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网易家居独家策划:家居产业与设计如何共同进步

网易家居独家策划:家居产业与设计如何共同进步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03月21日12:32 家居装修知识网  

网易家居讯 由网易家居主办,中装协设计委联合承办的主题为“家居产业与设计如何共同进步”的设计师沙龙专场于3月18日下午在网易直播间正式举行。

几十年时光如梭,中国家具产业在成长、中国设计在发展,但家具产业和中国设计在对接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最大共赢?中装协设计委携手网易家居组织国内知名设计师侃大牌,逛3.18广东家具展,对话品牌负责人,共同探讨家居产业与设计如何实现共同进步。

沙龙时间:3月18日16:00——18:00

沙龙地点:广州网易大厦直播间

沙龙主持:网易家居设计频道编辑郝影

嘉宾: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 孙晓勇

北京逸道空间设计装饰公司创办人兼首席设计师 车延冲

北京根尚国际空间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 王小根

尚诺柏纳空间策划集团(SNP)设计总监 王赟

媛创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付佳佳

以下是沙龙内容实录:

网易家居:网易家居的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本期的名师设计汇,今天是3月18号,广州的家具展,此次网易家居也携手中国许多著名的设计师,在家具展的现场举行了设计师侃大牌的活动。接下来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他们分别是:尚诺柏纳空间策划集团设计总监王赟先生;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孙晓勇先生;北京逸道空间设计装饰公司创办人兼首席设计师车延冲先生;北京根尚国际空间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王小根先生;媛创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傅佳佳女士。

网易家居独家策划:家居产业与设计如何共同进步
网易家居独家策划:家居产业与设计如何共同进步

各位今天也是刚刚逛完了家具展的现场,相信对于今天的家具展都有很多的感受,先请大家来聊一聊今天逛展的一些想法,你们对于展会推出的一些产品觉得怎么样?有怎样的一个认识?

逛展的感受——原创设计力量在加大

车延冲:我觉得是一个常态吧,因为每年都有展,而且这个展会也持续好多年了,我们基本上每年都参加,已经成为了一个常态,你要说每年进步有多大,在每一年这个小的刻度上,我认为不是很明显。但是从这十几年来说,还是进步挺大的,这是一个大和小的问题。另外,近些年能够感觉出来,原创的设计力量在加大,这是比较突出的。另外,关于很多产品适应本土化,因为中国的家具产业是靠出口为主,拉动了这个家具产业,然后现在逐渐进入内需阶段,我看有些企业整个市场的发展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些企业准备的还不够充分,转型还没有做得特别好,但从大的角度来说大家还是能看到一定进步的。

左:王小根 右:车延冲
左:王小根 右:车延冲

整体展厅规模和家具设计在回缩

王小根:去年我看过这个展,今年我再看,我感觉整体不如去年好。

网易家居:哪方面的设计不够好?

王小根:它的展厅的设计,包括规模和整体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和中国的大的经济形势有关系,展览的展馆设计,包括家具上,不如去年那么蓬勃。我觉得今年大家都在往回收缩的感觉。但是我觉得有些原创的东西还是做得不错的,现在做的不像前几年,只是孤芳自赏的,要追求某种格调。现在是在保持这种格调的基础上,在整个氛围的营造上做了很好的尝试,我觉得那个改变是挺好的。

孙晓勇:我今年是第一次看这个展,但是之前也去国外看了一下,这次展览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原创丰富了,今年的原创产品不像之前的设计师主导的一些设计,更多的是观赏性。而是更多地体现了实用性,在人文上面,包括一些属性上面,特别是广州美院那个,我觉得很好地体现了一些属性,这点还是比较不错的。

近几年中国家具产品的发展角度摇摆不定

车延冲:但是我觉得这几年中国这个家具行业,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就进入了一个低潮期。 2008年以前,国际上在整体的风格导向上面非常清晰。2008年以后,国际上这些奢华(奢华装修效果图)的东西都消失了以后,中国在这几年,在很多产品的发展角度上,我觉得定位都在摇摆不定。不像2008年以前那么清晰,尤其是2008年出口经济受到打击以后,再加上内需拉动,一方面又没有找到很好的良药,所以王总刚才说的那个可能性,我觉得变化可能是有的。

