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30万京漂族的天天“春运”路
不起房的京漂族,为了家的梦想,在距离北京东三环35公里的燕郊安家。有数据显示,每天一早有30万燕郊居民到北京上班,晚上回到燕郊睡觉。沉闷的车厢里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和坚守。而未来,随着北京产业的进一步外溢,燕郊也将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燕郊不只可以睡觉,也可以生活。
倒逼公共服务“破壁”
跨省上班之难,表面上看源于流动人口过快增长,与交通资源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实则暴露出公共服务的“壁垒化”。随着跨省上班成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趋势和潮流,这已经不仅仅是少数个体的自发行为,而是成为一种值得关注和反思的社会问题。对于政府来说,不能抱着旁观者的心态,把跨省上班单纯地交由市场去调节,而应在充分进行调查,倾听公众诉求的基础上,加强地方之间的沟通协调,消除公共服务的壁垒,实现无缝对接。在这方面,上海走在了前列。去年10月16日,国内首条跨省市地铁——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延伸工程花桥段开通试运营。从江苏昆山境内的花桥站出发,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进入上海市中心,让“家在江苏、上海工作”成为无限可能。
一条浅浅的潮白河,不该成为跨省上班族的乡愁,“我在这头,地铁在那头”。公共服务的“破壁”,能够降低社会成本,提供公共效率,更能分担中心城市压力,缓解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现象。
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纽约、日本东京等一大批国际性大城市,在其漫长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中,卫星城的规划和建设始终伴随着中心城市的扩张进程,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这些城市由城市病带来的城市衰落的可能性,而且围绕着中心城市呈现出城市集群式的“大都市圈”,实现了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性增强。对于北京来说,望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4年,记者笔下的望京还是“一个可容30万人口的睡城”,10年后的今天,望京早已甩掉了“睡城”的帽子,取而代之的是“北京第二CBD”。
就此而言,公共服务“破壁”又多了一层涵义。除了建设配套设施、丰富居住功能,提供生活服务外,相关地方有必要对附属城、卫星城进行科学定位,实施联合开发,完善产业功能,提供就业服务。如果从“住在燕郊”逐步过渡到“上班在燕郊”,不仅能够让上班族少却跨省之苦,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圈建设更是大有裨益。
张枫逸
析因
皆因北京是“春天”
尽管苦不堪言,但似乎大家都乐此不疲,谁都不愿急流勇“退”打退堂鼓,因为北京有他们的梦想,是他们心中的“春天”。
首都北京作为政治、文化的中心,其区位优势及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在其“荫蔽”下都可获得好的效益与发展,这是其它地方所不能企及的,也正是其吸引人之处。但一座城市的荷载都非无穷大,而是有极限的,北京的种种迹象已暴露其严重超负荷。如何突破是北京今后必须努力的方向,即充分发挥北京的中心辐射作用,将相关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有序转移,从而为北京的人口及交通等减负。党中央及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了京津冀共同发展的规划,描绘了“大北京”的蓝图,其实这就是对北京重压下“身体不适”开出的“处方”,采取积极而主动地突围。不仅如此,这还拉动促进津冀两地快步发展,可谓一石三鸟。很值得期待。
燕郊“睡城”仅是广大北漂族的一个缩影,如何唤醒“睡城”使其成为温馨家园,就必须打破这跨省上班的格局,也就是要在“睡城”笑迎北京产业来此落户。津冀两地要张开双臂做好对接工作,用优惠的政策让产业获得比在北京有更好的发展,前程似锦。有了好的就业机会与丰厚收入,以及灿烂的明天,那原本的“睡城”就会成为人们向往的“春城”,一片生机盎然。
