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张涵谈饮酒与健康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据考证,酒大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是酒的故乡之一,在商朝(公元前1600---1100年)便开始制酒了。饮酒,一直是许多国家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是精神的,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中国的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是酒文化的极盛地,又是酒人的乐土。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在节假日、喜庆和交际的场合,人们饮酒是一种习俗。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一种文化的消费,用来表示一种仪礼,烘托出一种气氛,一种情趣,让人抵达某种心境。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酒性温,味甘苦辛,归心经、肝经、肺经、胃经功能散寒气,通血脉。
历史上对酒与酒文化的见解和观点数不胜数。然而,自古以来就有关于酒之“益”与“害”的争论,至今还未平息。今日我们得以采访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张老师,请他带我们从营养学角度来分析酒之利弊,酒该怎么喝,对人体伤害才最小。
“适量”,究竟是多少?
“适量饮酒”是指对人有益无害或少害的饮酒量。人们对何为“适量饮酒”尚缺乏统一的认识。根据美国膳食指南(2002)版,所谓“适量饮酒”是指,对于健康男性来说,38度的酒一天最多喝75g,换算成啤酒就不能超过 750ml,葡萄酒不超过250ml;而对于健康女性来说,啤酒不超过450ml,葡萄酒不超过150ml。白酒是蒸馏酒,其中成分只有酒精和水,酒精进入体内不仅会刺激神经,最终通过肝脏还会转化为脂肪,容易形成脂肪肝。同样的量,度数越高,就意味着酒精浓度越高,对人体的伤害也就越大。所以建议爱喝高度酒的人,尽可能饮用低度酒;爱喝低度白酒的人,尽可能饮用葡萄酒或啤酒。然而所谓的适量饮酒并不是针对所有人,有些人就应该绝对禁止饮酒,比如心脏病患者,胰腺炎、肝病、胃病等患者,应该做到“滴酒不沾”。
酒中的营养成分
酒是否具有人们常说的那些功效?还得看它里面含有什么成分。从营养学上看,它含有什么样的成分,才有可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以葡萄酒为例,由于红葡萄酒是发酵酒,里面含有花青素、多酚类、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等,相较白酒来说,葡萄酒中的营养成分就多了许多。葡萄酒的功效有很多,但是吃葡萄却达不到喝葡萄酒的保健效果,这是因为红葡萄里抗衰老的自由基主要存在于葡萄皮里,而防治心血管病有效的丹宁酸,主要在葡萄籽中。所以长期适量的正确饮用红葡萄酒,或许可以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中国自古有泡“药酒”的传统,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中医理论认为患病日久必将导致正气亏虚、脉络瘀阻。因此各种慢性虚损疾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血不畅、经脉滞涩的问题。药酒中主要具有补血益气、滋阴温阳的滋补强身之品,同时酒本身又有辛散温通的功效。从西方医学角度来看,酒精的渗透性非常好,是一种有机溶剂,渗透进物种和植物的组织里面去,把好的有机部分溶出来,中药中的各种有机酸、多酚类等等都被溶出来。其实就相当于在酒精中添加了有机物,长期少量饮用,便可能见疗效。
末了,张老师补充说道,空腹饮酒,对胃黏膜的伤害非常大,对酒精的吸收也非常快,所以在饮酒前需要先吃些食物。酒后应多喝水,水可以稀释酒精,而咖啡和茶是不能起到解酒作用的——咖啡、茶和酒精三者都是脱水的,酒后如果喝茶和咖啡,反而会加重脱水,血液里的酒精浓度更高。另外,借酒消愁,或许也会伤身——忧愁的人可能对饮酒量的把握不如清醒时清晰,不小心就喝过了量——当然伤害就越大了。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相关知识
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张涵谈饮酒与健康
朗联设计秦岳明先生被聘为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
直播:2013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暨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
筚路蓝缕甲子华诞—纪念中国建筑学会60周年
蒸的吃更营养,万家乐带你体验健康烹饪
中国速热专家沐捷携手五大卫视,共同稳固第一品牌地位
中国速热专家沐捷携手五大卫视,共同稳固第一品牌地位!
"中澳加"三国睡眠专家聚首墨尔本 畅谈睡眠与健康
专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赵虎
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