王小根:尤其是这两年,在设计方面,客户的需求远不如前几年,现在随着国学的兴起,包括中国有钱的这些人,真正出去看了之后,自己家里装了好几套房子,全是欧式(欧式装修效果图)的,但之后自己又觉得在里面找不到自我存在感。所以现在很多人设计房子,都希望找到自己文化的根,但实际这个根现在也在做,做的无非就是明式的和清式的直接拿过来,但是这个东西并没有经过现代(现代装修效果图)设计的洗礼,没有一个重新生发的东西。我觉得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然后表达出一个现代人们认为的,东方文化应该呈现的模样,或者是我们中国文化应该呈现的模样。这实际上是在寻找与客户的心理需之间的共同点,我也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方向。当然我觉得有一部分人,现在在这方面有大量的需求,他们在做设计的时候,比如说对硬装的空间设计上,就希望是中式 (中式 装修效果图)风格的,但是配套的东西能不能跟上是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的空间做出来了,家具能不能跟它之间进行一个很好的对话和融合,这个实际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在做一些会所设计的时候,选家具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就是我选明式的一套、清式的一套,在家里放着不太能呈现出我要的感觉,但要换一个东西,又觉得放不进去,这是设计师很尴尬的一个境地,所以我觉得他们是在做一个很好的、有益的尝试。

网易家居:佳佳呢?作为一个刚毕业两年的新生代的设计师,你对今天的观展有什么感受?

左:付佳佳 右:王小根
左:付佳佳 右:王小根

傅佳佳:我很开心能看到今年有很多美院的学生,或者是其他院校的学生作品能够在这里展览,我觉得之前学生们还是处在一个概念,飘浮不定的状态。现在可以真正踏踏实实地去和社会,工厂以及商业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慢慢沉淀下来,去思考更广泛、更宽泛的一个东西。不再单单是个人的、艺术化的,或者自我的,现在能够让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大环境,而不是自我的小心思。我觉得在前几年,我们刚入校的时候,大家还是在一个很自我的状态里在做东西,现在可能会看得更远、更深一些。

 

网易家居:今天在展会现场,我觉得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车总看到一些品牌的时候就会说,他这个是在抄袭国外的哪个样式,抄袭和原创这个话题也是我们家具设计界经常在谈论的话题,包括王赟先生,虽然今天没有去到现场,但是之前也有看过很多展,我们想大家再聊一聊,一年又一年这个原创、抄袭的话题你们怎么看待?

保持70%的拿来主义不算错

王赟
王赟

王赟:其实我觉得可以开放一点,抄袭首先是件好事,至少会抄。我们以前刚大学毕业的时候,确实有些行家给我们建议说,你首先要跟对老师,要学会抄,抄着抄着你就进步了。这些年研究很多的设计流派,实际上确实互相之间都有抄袭成分,这个通俗点理解就是思想的一种交换。中国的整个室内设计,家居方面大概也就是90年代开始,房地产是最早的一波,当时王石他们开始搞房地产,大家才有了家居的概念。然后到自己家钉板凳,再到工业化生产,最早都是为国外OEM做的,这实际上是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但现在我到欧洲去,看到的就是两种思路,一种是以创新为基点的产品的新的研发和设计,但是还有一点,我特别喜欢关注历史,他们有很多大牌目前还在生产1912年的产品,这就说明有些东西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最后被人们发现可能会成为一种经典,然后人们就把它固化下来,这样东西或文化在家居史上就有了一定的地位,可能是跟当时的时代匹配的,也可能是在现在来看还是很现代(现代装修效果图)的。

目前我还是非常鼓励,不管是工厂、设计向国外抄袭也好,当然用抄袭这个词我觉得可能不太对,我觉得用学习这个字眼可能会更好一点。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在我们公司持鼓励态度的。举个例子,学生从大学里面毕业出来,包括我自己当时也是这样,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没有经历过那种文化背景,比如说在法国,那些小朋友3岁就由老师带队画卢浮宫,我们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那就很难了解家具和家具配套的生活的概念。所以中国要花几十年的时间,先把这个现代生活的理念学过来,这是挺不容易的。你至少要先学过来,然后你才能开始走自己的路。当然已经有人开始尝试做一些创新。这次美术学院的这个展览,坦白讲,当中有不少是我的同学或者是我的老师正在做的,他们已经在尝试了,所以我看到这写还是挺欣慰的,一方面是自己努力去做,另一方面,我还是希望大家多关注国际方向,以国际方向作为一个参考目标,可以保持多一点的拿来主义,至少是70%拿来主义,30%自己创作,这个可能比较合理一些。然后你才会明白什么叫生活,这是我的一些见解。

