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或以现金+股权方式收购吉盛伟邦
“红星美凯龙销售额增长了50%以上,2009年我们开了20个商场。”2009年12月20日在东莞厚街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家具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红星美凯龙副总裁车建芳介绍公司的扩张情况时,没有被任何人打断。
而在台下,一则“重磅消息”已在家居业内炸开“行业老大红星美凯龙或以‘现金+股权’的方式收购吉盛伟邦”。
记者昨日致电双方求证时,其均不置可否。
家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红星美凯龙欲收购吉盛伟邦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或为红星计划于2010年底在A股上市铺路。
数月前,红星美凯龙以一场招商研讨会的形式,低调委婉地向外界传送“其终于杀进广州”,店址选在与广州吉盛伟邦·国际家居采购中心相隔不过200米的琶洲“国采”时,业界窃以为,红星美凯龙和吉盛伟邦在广州拉开过招架势。未曾想,红星琶洲店至今还没开业,并购的消息就已四起。
“现金+股权”买卖?
“红星美凯龙或将收购吉盛伟邦”的消息最早来源,是两大卖场租户收到的“风声”。某家居品牌商负责人透露,“据说以‘现金+股权’的方式达成交易,红星或给吉盛伟邦支付8亿现金,另加8%的股权。收购完成后,红星美凯龙的车建新将出任董事长,而吉盛伟邦的董事长邹文龙则会是总裁。”
另有消息称,该协议已在12月中旬签订,但并购成功的前提是“红星美凯龙能够成功上市,如果不能上市,则双方仍旧拆分,保持独立运作。”
非并购的合作?
并购捆绑上市的传言的确令人震动,不过也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A E C世贸建材广场总经理肖俊敏认为,红星现在门店有60家,而吉盛伟邦门店仅有6家左右,实力差距已经颇为明显,如果是并购,红星不大可能答应让邹文龙当总裁,而且,对于要上市企业来说,保证手头的现金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或许,两家公司采取多种形式的‘非并购合作’更有可能,毕竟,红星的真正企图或在于深化与品牌商、经销商的合作关系,方便其开店招商。”
支持“非并购合作”推断的另一个佐证是,吉盛伟邦董事长邹文龙曾在多个场合明确表态不跳资本市场的“华尔兹”:“不少投资银行和基金主动和我接触,谈今后如何包装上市,这些被我谢绝了。吉盛伟邦并不打算走上市道路。一方面是我不太懂得资本市场,另一方面,我觉得投资银行与基金的本质是追逐利益的,以资本为导向,而不是以产业为导向。它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如何短期提振业绩,美化报表,实现上市后,往往迅速套现离场,最终留下一副并不轻松的担子。公司的很多能力都将被透支。”
而2008年,红星美凯龙就引入美国华平基金,走上了证券化的征程,并计划2010年底在A股上市。
记者昨日就此传闻致电吉盛伟邦求证时,其广州店营销策划总监许小姐声称对并购一事“略有耳闻,但还没有确切谈定,现在市场上众说纷纭,不清楚具体情况”。而红星美凯龙品牌管理部总经理詹慧川则向记者表示,真有签约并购,“我们肯定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布。”
或为上市铺路?
不管怎么说,这则并购重磅消息已在家居业界炸开,“眼下家居行业已经到了洗牌期,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美居中心总经理李志宽的看法颇具代表性。
而且,并购是有目的的。
“尽管红星美凯龙战线已经遍布全国38个城市,但恰恰是位居战略布局最高地的广州还是一片空白,而上海市场也不及吉盛伟邦强势。反观吉盛伟邦,这几年陆续在关店,剩下的网点也就是广州、上海和长春,棋局正好与红星构成互补。如若并购达成,全国布局完善,品牌资源重新整合,红星就能给资本市场的投资商足够信心,抬高上市股价。”美克美家广州店店长詹德威说,团队也是投资者考察的重中之重,车建新与邹文龙都是家居业大腕,两人行事风格一张一弛,强强联手的声音会更大。
还有一点很重要,“即便吉盛伟邦把门店卖出去,品牌应该还是会保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认为,并购重组说明整个行业在进步,中国家居渠道的未来发展肯定是会出现“国美”、“苏宁”这样的巨头。
会否形成垄断?
