮,我觉得是设计师本人为生活解决了问题,表达了他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一把好椅子,切身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江黎】放假前有一个同学找我,他说我看看我妈妈在厨房里做饭特别辛苦,他想设计一个可以坐着做饭的椅子,这就从生活的角度做设计。我觉得虽然不成熟,但是至少他这个点是对的,发现问题。

  【朱小杰】可以做一把带着轮子的,她可以站在那儿的,可以滑来滑去,这个设计就出来了。

  【江黎】关于这一点,有的同学说我看公园里好多老人坐在那儿聊天、下棋,他们可以做怎样的设计,这一点关注也是可以的,这都没有问题,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能够关注到你身边的人的生活,从中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或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或者从那里面提取一些特别能感动你的想要表达的东西,带有一些文化性的表达的东西,其实很有意思。实际上还是要看在自己的周围生活发现,比如下象棋,很有特点的一个事情,你找国外的设计理念是不会针对着下象棋有一些什么样的设计,关注点能够拉回到你的身边,去观察,去发现。

  【主持人】通过这一届可能会传达我们主办方,或者几位评委老师要传达的,设计一定要落到生活的实处,因为学生接触很多理论或者概念性的东西,找不到接地气和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方法,通过我们这届比赛让学生学会这种方式做设计。

  【朱小杰】“坐与长者”我开始思考给我母亲做一些设计。因为我母亲喜欢读书,有时候喜欢看看好的电视,甚至还会看足球赛,每一场足球她都会看。我在想怎样做一把椅子,让她读书很舒适,看电视很舒适,看累了可以小睡一会儿,我说我这把椅子肯定会受用,现在样子已经出来了。怎么样关注你身边的人,母亲的爱是最伟大的,她不需要回报,她没有一点点回报。现在她还在关照着我,不管我的年纪有多大,在她的眼中我还是她的小孩,从我的角度我如何关注她的一些需要。我觉得这个“长者”是我们中国一个非常非常长的话题,本身传统已经很长很长,可能我们这一段时间定位淡了,我们如何把它重新拣起来。

  【邵帆】我觉得江老师和朱老师说的特别好,从对长者的尊重,对父母的情感,感恩。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但是我还有一个想补充的一点,这种情感我觉得是人最基本的东西,还有一个提到价值观的问题,除了情感之外,对“长者”也好,对“老”也好,是真正认识到了他的价值,还是只是养育之恩我要报答,我要帮助老人。我觉得很多年轻人也会有这种想法,我的父母、长者、爷爷奶奶我要帮助他们,我要给他们设计一些便利的东西,是不是在他心里对这个长者,对老的价值观他觉得特别的有用,这一点还需要深入的挖掘。从“为坐而设计”,家具的层面,除了功能的帮助是一种情感的报答,还有从审美上,老的审美,或者长者的东西,是不是能够真正的让他体会到价值。这是两个东西,一个是价值,一个是情感。除了给长者用以外,还有一个,这件东西自身有没有长者的成分在里面?他自身有没有人格,一把椅子自身的人格,一个是自身的,一个是帮助老人用的,这是两个方面。比如江河入海也为老,江河是翻腾的,这种审美是激烈的,入到海里就变成平静了,我们做设计的,一把椅子自身的人格有没有长者的人格在里面,就是他的身份和老的审美在里面。

  【朱小杰】我觉得邵老师提的特别好,这讲到基础的问题,对老人价值的挖掘。

  【邵帆】价值观的挖掘,这是从根上让他对这个东西得到尊重,而不是我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两个方面。现在小孩挣了钱愿意给妈妈、爸爸花,但他心里想的是不是老人的价值跟我们过去几千年的传统不一样了。那时候一个部落的长者,那个长者就是老人,那个经验我们对它的价值是完完全全认同。但是到今天这个价值越来越单一。

