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别策划:挑战家具选购过程中的"潜规则"
一年一度的“315”又将来临,今年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消费与民生”,民生问题又一次被提上议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庭装修逐渐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们花费在装修上的费用也与日俱增,动辄数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然而,由于家庭装修涉及水、电、汽、木和油漆等诸多方面,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如果不够规范,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引起纠纷。
毋庸置疑家装是一件大事,在关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外,还应当注意装修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您装修时是否遭遇过隐蔽工程、水电、门窗等项目的质量问题?是否经历过装修时的合同、设计陷阱?您又是否运用过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揭露您遭遇过的装修潜规则呢?让我们利用网络的力量来揭发那些无良商人吧!
人造板鱼目混珠充实木
去年12月,市民吴小姐和男友在一家居卖场花9000多元买了一套卧室家具。吴小姐说:“当时商家推荐说是实木家具,符合环保要求,我们才决定购买。”近日,新房装修完成,他们向房间搬家具时,不小心砸了衣柜内的抽屉,被砸的板材裂开后,发现抽屉外壳是贴面的。经仔细查验,发现整个衣柜其实都是实木和人造板混合制作,即俗称的“实木贴皮”家具。
吴小姐找到商家要求退货,但因商家销售时只是口头承诺,而送货单上吴小姐已签收“查验无误”,商家以“产品确实使用实木为原料,而且销售时并没有指出是100%实木材质”为由,拒绝退货,只同意打九折。
吴小姐的遭遇不是个例。据市消委会反映,有关木家具投诉中,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有贴皮家具冒充实木家具,框架实木冒充全实木家具,低档实木冒充名贵木材家具等。
部分商家乱用“实木”名
临近春节,家具市场迎来销售旺季。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纯实木、实木、实木复合、实木强化……家具材料的品种实在太多,名称更是千变万化,让人摸不清底细。在福民路一大型家具城,记者咨询一套实木衣橱,促销人员热情介绍说,售卖的家具都是全实木。记者查看衣橱发现,衣橱背面板及抽屉板外侧比较薄,提出质疑,推销人员才说衣橱框架是实木材料,其他部分是用密度板制造。
记者注意到,目前家居市场标称为实木的家具很多,但实际整体都是实木制成的却只有少部分,而且其中大多是红木家具。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说:“你就是花上几万元购买的家具,也不一定全是实木的。”“都称自己是纯实木,自己也不懂,只好稀里糊涂买了”,一位正在逛家具的赵先生无奈地说。
为何商家要在“实木”一词上做文章。记者在一家居卖场看到,一张由紫榆(红木的一种)制成的书桌标价9.5万元,而一套实木框架、其他部位为密度板制造的书桌只需7000多元即可买到,两者在价格上相差10倍多。这就不难明白,为何许多不法商家硬是将非实木家具冒充实木家具销售,目的就是混淆概念赚取利润。
“市面最普通的实木家具也比板式家具贵3成左右,特别是以名贵木材为贴面的家具,如果按实木家具卖,价格不是贵一二倍了”,业内人士称。而在家具行业,向来就有“主要部件是实木即可称作实木家具”的“潜规则”。
据介绍,全实木家具,是所有木质零部件均以实木锯材(板材)制作,这种家具价格最高;实木家具是指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板材)制作,表面没经覆面处理,这种家具看上去跟全实木家具没两样,价格也比较高;更多的是实木贴面家具,也就是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板材)制作,并在表面贴实木单板的家具,普通人很难鉴别究竟有多少实木成分。
呼吁强制加贴实木家具标志
去年5月1日,国家质监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已正式施行,该标准对各类木质家具都规定了具体的名称和标准。
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指出,消费者对所购商品的情况有知情权,若商家明明清楚所卖并非纯实木家具,却仍按纯实木宣传,这种误导属于一种变相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有消费者则反映,新国标出台是好事,但消费者不可能随时人手一本比对,如果质检总局能够做一些通俗易懂的标志,以强制性方式为实木家具贴上专用标签,那么消费者只需要认标签就能买到合适的实木产品,也就一目了然和省事方便了。
市消委会也提醒消费者,购买木家具,特别是实木家具时,最好在合同上对该家具类型进行明确标注。
相关知识
3·15特别策划:挑战家具选购过程中的"潜规则"
3·15特别策划 挑战家具选购潜规则
3.15特别策划:你家的空气污染源都来自于哪?
德美瓷砖3.15特别策划全面启动
一条微博带来家具订单 引发家居行业潜规则
3·15特别策划:安全选购家纺产品 创造健康生活
3.15日益临近 深度揭秘家装“调包”潜规则
搜狐家居3•15特别策划:整体衣柜普及日
3·15特别策划:保卫室内空气 环保地板名词大解析
3.15特别策划:一网打尽瓷砖选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