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解读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十年成长录

解读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十年成长录

https://www.biud.com.cn 2013年11月25日02:57 家居装修知识网  

  2003-2013年,十年时间,国际上,互联网产业从泡沫的谷底爬出,实现了第二轮兴盛;页岩气领域实现了成熟商用技术的开发以及完善的管网设施铺设,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再看看国内,光伏在十年之间,经历了产业的峰与底谷,尝尽百味。而这十年,对于我国LED产业来说,是从走向了独立,从产业萌发的春天走向了欣欣向荣的长夏。我们相信硕果累累的金秋就在不远的前方。

  浴阳光:在政府呵护下成长

  为了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继续占据竞争制高点,各国政府一直都在强调对新兴产业的支持,以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本世纪初兴起发展的LED被多国竞相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也牢牢抢占了LED发展的先机。

  早在2003年,我国LED产业还处于萌芽状态,LED产品也多作为装饰应用在低档玩具上,小而散的LED企业完全凭借着价格竞争生存于市场。2003年6月,在科技部的推动下,科技部、原信产部、中科院、教育部、原建设部、轻工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同年10月科技部紧急启动了“半导体照明工程”攻关项目,安排专项经费3500万元,解决当期特殊照明市场急需的产业化关键技术。至此,代表国家将LED产业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现在看来,十年前科技部对LED的发展动向是具有敏感性的,部署思路也是具有前瞻性的,并且及时立项,这为后来产业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赵玉海回忆说道。

  2004年10月,为了进一步延伸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对产业的指导,衔接政府指导与市场发展,国内从事半导体照明行业的骨干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发起设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同时也作为863科技攻关项目办公室的管理实体,作为政府职能的专业延伸,以更专业的水平、更务实的姿态帮助解决LED产业发展中的一系列共性难题。成立之初,联盟便将职责与使命定位为: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产业发展的决策支撑;探索建立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拓展两岸与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等。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的引领下,在联盟配套发展的平台摸索下,中国的LED产业终于拥有了代表自己行业的载体——联盟。

  2006年8月,科技部在“十五”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实施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和“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在“十一五”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中设立“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安排经费3.5亿元,对半导体照明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的攻关等进行了全产业链部署。这一时期LED企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10余家芯片厂商领先安装了MOCVD,封装企业、应用端的企业规模与产品档次也开始慢慢提高,中国LED开始构筑自己的产业链条。

  2009年,一方面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效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为了引导LED照明应用快速发展,科技部启动了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示范工作(下称“十城万盏”),批复了37个试点城市。借助“十城万盏”示范工程,一方面LED照明应用技术进一步向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一步,另一方面LED照明也真正为社会所认知,LED照明市场开始从宣讲走入人们的实际生活。

  此时的LED产业经历了一轮历史性的投资高峰,多地政府将LED产业列入当地重点支持行业,说其遍地开花并不为过,尤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逐渐显现了产业聚集效应。这一时期,LED照明产品的价格不断走低,开始有企业产值迈上数十亿元的台阶,前期坚持投资多年的企业在这一段时间也开始赢得市场青,投资回报率不断提升,LED正成为一个被市场追捧的新兴产业。联盟旗下有多家企业接连上市,占到了全行业上市公司数量的近1/3。

  2012年3月,由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组织的“2012年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项目”在北京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来自全国各地的110家企业的近300位投标代表参与了招标活动。LED照明财政补贴工作的启动,一方面通过补贴手段激发下游的LED照明需求,另一方面推动LED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2012年7月,科技部下发了《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启动半导体照明重点专项,实现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应用技术到产业化示范全创新链的重点技术突破,目前已经安排专项经费接近6亿元。

  从最早期的照明市场急需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到2006年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的部署,再到2009年半导体照明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十城万盏”的启动,再到2012年启动的财政补贴,这十年,政府不断从宏观层面推动各部委联合营造产业发展环境,以应用需求引导技术开发,以应用示范工程带动市场培育,推动技术大规模的产业化,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十年时间,LED产业在政府的呵护下一步步成长,从逐渐走向独立,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无论是在基础技术还是产业层级上都获得巨大发展。正如行业内部一位人士所言,“LED产业的市场消费与技术支撑是依靠政府这个科技管理者的角色才实现了有效衔接,就像一株小苗接了地气,浴了阳光雨露,才获得茁壮成长。”政府的推动是LED产业早期发展的源动力。

  经历风雨:投资热与倒闭潮

  纵观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其初始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投资热与倒闭潮相生相随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新兴产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过程。典型的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互联网投资泡沫;而中国的光伏产业经历了2004-2007年的产业投资热潮之后,也在2011年之后的两年出现了行业风——倒闭潮。之所以出现这两个看似极端的两面,源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市场拓展都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新兴产业的高收益相伴相生的就是高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身份决定了这两个现象的不可避免。

  与光伏产业相似,LED产业作为一个具有节能环保概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支持,这直接带动了金融机构对这类行业的信贷支持,引导了社会资本对这些行业的关注和投资,也引导了资本市场对这些政策性产业的高度追捧。加之2009年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光伏产业、LED产业的投资需求也契合了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特点,暗合了这一阶段国内整个经济周期的特点。这是2009年光伏产业与LED产业“狂突进”的整个经济大背景。