  【主持人】让他们想怎么做,这可能是我们要传播的价值,对小朋友或者年轻的孩子更有用一些。

  【江黎】刚才邵老师说的也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一个点,我们在提出这个主题的时候,实际上更深层的意思也是在这儿。因为你要说给老人解决一些功能上的问题,现在科技、技术、物质上都很成熟,有很好的沉淀在那儿。但关键一点,老的价值认可是怎样的。因为现在的人一直在不断的往前走,不断的更新,像电脑似的,一直在更新,基本上给年轻人,或者给现在人的信息是越新的越好,不断的在更新换代,不断的在往前走。实际上这是不是好?是不是对呢?现在我们应该往回看一看,过去的很多技术,生活方式,还有整个生存里是不是有智慧的知识,甚至有能发扬光大和促进未来发展的真正基础。人生存这么长一段时间,几千年、上万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中,在一百年、两百年中,特别是在这几十年里,在中国等于近三四十年的年龄段里基本上打破了,颠覆了。像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那个时候的,现在看过去我们小时候的一些生活方式,包括环境,有很多智慧在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比如材料这一块,以前我们都是用塑料的技术,但是几十年后发现这个材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像木头、石头这种传统的材料非常好,木头、竹子是循环的,它的加工方式,还有它用这样一种材料资源维持在生活中应用,实际上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好的点。我们回头看一看,不要往前走,不是总是往前冲,停下来往后看看,看看以前有没有很多可以继续再传递下去的记忆,基础,工艺,材料,还有生活方式。

  【邵帆】往后看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今天的人完全以西方的思维方式,跟我们过去的人真的不一样。我们过去是面向过去,西方的人和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是面向未来,因为我们现在记得未来是在前方,过去是在后方。从中文上来说,我们过去说后天是未来,是在后面。我们面向的是过去,未来这一天是搁在后天,过去人面向的是过去,这个方向是很重要的,昨天、明天、前天。前天就是过去,前天是在我们的前面,中国人站的方向和西方人站的方向是反着的,我们面向的是过去,而今天的人面向的是未来。

  【朱小杰】政府的一个领导来视察我的工作室,我特意写了两个标语来欢迎他们,我说设计就是把丢的东西拣起来,传统文化就是生产力,因为现在人都是拼命的往前奔,从来不回头看。我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邵老师说的价值观,这个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所谓的价值观就是继承,审美发现老者有这么多好的,有品质的东西,我们怎么把他继承。第二个,感恩,我觉得这就是创新。你要感谢、感恩,怎么样创新。我们刚才讲到关怀,我觉得关怀就是使用,就是功能,如果你这把椅子具备了这三个特点,你就是一把非常的椅子。

  

 

  大赛评选标准知多少?

  【主持人】设计三个内容就是继承、创新、功能,这个会不会作为评委点评作品的标准?

  【朱小杰】我肯定以这个为标准,其实大家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也是在整理自己,我们也在学习,我是评委,我下一次去评应该怎么评?我觉得通过我们搜狐也应该事先把一些标准传递给参赛者,虽然这不是唯一的标准,最起码是我的标准,我有一票。

  【主持人】江老师对参赛的这些作品有一些什么样的评选要求?

  【江黎】其实评判的标准跟以往没有太大的差别,我觉得一点特别重要就是不能复制,不能是抄别人的,这是绝对是要被砍掉了。既然要继承,我觉得可以从传统里吸取一些好的东西,然后变成自己的设计,原创、创新、改良都没什么关系。还要跟主题吻合,要有一定的主题性。在我们初评的阶段,我们还会根据图纸看看他的设计是否最后能够实现,能够进入到复赛。因为我们复赛一定是实物才能参加最后的评审,还要看这一点。他做出来的图,最后看他是一种实现。因为以前好多学生他创意挺好,画的也不错,但是加工条件,可实现的可能性较差,像这样的作品也不会把它作为入选的对象,在考虑图纸还要考虑是否可实现。

  【主持人】比如有很多进入复赛最后出现实物,比如某选手是为妈妈做的设计,那会不会加入使用对象的评判和感受呢?