崔恒清
批判
生活不便是半截子现代化
这是一场技术的比拼,要有挤车、拼车之类的技巧;也是一场体能的大消耗,每天起早贪黑,还不能保障不迟到早退。这是一条艰难的人生之路,充满无奈、伤感;也是一条幸福之路,在居不大易的都市追求工作的乐趣,在茫茫人生路上寻找家的感觉。
城市化大潮的裹挟,才出现了人才在更大范围的流动,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更大规模的扩张。而大起来的城市仍然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容器,一旦高速运转起来就出现了分离效应,挤在城市边缘的边缘化人物,又难免被抛却到了的容器之外。从城市化转型的意义上讲,北漂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群体,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归宿与漂泊的矛盾。
燕郊、北京真的很远吗?其实许多北漂的生活半径也不过就是三四十公里,别说是“双城生活”,其实就是同城,这也不算是最远的距离。在城市化发展较为领先的发达国家,“双城生活”是常见现象,而数倍于这个距离的也不鲜见。但是上下班路上花费5小时,更多的是靠人比拼体力和耐受能力却是十分罕见的。可见,即便是较为先进的大都市北京,仍然存在着现代化不足、城市化水平不高、发展不够尤其是对人的关照不力等短板。
有专家指出,针对北漂跨省上下班,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区域合作,突破城际或者跨省高速公共交通的瓶颈问题。此事一时间很难被相关城市纳入议事日程,恐怕又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了城市化发展的线性化和单一向度之弊。城市化远不是一个城市自身生长的问题,更是多个城市融合发展的问题,城建不是城市化的单一目标,城市与人的协调发展,才是城市现代化的真正目的。如果城市越来越华美、硬件越来越现代化,甚至于城市之间在摊大饼之际越挨越近,但城市人群出行、生活却越来越不方便,甚至于越来越望城兴叹,那顶多只能叫半截子的现代化。
严辉文
延伸
城市规划应提前考量
类似这样的“跨省上班族”现象,其实并非燕郊所独有。相比燕郊人的跨省上班,在上海工作,却家住江苏的苏州甚至南京,其实早就不算稀奇。而即便是同城上班,却宛若跨省的,也并不在少数,例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一座省会城市,城市扩张早已将长江变为城市内河,由于江北房价相比江南城区更具竞争力,吸引了大量城市新人居住,而工作机会却更多位于江南主城甚至南部新城。于是,每日往返于大江南北,上下班往返耗时3个小时以上的,更是成了家常便饭。尽管并未“跨省上班”,但迁徙的里程与耗时,其实一点也不亚于“跨省上班族”,至于生活质量与痛苦指数,也基本相当。
可见,放在城市不断扩张,居住与工作的地理跨度不断放大,要说在所难免,一不小心跨越了行政意义上的地理边界,催生“跨省上班族”,的确也没必要太过大惊小怪。“跨省上班”尽管不免路程上的艰辛与泪水,但却未尝不是城市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免的现象。
“跨省上班族”与其说是城市扩张下的必然结果,毋宁说是城市规划的不恰当与不科学的后果。当城市的居住与产业缺乏前瞻性的规划,而仅仅是满足眼下之需,甚至完全被房地产开发的诉求牵着鼻子走,新城与新建住宅拔地而起了,相关公共配套与产业却远远跟不上,新城成“睡城”,新城居民不得不每日“春运”般的长途迁徙于上下班路上,又何尝不是暴露出城市规划的“短视”与“短腿”呢?
尽管随着北京产业的进一步外溢,燕郊也将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燕郊不只可以睡觉,也可以生活,“跨省上班族”或许有望成为过去时。但“跨省上班族”现象及其所带来的城市与市民之痛,恐怕还不能被动的等待产业溢出来消解,而更应在城市扩张与规划过程中便有充分考量。
一言以蔽之,“跨省上班族”的迁徙奔波,究竟是哪条腿跑慢了,或许更亟待反思。
相关知识
评论:30万京漂族的天天“春运”路
冷柜外观成留言板记录“京漂族”的新鲜生活
燕郊:30万人撑起离京最近的“睡城”
京投银泰万科西华府:30万置业西四环,错过再无
南漂族的安定家 十万打造的民族风
酒鬼终极住所:5万只啤酒瓶打造的啤酒住宅
专访乔宁科技黄文宣:丫丫护眼台灯的设计之路
燕郊楼市陷尴尬滞销状态 成北漂不折不扣的睡城
京投银泰万科西华府:30万享四环尊贵生活
睡城燕郊尴尬十年:30万“潮汐族”跨省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