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追求者:专访一代艺术大师——郑毓敏
作者[王海波] 来源:[艺术仓]
他,谈笑风生时候像个孩子,给我们讲那些经年往事,听着好似昨天发生的那般,他,耄耋之年仍然执笔作画,他说:我只想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把最好的艺术留给年轻人,他,就是一代艺术大师郑毓敏。
在外写生时候郑老师喜欢爬山看风景
编者按:打电话给郑老师说相约采访,之前考虑到老师最近应该很忙,但是却很好的答应了。这是第三次见到郑老师,第一次是出去写生活动时候,我们在一起相处 了大半个月时间,郑老师和我们一起游山玩水、写生作画。老师很健谈,我很喜欢听老师讲那些以前的发生故事,好似追溯艺术历史的命脉。
之前去过郑老师家一次,不是很记得路,郑老师说他要出来接我们,到了附近被我摸索着找到了,那时郑老师正在开门出来迎接我们,就来了个迎面相撞。
值此美术传媒推出2013秋拍“遗忘的艺术大师”个人专场拍卖之际,杭州公社网专访一代艺术大师郑毓敏先生,带您走进这位艺术大家的个性化、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领略“印象派”独具特色的东方绘画之魅力。
他,谈笑风生时候像个孩子,给我们讲那些经年往事,听着好似昨天发生的那般,他,耄耋之年仍然执笔作画,他说:我只想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把最好的艺术留给年轻人,他,就是一代艺术大师郑毓敏。
郑老师在工作室接受记者采访
郑毓敏:号子牛,1931年出生江苏兰陵,擅长油画。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并继读研究生。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华 东分院油画研究生毕业。后任在浙美附中教师,曾任浙江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连环画创作编绘等。1977年后任浙江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美术部、陈列部主 任、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院长。
走进郑老师家里,看到有两副正在修改的作品,我问那是要拿去拍卖的作品么?郑老师说:以前画的,现在总觉得那里不好就再改改。对于此次拍卖,郑老师没有做 很多的阐述,他说只是按照拍卖负责方的要求提供作品,大概有30幅作品。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很愿意合作。
访谈从郑老师《牧野之战》、《织罗女》这些作品开始的,郑老师说我画肖像画是因为肖像画作为早期的油画艺术创作是对历史、文化的冲击,对过去东西产生的怀 旧,追忆思潮,进而产生共鸣。而石塘写生画是因为江南水乡正在快速的消亡了,而写生、写实画就是对江南水乡的完美展现,希望在当今江南水乡快速消亡的年 代,写实画记录水乡画面,不要到了只能在油画中看到的景色。画家就是要抓住社会现象,这是艺术写实画的本质。
郑老师在修改作品《牧野之战》
艺术推动进步 油画艺术的改革
郑老师谈到写实画的创作的时候,指出在文革期间毛主席讲: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各界艺术家为社会主义服务,体验生生、上山下乡活动。大部分的文艺工 作者都在为政府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画他们、画他们看得懂的东西,看不懂的就不可以画,也不能画。这样的形式主义阻碍了很多艺术家的进取道路,完全不能画 出好东西、画出自己的西。
而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又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整个社会制度、社会现象,文化与艺术迫切需要改革,改革是进步的。二、改革之后会出现的那些问题?1、画家怎么样才能够画出自己的东西?2、唯心之义导致对艺术的看法、想法不敢说、不敢讲,完全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刘海粟所代表的的画人物画,给绘画界、文艺界都带来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第二次改革的冲击。而苏联继承了欧洲写实主义精神,为中国油画创作的全面接受,正是这样的原因,中国油画艺术才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