  【江黎】可以增加这一点。

  【朱小杰】我觉得增加趣味性、生活性。

  【主持人】邵老师在评选这一块有什么自己的标准和评委的想法?

  【邵帆】这方面我也没有那么多的经验,我觉得咱们刚才说的,对于一个设计品已经是很全面了,如果这些都要求,我觉得标准是很高的,如果都达到难度是很大的。我觉得能看到学生某一个闪光点,比如他不平庸,或者他有一点能打动你,这一点作为评判者也好,老师也好要看到他们这个东西,所谓现在叫可持续的,或者有潜力的东西,我们要善于挖掘,也许方面他做的不是很够,但是他有一个做的挺好,几方面都达到了,从我个人来说认为不平庸就是闪光点。

  【江黎】只要有一点是好的就行。

  【邵帆】其实咱们这个是很宽的,标准是很多的。

  【江黎】实际上没有一个特别一、二、三的标准,我们邀请来的评委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标准,不是一个统一的。但是就我刚才说的唯一那一点,不是抄袭来的就OK了。

  【邵帆】我觉得很多次的评选,大部分让他有一个创意,有一个新的,更年轻的感觉。这一次江老师加了一个“长者”,我个人觉得这其实对他们难度是非常大的。

  

 

  产品设计大赛如何与商业对接

  【主持人】本届“为坐而设计”的主题是“坐与长者”,最近我看新闻目前老年人家具市场需求是比较大的,我们也是基于这样的比赛,后期有比较成熟的设计作品,能不能进行商业化的对接,后期组委会有没有这样的想法?

  【朱小杰】我觉得设计是把艺术带给生活,如何带?首先成为商品,只有设计成为商品才可以走进千家万户,如果设计不是商品,那不是设计,要归到艺术范畴。其实你刚才讲的概念设计仅仅是设计的一部分,设计我把他定义为概念设计、商业设计、施工设计,我们今后也许某一天学习要他做一些概念设计,我们可能不要求他做的是一个商品,之后通过公司、工程、品牌再做深化设计,施工设计根本不用讲,可以在工厂落实。如果有一天把这些结合起来,我觉得就挺有意思的。我还是强调,学生这个阶段还是要学技艺为主,而不是做设计为主,因为我觉得一个设计师一定是一个好的工匠,一个好的工匠不一定是一个设计师,所以学生首先要学会做工匠。包括世界所有的大师,老一辈的都产生在包豪斯,所以包豪斯被称为大师的摇篮,学的教育就是师傅、熟练工、学徒,就分三个等级,统统要经过严格考核,他的核心是,艺术必须跟工匠结合。我们除了提概念一样要掌握技能,这对学生还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江老师这边,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有及接触工程。

  【江黎】我们美院的教学比较注重这个,每一个课题下来以后,基本上要完成到实物,不完全到实物,他自己完善朱老师说的技术的问题。当然要达到技艺,那得需要好多年专门的磨炼。对现在的年轻人能够有一个技艺掌握主,这个好像很难。

  【邵帆】这些其实看似矛盾的东西并不是很矛盾,需要一个社会的多层面,任何一个多层面对这个生态是有好处的,这是一个生态管理。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万种的鸟类,到今天一种鸟类都不能让它消失掉,这个生态才是健康的生态,只有多层面的设计生态才是健康的。像高尔夫球场的草地一样,那是最不健康,最不环保的一个状态,那每次撒除草剂,他只让一种草生存,其他的草都要消灭掉,这对土壤的危害也很大。朱老师讲的也非常重要,今天的中国技艺的层面是缺失的。我们过去非常重视那个层面,庄子说的那几个大师都是手艺人,他所谓的大师全部是技艺人,高超的技艺人。

  【江黎】第一届参赛作品中有一个竹编的椅子,后来想再造就找不到了,设计师当时跟一个竹编的工艺大师合作的,他们一起做了很长时间,那个假期他都在老家。结果过两年再找那个大师已经不在了,手艺就传不下去了,再找别的人也做不出来。现在有高超手艺的这些人传承有问题。