网易家居:看来王总的态度整体还是比较乐观的。

王赟:我觉得这个需要多方理解,日本也好,韩国也好,他们都经历过这个过程,因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比较晚,而且我们的家居生活也就经历了30年的改变,更严格来说也就20年的改变,时间太短了,所以我们对于现代生活方式的理解,要远比西方落后得多。我们先不说抄袭的是什么样的风格,先不谈风格问题,而单纯谈一下生活方式的问题,其实中国和外国没有绝对百分之百的分离和割裂,它就是一种对现代生活的需求方式,大家大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向国外学习首先是没有错的。另外,复制的过程肯定是快速发展的一个最高速的过程。但是这个高速在中国来说,尤其是最近这十年来看,也基本快走到瓶颈了,如果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这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会很快的走到瓶颈呢?我觉得和中国的这些企业老板的出身有关,大部分做品牌家居的老板,都是做工厂生产出身的。

从品牌发展到品质、品味,还需要一个过程

车延冲:对,所以说他们的审美意识,他们对待品牌的深层次理解,有的时候是欠缺的,所以在中国的品牌很多,但品牌和品质、品位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就是你有规模,有资金投入去做广告,可能就会有品牌,只要你的基本质量过关就可以了,但是你想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东西,这就需要从更的高层面去理解了。所以我觉得在这个结骨眼上,很多的品牌需要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个问题,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复制的成分存在,但我们不以批评的态度去谈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他在深层次探讨,中国人应该怎么生活,怎么使用家具和产品的。但是我们中国家具有时候不是这样的。我在展会上跟学生聊天的时候说过,我们小时候有一种家具叫“靠边站”,是一个小桌子,把它放下以后可以防止它发出响声,但现在你去家具城看这些家具,桌子基本上都是1米8、2米、2米4的,你想选一个漂亮的小桌子,都不太容易。因为中国目前还是以大力发展经济为主,但是我们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挖掘和了解还是很欠缺的。

原创设计多集中在造型,缺少对生活方式的深层理解

另外说到原创产品,我看了一些原创作品,从原创角度来说,这些作品的在概念想法和创意上,都和欧洲的设计有所区别,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既存在关联,整体思路又有所不同,这对中国设计来说是好事。但是我说一句可能不太合适的话,就是当我们把抽屉打开以后,里面的五金件(五金件装修效果图)、铰链各个方面还都是存在很多不足的,柜子里面全是空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很多原创设计,更多的集中在造型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缺少对生活方式和收纳功能的一些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一点就是研发的角度问题,我们谈了生产,又谈了原创,但是中间你会发现有一个环节是非常空白的,就是谁能把这些想法和创意从品质和公益的角度去进行深入探讨呢?我举个例子,三年前,德国的一家居公司和宾利汽车进行合作,设计一款橱柜的拉手。但中国没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很多工艺想要落到实际很难。很多原创的东西现在仅仅停留在作品层面,作品想变成产品,变成商品,甚至变成消费品,需要有一个很长的商业链的过程。现在从这个展会当中看,它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这个长期的链条来说,中国是远远不具备的,所以有些产品看着外形已经很接近于欧洲的水准了,但是实质是跑百米的10秒和9秒的区别,有可能一生都跑不过去,但也是有可能突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大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孙晓勇:其实我挺赞同两位的观点,大家一直在说模仿,其实更多的我觉得是学习的一个过程。我在米兰展也看到一些老外的品牌在做具有中国元素的产品,其实设计就是互相学习,只是我们把学习的过程放大了,我们称之为山寨,但也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比如说在人性的体验感上,包括人体工程学等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可以从外国学习到相关知识,就像刚才车总讲的,我打开抽屉以后,第一个抽屉是空的,第二个还是空的,其实就是设计师没有真正理解柜子的实用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下面两层抽屉需要蹲低身子才能打开,但是像一些德国的设计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可能我用脚一踢柜子就开了,或者我轻轻一碰抽屉就开了,就是因为它的各个五金件配合得特别好。所以大家在注重造型的基础上,也不要忽略它真正的功能性。

孙晓勇
孙晓勇

中国缺少把概念化设计转变为商品的商业链条

车延冲:就在这个角度来说,我比较推崇无印良品,在生活角度方面,它研究的确比较透彻。

还有关于原创的问题,就说中国设计师的才华,意大利有一个高端品牌,其中有一个系列就是香港的设计师做的,根据企业内部人员的反映,这个系列也是他们整个产品链条中销售最好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设计师在意大利做出一样产品,这个商品就是高端有品质的东西。但是他回到中国呢?其实中国不缺乏有才华的人,但是要把才华转化成我们能接受的产品,这个过程就需要有一个商业链条去运作,让一个概念化的设计变成一个商品存在,目前中国是没有这个链条的。