郑毓敏 温岭石塘 50×60cm
郑毓敏 宁海石头村 50×60cm
从杭州到巴黎 开启体验欧洲文化之旅
说起去巴黎进修这一段经历,郑老师讲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时候全国大的艺术院校都在组织去欧洲学习和考察,因为临时有人不去了,美协打了一个电话给郑老 师,问他是否愿意去,郑老师说“好,我去”,郑老师就这样去了巴黎,也是这次的巴黎之行改变了郑老师的艺术生涯。从接电话到出发中间只有一个月不到,要知 道其他人半年前就已经在准备了,而郑老师什么都没有准备从办签证到准备基本的东西就出发了,去到巴黎之后,发现了许多问题,认识到国内油画和国外油画相差 很大的距离,去之前对欧洲完全是不了解的,在那里他们研究、考察,遍访了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领略了西方油画艺术源头各历史时期的经典之作。当时有很多 作品可以看到,有专家培训、有画展展览观看、可以进行艺术交流等等。在巴黎艺术城作考察交流的时间里,在逗留欧洲的日子里,郑毓敏创变与革新的 艺术激情迸发,他激情洋溢地创作了一批作品,并在巴黎举办旅欧期间的写生展。
画家、文艺工作者二者之间的不同
郑老师在与巴黎艺术家的交流和学习当中,很明确看一个问题“画家、文艺工作者”他们是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定义?前者他们是画自己喜欢的东西,为自己画画的 客观服务,后者的我们是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名画家”,当然除却了政府点头的那些画家,因为他们就是为政府服务的“画家”。
郑老师说巴黎之行,是他对欧洲油画艺术的全面学习和认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画风大为改变的原因。看着塞纳河上古老的建筑、那波光粼粼的河面掩映着灿烂的春光,这样的巴黎,我要怎么样才能去很好的把他画下来,
去巴黎的一个星期郑老师因为画画而担心的问题去找金冶先生,先生说:你不要管那么多,你看到了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一个礼拜之后我来看。一个礼拜之后金冶先生看完之后说:画的太好了,就是这样画的。
郑老师讲那时候他们在艺术城是每一个礼拜举行一次画展,7个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一起展览,而到郑老师那一次的展览,艺术城的主席普卢姆女生足足在郑老师 画展区域看了近20分钟,和他交流、对他的作品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和肯定(看完就走了,其他艺术家的都没有看)。这次的巴黎之行长达半年之久的交流过程,让 郑老师对欧洲绘画艺术的全面认识,也是对自己油画创作思维方式的一个全面改变。
郑老师说,从巴黎归国之后,他的这批欧洲写生作品在西湖美术馆展出,展出作品的色彩强烈、笔触奔 放、潇洒恣意,让众多的朋友简直目瞪口呆,这一批与他以往的画风大不相同的作品,引起了美术界的惊叹。些作品都是对欧洲油画学习的结果,也是自己观念的解放之作。
郑毓敏沿坑嶺头 布面油画 50×60cm
他凭借着西方古典写实主义和俄 罗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段的坚实基础,汲取了法国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开放的语言形式,同时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挖掘与探究,主张继承“师法古人、师 法自然”的传统艺术方法论,和诗性的绘画品格。在这两者的有效结合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新路。
在继承文化传统方面,郑毓敏采取的是批判地继承的方式。无论是针对中国传统还是西方传统,郑老认为都有可取之处,但也有一些需要舍弃的。比如:他反对中国艺术传统中文人清高、孤傲和消极避世的艺术观,主张深入生活和提炼生活,注重写生,强调艺术家的个人感受。
郑老师讲到油画进入中国600年了,之前我们一直在画油画、学习西方绘画技巧、深入探索油画的艺术创作,但是随着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油画艺术创作的民 族化发展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我是认为没有必要的,之前怎么画油画、现在就怎么画,油画本身就是西方绘画艺术的文化表现,是我们了解、接触欧洲文化的体 验。
