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购买家具需谨防二手货 行家来支招

购买家具需谨防二手货 行家来支招

https://www.biud.com.cn 2013年10月08日17:13 家居装修知识网  

  家具美容有说道

  道里区一家具品牌店做家具美容师的张师傅介绍,家具美容业在哈尔滨出现三五年了。所谓家具美容,就是新家具或使用一段时间的家具出现磕、碰、断裂、挤压变形、磨损等情况后,专业人员通过打磨、填补、上色等工序,使修补后的“创口”与原家具颜色保持一致,有的家具美容师还提供皮革家具翻新等业务。

  一户居民家,张师傅演示为一个电视柜边缘处一个拇指大小的磕碰伤和角柜横梁断裂处进行修补。在仔细观察家具损伤情况后,张师傅拿出砂纸打磨,露出木材原色后,用锯末混合与家具相同颜色的颜料填充凹陷处,并用502胶固定,然后用电吹风烘干,再打磨几次后,一处“伤”就修好了。修补处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出与家具色稍有不同。

  张师傅说,在哈尔专门做家具美容的也就几十人。由于“人才少”,家具修补虽成本不高,但收费价格不低,平均一个坏点修补费50-100元,面积大或复杂难修的收费更贵,家具美容师月薪基本都能上万。

  “几乎所有家具都有‘伤’”

  张师傅介绍,家具在生产、运输、展示、配送等环节都可能出现磕碰、磨损等情况,几乎所有家具都修补过,因此消费者对家具表面或承重部位破损而有意修补遮掩的,就要格外注意。一旦发现有类似“二手”家具情况,消费者须立即主张权利,要求商家退换货品或申请赔偿。

  张师傅说,“识别家具是否‘美容’过,要仔细看家具关键部位是否有粘合痕迹,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再就是凭手感摸表面是否平滑;最后是鼻子闻,使用修补胶会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中小型涂料经销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实力不如大客户,经销的涂料品牌动销力可能也不如大客户,致使渠道相对不健全,人车财等不匹配的尴尬创业发展局面。中小型涂料经销商在经销有一定实力的涂料品牌厂家的产品时候,除了常规的营销创新和市场开拓外,发展中的中小型涂料经销商一定要学会向这类有一定资源的涂料厂家“借人”。

  向厂家的基层人员“借”力

  涂料厂家支持人员对经销商来说是很有力度的事情,一是厂家的人员相对素质高些,二是厂家人员的归属感来的快些,离职率相对较低,业务人员因为自己是厂家人员而有一定的满足感,也能提高工作的激情。因为涂料经销商可以向厂家要求人员的支持,如果厂家有支持,那可以要求追加支持。这样的话可以尽快增加人员,也可以分担经销商的部分人员投入,正常的情况是涂料厂家承担基本工资,经销商出提成,当然厂家会以任务量、渠道建设等要求来置换支持,经销商在和厂家协商的过程中可认真核实当地市场的潜力和自己的操作力度,如果通过努力可以达到那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借”人更容易呢?

  有些涂料厂家因为资源有限,“借人”就相当困难。还有厂家规定如:什么级别的市场可以人员支持、年销售多少的市场可以有人员支持等。对于没有达到厂家支持标准的市场,经销商可做以下的尝试。

  1.拿市场表现做文章,证明一直在努力且取得不错的效果。厂家人员除了看销售业绩,对于市场建设、市场表现也是同等重视,当因客观原因经销商没有达到厂家预期销量的时候不妨做下市场表现。

  一个经销商用PPT给厂家做报告,主要罗列了今年网点数量增长50%、今年样板店数量增加30%、今年销量增加20%、今年新品销量增加了30%等;如厂家给我什么样的支持,我预计明年会增长什么程度;我会做哪些调整和动作,并且报告中附加详实的数据和照片,可谓有图有真相,有电话可以去核查。这样的用心做市场精细化运作的客户,很多厂家因为其对品牌的重视和良好的配合度,一般会给与额外的支持。

  2.抓住厂家总部人员检查市场的有利机会。有时可能因为负责自己的业务经理、区域经理的权限有限,一些人员申请批复不下来,那么经销商就要抓住厂家总部、中高层管理人员下市场来拜访涂料经销商、走访市场的有利时机,带这些领导去看一看你做的比较好的市场区域和门店,特别是一些有亮点的地方更为奏效。因为这些领导更喜欢看有特色、亮点、创新的市场,主动邀请看市场并有一定的实地亮点展示,再向厂家要人员支持,相对容易。

