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楼市震控之下 看地板店面应对之策

楼市震控之下 看地板店面应对之策

https://www.biud.com.cn 2011年07月11日14:32 家居装修知识网  

  自2010年9月开始,笔者就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生产企业和部分家居卖场进行了解,并结合亚太传媒全国367个地级以上城市一线工作人员的抽样调查发现:国内家居业的大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约30%的厂商如履薄冰,生存堪忧。

  ★去年,湖北一家地板企业销售额近亿元,但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大幅增加,两相计算,“2010年企业平均利润不是上升而是下降”;

  ★长沙某卖场原本有20多家门店,截至1个月前,10多家已经“人去店空”,其中不乏全国知名大品牌,如今部分门店仍在煎熬。经销商称,2010年的销售额与上年同期相比,足足下降50%;

  ★大武汉建材市场的一位大经销商,决定砍掉一家店,经营面积“缩小一半”,直言不敢再轻易“扩店”……

  楼市成交量缩小,装修刚需受压制

  近年来中国房价上升较快,随着房地产调控力度逐步增强,国内住房刚性需求逐步扩大,住房在百姓的家庭财富中的比率逐步上升,房价波动明显加剧,未来调控的难度将会更大。

  金融危机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起伏不定,时而量价齐升,时而量跌价平,时而量价齐跌,但一线城市房价稳中有升。

  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国家统计局披露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价格持续上涨;另一方面,来自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及二、三城市的楼市信息表明,大多数市民持观望态度,多数消费者不敢出手或不急于出手,因此房屋成交量下滑或徘徊不前,这种“有价无市”的楼市怪象让下游家居行业厂商倍感忧虑。

  购房者的观望与投资客的“漠然”,对地板行业来说是可怕的“杀手锏”,一方面市场形成了成交量假象;另一方面,“囤房”而没有装修需求,地板经销商的日子显然不好过。

  开店速度慢,单店销量低

  现在部分做高端品牌的地板厂,面临两个头痛的问题:一是开店速度慢,1年下来仅开10多家店;二是专卖店开业后产品难以大量销售,资金周转紧张。

  当前,部分企业开始努力调整现有渠道:大企业在已有产品线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生产线,扩大产能;小企业增加新项目,试水转产、跨行营销;另有企业联姻房地产开发商,直接为工程项目做配套服务。

  在全国发展代理商或专卖店的企业,在主要市场以外的区域经营状况不理想,属于“外地品牌”,自然受到本地工厂、夫妻店、建材一条街的排斥,当地品牌具有供货时间短、价格便宜、人脉关系广等相对优势,如果在市场竞争中想与他们分一杯羹,外地品牌则要具备更优的“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但多数经销商在这几方面做得不到位,估计3成左右经销商处于被淘汰的边缘。

  通胀加大,成本飞涨

  物价上涨、通胀加大,原辅材料成本上涨,成为家居建材业面临的困境,众多行业的企业都深感压力沉重。

  一位老板透露,2010年的销售量增加了20%,利润却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30%。这种“倒挂”现象让从业者很头痛。另一位老板说,他的厂房年租金70万元,租了5年共需350万元,如此昂贵的租金,如果销量连续3个月没有大幅上涨,企业就有生存压力了,加上工商、税收、消防等开销,生产成本只增不减,苦心经营却赚不到钱。

  产能剧增,终端拥挤

  厂家、经销商、卖场等几大要素,构成了家居建材行业的市场格局。为了消化产能,很多企业不断发展经销商、代理商,导致家居建材卖场数量也在增加。从“存量”与“增量”的两个要素来看,虽然每月全国多数区域的卖场、独立门店、建材一条街,都有经销商撤场、改行,但新增量仍然大于“退出量”。

  很多企业建了新厂、扩建了旧厂房,由于目标大、投入集中、招商政策灵活,地板行业涌现出1年发展200家经销商的企业。如不久前笔者考察的一家工厂,由其他行业转型过来,仅1年多时间,发展速度很快,触角伸向全国,但实际销售量却没有提高。

  国家加大对楼市的调控力度,使市场观望气氛浓;而且生产成本上涨,很多企业发展受阻,希望扩大产能,以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结果导致产销严重失衡,终端市场拥挤不堪。

  销售模式因市而异、因厂而定

  目前,在市场需求跟不上产能增长的状况下,不少企业在探讨新兴的销售渠道,有的增设了电子商务做国内外网销,有的寻求与装修公司等第三方合作,有的在家居卖场以传统方式“网罗”经销商、代理商,有的增加直营店……哪种方式有效?哪种渠道销售模式更适合企业的发展?没有定论。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而定。

  有一家以前专做工程项目的地板厂,现在要开拓全国零售渠道,采用哪种模式操作更有效?传统的“招商加盟”模式全部依赖经销商销售产品,虽不能彻底推翻,但需要不断地优化组合,当市场已是“红海”时,就不应该硬挤上去排队——招商加盟。

  比如可考虑“品牌综合运营商”的模式来运作。倘若一家企业在工程方面做得不错,有工艺、质量、流程控制等优势,并在工程行业占据了不少份额,则可以用这个品牌来主导市场,再与全国大型经销商合作建店,以联销的形式建立合作机制,丰富和延伸产品线,产品由OEM厂家提供,从而有效整合资源进行全国销售网点布局,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外销转内销,“扎堆”国内

  对于“外销转内销”的企业,“革新”销售渠道是厂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但转型中存在三个矛盾:

  一是由于国内零售市场的特殊性,企业短时间内难以在研发上投入太多,很多企业信奉“拿来主义”,造成产品设计抄袭模仿的现象严重;

  二是在生产管理上、产品线衔接上容易出现问题,很多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的特殊性、零售市场的“个性化”与“繁杂性”,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供货期拖延,招商政策不完善、经销商投诉等问题;

  三是一味地去“抢经销商”,认为“抢到就会赚到”,部分企业不断扩充加盟代理店的数量,承诺的服务却没法做到,如此,经销商迟早会离开。

  上述探讨的模式,恰好避免了家居卖场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这种模式是否能在几大制约因素影响下成功运作,是否能够“独树一帜”,更有利于销售,我们将拭目以待。

  新店可选择在某知名外来家居卖场品牌旁边。当然,就目前而言,大型家居卖场也存在不少霸王条款、保证金等硬性规定,某企业老板对此直言不讳:“如果某个城市的市场已经饱和,我只需要在这个地方开2家店就足够,而卖场非要开6家,厂家必须跟着卖场走,这是不合理的。”有相关人士更是提到,“更可怕的是没有让入驻的商户赚到钱,卖场出现大规模的撤场,这才是致命的。”

加入搜狐微博, 与业内精英分享行业观点。

相关知识

楼市震控之下 看地板店面应对之策
陈开朝谈楼市应对之策:短期靠降价 长期靠城镇化
楼市应对之策:短期靠降价 长期靠城镇化
家居卖场遇考验 应对之策需抓定位走特色之路
群雄逐鹿:品牌理念是橱柜企业的应对之策
木门行业设计人才缺乏 须采取应对之策
木门行业环保革命来袭 企业应尽早做好应对之策
产品创新成地板企业“翻身”之道
经营成本水涨船高 地板企业细分市场成应对之策
刘晓光:绿城退出是个案 房价信号被政策扭曲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楼市震控之下 看地板店面应对之策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