油画就是油画、国画就是国画
就像抽象就是抽象,写实就是写实
郑老师在谈到现在的学生在学习画画当中的最体现的一个严重问题就:他们丢失了最基本的东西,把油画画成中国画,加入民族特色,而画国画的也去搞油画的那一套,不去刻、印、书、画。把这些当做艺术创作,是完全背离了油画和中国画的艺术表现。
中国画讲究意境、以达到诗画相结合的表达韵味,而油画就是油画,是欧洲文化的体验和表现,没有必要去探讨民族化问题。
我画云彩不是一朵一朵,而是一片一片的,我画画讲究色彩统一、协调,通过透视加上线条的写实来表现中国画线条美的创意。
油画本属西洋艺术,中国油画家们,最需要警惕的可能 就是,随着对西方艺术研究的逐步深入,而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文化身份。或许是因为“出国太晚”,或许是因为基础的坚实,对于艺术,郑毓敏凭借真诚、执著和 自信,早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娴熟的技巧。所以,在与西方艺术进行深度交流和激烈碰撞中,他能够依然保持着民族文化的自尊。
郑老师在外写生油画照
郑老师画画总喜欢找一个自己喜欢且很安静的角落(郑老师在外写生油画照)
走出去、多写生才能画出自己的东西
为什么写生?郑老师很看中写生,认为他是写生是写实主义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去创作。
郑毓敏曾感言说:只要一走进生活去采风,去写生,新鲜的空气便会扑面而来,新鲜的血液好像就灌注到笔端,使其欣喜,使其再生,使其受益无穷无尽。因为可以 摈弃对象的模仿或复制,用个人的意念及感受再创造自己所要表达的理念。郑老师在谈到写生讲到2个方面,一是老师、二是学生为主体的创作群体。对于学生来 讲:技法、理论都是在写生当中运用到的,要准、像,对于学习很有帮助,而对于老师来讲:教学需要,是教学体验的展现,也是把教学当中产生的新创新运用到创 作上面。
郑老师虽然现在没有带学生,但他对现在学习油画的学生还是很关注的,他说:学生时代就应该要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实实在在的去画油画。要把最初的最原本的学习和欣赏的动力拿出来,多写生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水平,多画可以寻找手感、找到自己在画画当中存在的不足。
郑老师讲油画写实就是要走出去多写多画,俗话讲“熟能生巧吧”就应该是这个道理。
我喜欢印象派 喜欢莫奈
在访谈中郑老师反复提到:莫奈,可见郑老师是多么喜欢和崇拜这位艺术大师,而在他的作品中也时常可以看到印象画派的创作手法,很完美的体现出来。
在众多的画派当中我是喜欢印象派的,喜欢莫奈,在我看来印象画派是油画艺术的结晶,虽然印象画派在后期有着现代画派元素的融入进去。
在郑老师看来,画画对于他来讲就是去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尽自己掌握的所有能力去画,而艺术的繁荣就是所有的画家都能按自身的意愿去绘画。画有社会意 识的东西,反映自己的意念,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这样熟能生巧、多画的创作理念才能更好的画出好东西,才能画出自己喜欢、他人喜欢的东西。
追求色彩波澜的人生,画画我也是追求画面效果,颜色可以大胆的去用,以达到“画面的丰富多彩性”,就是这样一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画的画匠,他画出来的东西让我们看了就喜欢。
在郑先生的艺术人生中,不倦的追求,不断的变革,也正是他一直所追求的。一位真正有成就的画家是不会浪费一点一滴创作时间,他探求的是漫长而有趣味的。
相关知识
“印象派”追求者:专访一代艺术大师——郑毓敏
聚信美·家居世纪城:国际家居艺术大师
工艺美术大师季伟南入选 2013感动中国艺术人物
青瓷艺术大师江世平:龙泉青瓷收藏正当时
浙江台《骄傲的中国红木艺术大师》:卓木王杜承三
热情•艺术“派”出未来 生活家艺术大师新品上市
“岭南鲁班”伍炳亮荣获“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称号
陈设中国年度设计人物暨中国陈设艺术大师邀请展入围名单
卓木王董事长杜承三: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的信仰和执着
专访Fissler菲仕乐:我们贩卖艺术和永不枯竭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