  中秋、国庆谁最忙?情侣?工人?商家?现如今的节日已不单单是大众“享受”的好日子,更是厂商们期盼“推广”的大日子。围绕着中秋、国庆双节,我市家居卖场和家装企业打起了“双节牌”,推出打折、抽奖、送礼等活动,以此带来“低价位”的促销,也成为激发大众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许多消费者仔细甄别却发现,这些字眼的广告宣传效果远远大于实际承诺。业内专家提醒,消费家居品等大件产品,不能单看价格冲动消费,还应考虑质量、服务等因素,综合考量性价比。

  家居“底价”调查

  多数消费者怀疑“底价”

  从记者的不完全调查结果看,消费者对家居行业频频出现的“底价”、“工厂价”等说法并不陌生,接近90%的消费者都表示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调查结果也显示,90%以上的消费者对于所谓的“底价”持怀疑态度。在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70%以上的消费者表示,会在购买前或购买后进行价格比较,这说明价格仍然是促成购买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41.18%的消费者认为商家是利用旺季客流量大的特点,以一定折扣实现薄利多销;有35.29%的消费者认为,商家在节日来临之前进行抬价后再打折。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判断,多是直观的、感性的,比如片面地认为有在节日前提前抬价,多数是没有经过实际调查、没有证据的,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目前消费者对于家居行业还存在一些不信任。

  家装行业超低价多为噱头?

  某装饰天津公司总经理黄芃伟表示,家装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产品,由家具、建材、施工等方面组成。现在行业竞争激烈,有的不正规装饰公司为了生存,推出超底价促销,其实真正目的是捆绑销售,前期签单时让利多,但后期从水电改造,主材等环节再加回来,整体算下来,并不比品牌公司装的便宜。

  家装公司或家居品牌的“最低价”活动,短期内可能给厂家带来很多订单,长此以往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声誉将丧失。如果公司频频搞“工厂直供”,牺牲的是经销商的利益,长此以往,渠道利益将被破坏。对于消费者来说追求的还是性价比,在价格同等的情况下,质量服务能做到最好的,将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实创天津公司总经理孟祥楠也表示,一个厂家的每样产品,所销售的价格和存利都是固定的,这个固定值一般是不会动的。有些厂家可能提高了销售价格再低价促销,或者是以次充好、减少服务项目等,让消费者盲目地以为产品降价了,并未意识到有可能是一个消费“陷阱”。“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看到套餐降价还有一些赠品,就盲目消费,其实是自己花钱买了这些赠品,而且一些赠品的价值并不大,有可能是库存积压产品、返厂维修产品、即将淘汰非主流的产品,最后受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家居卖场大品牌降价或更可靠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家居行业所谓“底价”,就是在本市同一品牌、同一产品的全城统一价,“最低价”的宣传策略大多为噱头,同一品牌在某一市场同一价格是铁律,商家不会因为促销乱降价,导致整个地区价格系统的混乱。“大的品牌不会做出这样的承诺。一些小品牌做出这样的承诺却不太可信,这些小品牌在市场上的店面很少,最低价都不知道是和谁比出来的,品质自然也没有保证。”

  促销旺季,家居卖场少不了推出一些促销活动,加宜家居副总经理张健表示,有的卖场可能由于租金低或者提供补贴,做到低价促销让利消费者,但是还有一些卖场的商家,可能会恶意降价,玩底价噱头。一些大品牌日常活动的折扣差不多,但每逢“五一”、“十一”,厂商总部会拿出一些真正的实惠支持,到时下单比较合适。

  环渤海金岸集团副总经理张峪女士也表示,现在家居市场竞争残酷,“互相砸价,扰乱市场规则”的现象确实存在,直降10%、15%或者返现30%、40%的促销行为,做到很不容易,要不就是卖场拿出钱做补贴,要不就是厂商给予大政策。这些条件都需要卖场与品牌商家具有很强的实力,一般小品牌的商家很难做到大折扣。

相关知识

购买家具需谨防二手货 行家来支招
【微访谈】宋广生:购买家具 要谨防甲醛超标
家具美容师向媒体爆料 购买家具需谨防二手货
装修新房谨防"被忽悠" 专家支招货比三家避陷阱
楼市回春 新房装修专家来支招
消费者购买家具需谨慎 注意认清环保标识
换季收纳我来支招 加减乘除的收纳哲学
齐家来支招 20万装出黄晓明婚房范儿
厨房总是乱哄哄的,婆婆大人来支招,瞬间干净了,简直了!
专家来支招:怎样辨别烤漆和喷漆?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购买家具需谨防二手货 行家来支招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290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