眼下业界更为关注的是,红星联姻吉盛伟邦形成行业巨无霸后,会否挤压到其他家居建材渠道商的生存空间。
“理论上,两巨头合为一体会大大增强与经销商谈判的话语权,倒逼区域性家居建材卖场退让,但实际上,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光是珠三角就有上万个家居建材品牌,一家吞不完。即便是现在的国美苏宁,两巨头占到家电业的市场份额也不到30%,大家各有各的做法,美居中心专注的是做以家居主题的购物中心,与纯粹的家居建材卖场还不大一样。”美居中心总经理李志宽说。
《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演讲》也乐观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该报告发布时的37%,升至本世纪中叶的75%,这就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人口进入城市,与之相伴随的是,城市居民的消费将进一步推动发展和享受性消费的增长,以家居产品平均八年就要更换一次来计算,业内人士估计,中国家居行业未来十年将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速度,前景广阔。
但A EC世贸建材广场总经理肖俊敏则持相反观点:广州这两年呼啦啦开了很多店,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谁都说不清楚。竞争肯定是日趋激烈的。但是“如若并购则意味着图谋在于融资,他们未来的发展不局限于家居业,扩充到房地产等其他行业也不一定,毕竟,家居建材业利润趋薄是个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红星美凯龙正是中国最早的处置商业房产、开发自有物业的专业公司之一,其扩张模式以综合地产为轴,不断辐射更多资本,实现资本与规模的循环发展。目前,红星美凯龙在全国38个城市开办了60家商场,市场总规模达580万平方米,处于行业第一。
而红星美凯龙能否真的能通过并购、上市等资产运作之路而“龙行天下”,仍将拭目以待。
背景分析
后诸侯割据时代,洗牌在即
家居建材卖场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这几年,外资背景的百安居、百联,国企背景的好美家等建材卖场快速扩张,名声大噪之后,一些多元资本也试图进入,比如广州的维家思、美林等等,其母公司都是房地产公司。
而广州南岸路、安华等传统卖场更是鱼龙混杂,此外,零供博弈也倒逼品牌商自建渠道,以至发展成小型精品市场,比如美克美家就扬言不踏进大卖场,而联邦家具则转型为“联邦家居”,自开门店。以广州市场为例,诸侯割据的局面已经逐渐转变为红星美凯龙、吉盛伟邦、美居中心、金海马、维家思五国争霸,洗牌之后的结果肯定是市场趋向集中,寡头隐现。
旁边报道
百安居“断臂自救”
颇能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与红星美凯龙的攻城略地,积极扩张不同,世界500强企业百安居却在中国采取扩张战略急刹车,“断臂自救”———按照百安居的母公司英国翠丰集团的最新决策,在中国原有的63家门店将关闭22家,绝大部分为亏损门店,剩下的41家店也会有17家缩减面积。
继百安居在南京、上海、合肥、成都等地掀起了“关门”风暴之后,市场盛传,百安居的广州黄埔大道店也撑不下去了,已经放风将黄埔店的一半营业面积转租出去。而百安居华南区市场总监李谦给记者的回应是,“不是‘瘦身’,而是白安居根据市场变局,主动推出‘T计划’,计划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对41家门店的全部升级改造。”
数字
《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该报告发布时的37%,升至本世纪中叶的75%,这就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人口进入城市。以家居产品平均八年就要更换一次来计算,业内人士估计,中国家居行业未来十年将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速度,前景广阔。
相关知识
红星美凯龙或以现金+股权方式收购吉盛伟邦
红星美凯龙新年有了大动向 收购吉盛伟邦
红星美凯龙收购吉盛伟邦 吃得下消化得了吗
红星美凯龙逾20亿元收购吉盛伟邦
红星美凯龙收购案终结卖场“小时代”
家居业大整合 红星美凯龙“吞”吉盛伟邦
家居行业大整合 红星美凯龙全购吉盛伟邦
家居并购战 红星美凯龙或意在提升商业地产价值
红星美凯龙收购吉盛伟邦失败引发三大猜想
传红星美凯龙收购吉盛伟邦失败 疑为资金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