  从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看,新兴产业在发展早期,企业普遍规模比较有限,产品结构也比较单一。但是随着技术更新换代的发展、产品也必然要升级,存活下来的企业必须不断追加投资,以扩大规模,实现规模化效益。曾经如日中天的光伏产业走出了“产能为王”的轨迹,而LED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009年之后LED技术加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企业需要不断追加投资、对生产线、产品结构不断进行升级换代,才能跟上产业的步伐。加之在LED产品价格不断走低的市场趋势下,企业只有通过规模效应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才能获取效益。

  LED投资热潮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LED企业自身不断扩大产能,追寻规模效应;二是多种性质的资本对这一新兴产业不断给予投入,如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各类相关产业投资。目前,国内比较活跃的从事LED产业投资的风险投资有金沙江创投、青云创投、深创投、红杉资本等,尤其是金沙江创投,其近6年在LED行业投资8家企业,资金超过4亿美元,几乎涵盖了LED的全产业链。风险投资的介入,除了对企业注入发展资金以外,还会帮助企业改善治理结构,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水平。同时,由于风险投资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风险投资者对企业的人才引进、国际化、资本运营能力的提升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各相关产业链的相互投资也为LED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比如康佳于2010年出资2250万美元参股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积极布局LED供应链并以期降低生产成本。雷士照明、阳光照明等传统照明厂商也纷纷介入LED产业,加强对LED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开拓。产业资本的引入,更有利于LED产业的中长期发展,更有利于LED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形成合力。

  LED投资热潮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横向来看,更多LED企业参与让竞争加剧,对产品研发更为关注;另一方面,纵向来看,产业快速开始规模经济。这些都促使LED技术快速进步,产品成本快速降低。在成本和技术的推动下,下游产品市场得以迅速打开,LED顺利进入到背光、显示屏、景观照明、通用照明等领域,对于半导体照明产品整体市场渗透率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

  但是硬币还有另一面。新兴产业是从政策驱动型市场中走出来的,其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高风险。2011年,欧洲光伏市场需求萎缩,加之随后的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洲各国政府对于光伏补贴的财政支持也不断收紧,光伏产业步入微利时代。早前形成的巨大光伏产能不能得到释放,很多企业也开始倒闭。再看看LED产业,在政府政策性市场的驱动下,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比如MOCVD补贴导致了LED上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实际市场的有效需求没有全面打开,最严重时MOCVD开机率尚不足50%,上游中低端产品竞争环境急剧恶化,相关企业盈利水平快速下滑。而政府对设备的补贴主要针对国外进口设备,对国产设备的研制和市场导入产生了负面影响。

  仔细分析过去两年LED企业的破产倒闭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新兴产业投资者对产业发展前景过于乐观。这也是中国光伏企业一大特色。一旦市场出现逆转,企业往往措手不及。新兴产业之所以高收益也是因为高风险。正如一位业内人士形容,“半导体照明在研发方面是既顶天又立地,而在产业方面则是边开花边结果。”当技术指标不断提高之际,配套的系统的成熟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比如配套的设备器材、企业商业模式、市场发展等诸多因素都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

  二是目前LED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民营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优点是灵活、市场反应快速,但是短板也很明显,其抗风险能力低。企业发展中关键因素:技术、市场、管理,只要有一个地方出现断点,可能就会全盘皆输。上海蓝宝作为最早的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LED企业,就是因为内部管理经营不善而走上倒闭的不归路。总投资超过3.5亿美元、佛山最大LED上游投资项目——旭瑞光电2012年6月停产整顿,主要原因就是市场发展定位不明确,与股东的利益分割不清。而有的企业,本身产品、经营都不错,但是由于过度扩张、财务成本较高,企业紧张的现金流拖累了企业的发展,造成资不抵债,无奈申请破产。这点对不少倒下的光伏巨头而言并不新鲜。

  三是不少倒闭的LED企业集中在下游封装领域。与光伏产业下游组建企业类似,这个领域的企业多崇尚低成本竞争,普遍相信低成本生存。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最近刚刚倒闭的古镇雄记灯饰是一家典型的组装LED企业,没有核心技术,整灯生产所需的配件均为外购,企业只是经过简单的组装后推向市场。在组装过程中,企业对产品工艺不重视,做出来的产品粗糙不堪。这类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市场淘汰,只能倒闭或跑路。

  在这里要谈到的是,这十年时间,联盟会员单位中真正破产的企业很少,有些企业已经成功上市,有的企业发展势头也很好,有的是随着发展,因为持续投资的需要,或者被兼并或者被收购。“显而易见,联盟在技术引领、产业引导上走在了行业的前列,而这些会员、成员也没有掉队,跟上了市场的发展,企业也从中受益。”一位联盟的成员代表表示。目前联盟会员中有5个上市公司,而整个LED行业有19家上市企业,联盟会员企业占据上市公司的比例近1/3。