孙晓勇:这个平台还没有。特别是媒体这一块,无论是产品设计师还是空间设计师,有些原创的东西,需要你们无私的、公益性的去推广和宣传,因为很多设计师是一个个体,不像企业,可以在你们这里做广告。

车延冲: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我觉得首先要加强品牌公司的建设,它不仅仅是品牌公司,还要做一个有品位的公司,这是很重要的。很多企业老板说到自己的品牌都是很骄傲的。但说实话,你的品牌是很大,可以上央视,也有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有些品牌我们有所耳闻,但对它的产品却一点概念都没有,因为这些品牌没有一个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所以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这样的话,留给原创设计师生存的空间可能会更大。

 

网易家居:其实我今天也逛了展会,我觉得有一些品牌做得还挺好,比如挪亚家,它今年就有些新的产品,想要引领受众的一个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设计师把电视墙跟餐厅放在一起,他说以后大家并不一定非得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大家也可以一起在餐厅,跟小孩一起玩耍的时候看电视,或者是把在沙发区旁边做上书架,设计成会客厅的形式,就是想用家具这种产品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好的进步。你们觉得家具的生产设计跟室内的设计,包括让受众使用这方面,它的一个比较良性的互动应该是怎样的?

消费者还找不到自我需求,处于盲目阶段

王小根:就像刚刚提到的餐厅(餐厅装修效果图)放电视的例子,我觉得按照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是不合适的。吃饭的时候就要专心吃饭,吃饭是家人朋友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是放着电视、看着新闻,反而会阻碍交流,也不利食物消化。但是放背景音乐倒比较合适,就餐的时候听着舒缓柔和的音乐更好一些。当然有时我在餐厅也会看新闻或其他电视节目,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被电视完全给控制了,很多时候我会建议客户,我们的生活应该离电视远一点,离手机远一点,现在我们都被这些电子产品给“绑架”了,完全没有了自己安静思考的时间。其实中国人不是不会生活,而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是一个断层的现代(现代装修效果图)中国化。人们对我们自己以前那种精致生活的理解是没有的,但是现在已经在研究,为什么国学这么兴盛,实际就是人们找不到自我,找不到我们应该怎么去生活,实际这从文化的层面来说,你的文化到一定高度,你就不需要别人教你如何去生活了。

网易家居:消费者还是盲目的。

王小根:对,他是盲目的,我觉得对于生活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应该如何去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从文化的角度来找到自己的感觉。西方人喜欢躺在在海滩上晒太阳,觉得很舒服。但中国人就不太适合那么去晒,很多人觉得晒得特难受。如果有个阴凉的地方,可以盘腿在海边打坐,我会觉得更加舒服,我不愿意在太阳底下晒着,这确实是文化的不同,所以就代表着我们的生活一定是跟西方是不同的,我们之间的这种文化差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得了,或者说弥补得了的,这是从根本上不一样的。很多时候,我觉得不论是硬装的设计、还是软装的设计,我们都要通过空间的设计,去跟客户进行交流,我们需要提出建议。

我们要有文化的自信

北京有一个设计师设计了一个餐厅,是一个像茶室一样的地方,里面放着音乐,我觉得他们做得其实特别有意思。在家里面,我自己如果有一个特别安静的地方,或者朋友来家里喝茶,这种感觉也会很舒服,不一定非要很嘈杂的感觉,安静一点也许会更适合中国人。从设计的角度,跟客户进行建议,或者通过一个方式去体验,让客户认同这个建议,慢慢对他进行影响,这是更加直接的。这种方式调整之后,就会牵涉到整个家居配饰的东西,如何跟你的格调进行匹配的,这是一体的。如果之前定了,文化的角度高度有了,思维和想法也有了,后面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但是这种形成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中式 (中式 装修效果图)的,因为现在很多设计都是融合的,西方的很多设计也很喜欢借鉴东方的元素,尤其是法式的东西,以前法式的文物柜,16、17世纪中国的文化传过去,深受法国人的喜爱,他们在下面设计一个特细的雕花,上面直接放一个中式的柜子,那时候的法国人认为这就是一种潮流。包括香奈儿的服装,也会借鉴很多的东方元素,但是香奈儿是很国际化的融合。现代设计一定是东西方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感觉,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要有这种感觉的,要有文化的自信,这种感觉会有意思一些。