  【朱小杰】就是邵老师讲的价值观有问题,传承就没有了。

  【江黎】这一次我们也想增加一个项目,现在也让学生在做一个调查,还活着的中国好的设计,好的坐具设计,因为在过去老百姓用的东西,实际上他有很好的设计理念在里面,只不过过去我们没有说这个设计是谁的,那个设计是谁的,不是用某人的名字来命名的,通过多少代下来,几十年传下来,不断的精炼,不断的完善,而且是一个广泛在老百姓中用着的设计。

  【主持人】有关传承把它传承下来再发扬出去是很关键的,也需要年轻人发现这些东西,去找,把它的继承下来。朱老师对传承还有什么好的经验吗?

  【朱小杰】如果只做传承很难的,因为保留一个东西要有资金支持,我觉得在做传承的同时,如何把它跟当下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它变为一个商品,这样又能做传承,又能养活自己,又能把文化带进来,我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我坚持了二十多年,那时候坚持是条件比较好,现在是非常非常难。十几年以前环境我觉得还可以,对钱的关注还不像现在这样,现在是一切都跟有钱有关,要离开钱做一件事情,人家觉得你是一个怪人。

  【邵帆】刚才朱老师说传承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的问题,他跟一个话正好是相反的“取其精华、弃之糟粕”。我特别不喜欢这句话,任何事情都要取精华,弃糟粕,这个跟我们的价值观和想要传承的价值观正好相反。这句话在犹太人那儿是没有的,二十一世纪我们看到一些糟粕的东西他们全保留了,他们不认为糟粕要扔掉,拿最好的东西过来,首先价值观不是这个,很多传统的东西才会保留下来,今天看是糟粕,明天未必是糟粕,你今天看是精华,明天看未必是精华。很多东西保存下来不能有取其精华,弃之糟粕,犹太人到今天在科学、艺术、经济上获得的成绩远远超过其他,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只有这样的价值观才能传承。

  【主持人】今天我们也谈了大赛的一些主题,还有我们几位老师,以及我们评判的一些想法,今天也聊了很多,把各个层面,比如我们大赛要传递的信息,通过我们这次谈话呈现给我们的参赛者、社会和受众。最后我希望几位老师跟我们说一些对本次大赛的寄语和参赛总结性的想法。

  【朱小杰】我希望你做的设计是一个永久的。

  【江黎】刚才也说到我们有一个板块,挖掘中国三十年以前在民间中留下来了,还活着的好的设计,以坐具为中心作为一个收集。我给我们学生布置了暑期作业,因为他们要回到他们的老家,了解长者生活的年代好的东西,做一些调查。我们也在征集这样好的设计,当然将来以什么样的形式跟社会见面,可能会做展览,也可能会做一些书籍,或者跟企业有一些什么样的合作,把一些好的设计更现代化一点,作为当代生活的用具再给它做一个品牌化,做一个中国好设计,可能是中国文明设计。

  【邵帆】“为坐而设计”我觉得每届都很精彩,这一届有一个很大的挑战。

  【主持人】我们很期待最后落成的展览和呈现的效果。谢谢。

  

相关知识

【设计风潮】为坐而设计 坐与长者的思考
北京设计周设计之旅 “2013为坐而设计”正式开幕
北京设计周设计“为坐而设计”在北京大栅栏开幕
“墅艺·设计”--艺与艺术的辩证
“精于艺术 工于科技”设计思想会三城联动
【装修经】第七十九期:你的阳台也能升值!
复式三居室公寓设计 复古与清新的完美碰撞
【加拿大移民】为子女教育把握好移民时间
【泥巴公社】——“为爱而来-慈善之夜”
【世界地球日】绿色、健康、环保从你家的厨房开始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设计风潮】为坐而设计 坐与长者的思考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26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