  2013年开始,市场一步步在回暖,在这个时候,新一波的产能扩张也在同期上演,不少LED企业纷纷宣布扩产。当下的LED产业需要这样的市场奔跑者,只有这样产业才能够向前发展。LED市场正在由政策驱动逐渐转变市场驱动,粗放经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开始到来,未来市场环境日益成熟,投资门槛亦会提高,产业发展也将渐趋理性,扎堆投资与接连倒闭也许不会再上演。

  踏歌起舞:站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

  2010年10月,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International SSL Alliance)应运而生。中国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女士全票当选为ISA主席,并将ISA日常管理机构落户北京。成立ISA并落点中国,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从中国的产业发展形势看,中国LED产业随着调整结构、节能减排、发展高科技,提振新产业的大潮而起,发展迅猛。2010年,LED在中国已是被诸多投资者看好的一枝新秀,企业数量、产能都已名列全球第一,应用深度和广度也在全球三甲之内。从业界的内在驱动力讲,整个产业都意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单打独斗不灵,中国LED产业要在全球形成参与、引导甚至是牵头的格局。

  其实,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产业能够在自己的本土固步自封、独善其身,尤其是LED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站在国际竞争的起跑线上,都处在一个全球化的竞争生态中。这样的一个产业特点,决定了LED产业无论是战略部署还是发展模式,无论是政策决策还是企业行为,都要从全球视野出发,在全球的竞争中寻找制高点。

  与光伏产业相似,LED产业早期也是依靠引进技术、设备,进口上游原料而发展起来的。但是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终端市场。光伏产业的终端市场是在海外,一旦海外市场风吹草动,国内企业就非常被动,比如欧盟和美国的“双反”对国内光伏企业可谓雪上加霜。而LED的主要战场是国内,LED企业比光伏企业有更强的主动权与市场主导权。近两年,技术含量较高的芯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关键设备MOCVD自主研发能力也不断提高。截至现在,有几家企业和科研团队研发的MOCVD设备已取得不错进展。

  从LED产业链的国际化分工来看,目前LED上游高端外延芯片生产垄断在国外发达国家,比如飞利浦、三星、LG等知名厂商;LED下游的封装与应用市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具备一定话语权。这既契合了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竞争优势,又充分体现了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新兴消费经济体起的商业价值。

  LED产业是一个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随着技术发展,其每年的专利申请非常多。尤其是2005年之后,LED应用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商越来越多,专利关系也越来越复杂,LED的专利诉讼逐渐扩展到了五大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及下游企业。

  2008年,国内12家LED企业先后遭遇“337”专利诉讼。“这一专利诉讼让我们从初期对专利及知识产权的茫然中快速清醒起来,大大提升了我们对专利的认知程度,从一般概念到不可忽视再到必须争主动权。”业内一位LED企业老总如此说道。后来在联盟的积极组织下,整个LED产业凝聚一心全力以赴应对诉讼,并最终获优势和解。

  “337”专利诉讼只是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一个侧面,随着中国LED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国际都寄望专利来打压中国,LED产业的专利之战依然是中国的发展隐忧,如何在专利上不再受制于人,成为当下国内企业一大心愿。

  除了对专利要充分认识之外,身处全球化竞争的LED企业要有全球化的资源整合能力。早在2003年,美国AXT公司光电事业部经营出现暂时性危机,大连路明集团董事长肖志国闪电出手,将这个在全球LED芯片厂商中技术水平位居第四的部门收入囊中。2003年11月,在其基础上大连路美得以成立。AXT光电事业部为大连路美带来了领先的技术、人才以及成熟的市场网络,加之路美立足中国的生产成本优势,这一切成就了路美初期的风光无限。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技术、人才的深度整合上,路美出了问题,先前AXT的技术精英纷纷出走,路美也走向了没落。路美跨国并购的壮举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竞争中,通过并购确实能够在技术、市场、人才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并购之后的整合,才是对企业真正的考验,在并购之前,企业最好先衡量一下自身的整合能力。

  因为终端市场是在海外,光伏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特征更为明显。从这点来看,很多LED企业可以参考早些年赛维LDK、英利、晶澳太阳能的做法,它们无论是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还是对行业资源的整合都秉持了全球化的视野。正如赛维LDK首席运营官兼总裁兴雪所言:“经营管理一家全球化公司,一定要实现治理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对于那些市场在海外的企业而言,一定要尊重当地市场的规则,这点非常重要。”

  未来我国企业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无论是专利战略、技术储备、人力资源还是最核心的产品竞争力都需要有更高的要求。作为整个企业与产业共同声音的载体,联盟也要代表行业积极跟进新的全球贸易规则的演变,引导企业走向国际化。金融危机后,世界的贸易和投资规则加速重构,并且重构的速度和力度超过预期。重构的主要平台包括美国发起的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中日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等,对此,联盟要从更高的视野不断介入,了解新型贸易关系对未来LED产业的影响。

相关知识

解读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十年成长录
中国照明产业十年蓬勃发展 出口世界第一
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
中国“十二五”期间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部署
“十城万盏”搅动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大局
年度分析:2011中国半导体照明行业年度报告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十年成就斐然
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与应用联盟正式成立
以产业联盟为纽带 共同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
科技支撑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与联盟协同创新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解读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十年成长录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09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