设计师应该提供客户多元化的选择

车延冲:我觉得是有很多生活方式可以供客户选择的,关于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没有一些相关的价值理念输出的话,客户的选择可能会过于单一。这方面我也有不同的观点,也许设计师认为某些东西并不是很好,但有的客户却有这方面的习惯,这时就需要我们去尝试各种融合。近些年出现了一些现象,第一,沙发(沙发装修效果图)和床变得越来越矮。我以前住的房子,放的是欧洲的高床,现在我在家里放了特别矮的床,我觉得很舒适。这种倾向最早可能是意大利向东方人学的,他把这种价值理念传播过去,认为坐得低也有好处,他们甚至把沙发进深也做得很长,呈现出一种慵懒感。10年前很流行方正感,很有型,现在你会发现很多沙发软塌塌的,比起方正感更多了一份慵懒感,我觉得这些价值理念都可以传输给客户,这样客户就有会更多的选择。所以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客户多元化的选择,这是很重要的,让他们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设计师和客户都是有选择权的,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帮客户分析,说服客户,但也要让客户有选择权,人有选择是很幸福的。

孙晓勇:其实有时候人在选择的时候也是很纠结的。

国内品牌多以自我设计为主,缺乏与用户和设计师的沟通

其实没有特定的改变,就是一种喜好。看完这次展会,我发现一个问题,咱们国内一些品牌存在的问题,就是自我设计,把产品做出来以后,跟空间设计师沟通得很少,他自己的产品设计师,无论是抄版也好,或者是模仿也好,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以后,在市场做宣传,再极力地推出去,根本没有跟室内设计师进行互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设计师自己闭门造车,而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很多时候不存在错和对,只有个人方式和整体环境的方式的区别。如果说你想用个人的方式去影响环境,我觉得这个稍微困难一点,它只能代表一少部分人的属性。

车延冲:现在一些做产品的公司,不像国外有很多的产品设计师,他本身也是做室内设计的,他很多时候甚至把自己的产品应用到室内当中去,所以他有很多有这种互动的信息,所以他产生了一种对于产品的理解,品质是在提升和转变的,一切都很清晰。中国的很多厂家,因为缺乏这个过程,只是卖这个概念,能卖出去就卖,卖不出去明年就换一批。甚至于说像矮床这个事情,这种家庭理念,现在中国特别多这种矮的床。但是你问他为什么矮,没人说得出来,厂商从没有从生活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国外现在很流行这个,就把它拿过来,其实我们需要他们消化之后再传递给我们,甚至传递给设计师。在国外是一个庞大的产品设计体系来支撑室内设计,中国正好相反,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家具设计的同质化特别强,没有你看上眼的产品,不是我们有多挑剔,而是给设计师的选择太少。而且有很多产品不实用,或者完全是工厂思维。当然这个和工厂品牌没关系,可能和销售商有关。比如一个沙发,我想配一个茶几,还要去别人家配,这样增加了很多消费难度,这就是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主要的差距。你的品牌销售导向、价值导向,是以客户的应用导向为基础,而不是以你的生产导向为基础。但是中国的品牌的导向,基本上都是以生产导向为基础,所以给消费者造成很大的难度。在产品差别已经很小的情况下,我们离理想的市场其实还很远。

 

网易家居:车总刚刚谈到的这个观点,恰好是我接下来想要跟大家探讨的问题。如果说我正好做家具设计,我也做室内设计,这样就更完美了,我做室内设计的时候,用自己设计的产品就行了。但是如果我仅仅只是一个室内设计师的话,我可能会遇到一种问题,就是我怎么到我心满意足的产品。虽然现在市面上的品牌那么多,产品各种各样都有,但是真的很难满足设计师的需求,在座的各位设计师们,你们怎么实际处理这个问题的?

希望厂家与设计师多一些对等的交流

王赟:第一,直接国外购买,第二,想办法自己改良一些款式,另外再给工厂加工。所以这里就有一个定价问题。还是刚才大家讲的那个问题的延伸,刚才车总讲的那个是对的,在意大利,现在很多好的设计是跟建筑师同步的。我们中国现在在教育上有一点点的脱节,在国外建筑设计室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习家具设计。我们现在没有多少建筑设计室是学过家具设计的,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教育上的脱节。另外,国外的这些品牌商家,特别是意大利和北欧的,他们觉得自己的东西已经是最好了,不像美国人那样批量化、快速化、消费品化,他就觉得,自己好的地方就应该坚持,很多百年品牌是这样坚持下来的,所以他们的产品就没有规模,甚至有一些很顶尖的品牌,他们的工厂非常小,但是你想不到,他这么小的工厂居然能做出一件全世界做好的设计。中国如果要把这个问题解决的话,我想可能这个层次会超出我们今天的这个话题。但是最大的问题,我觉得应该鼓励,媒体多开放一些信息平台给大家,多让一些厂家和我们做一些对等的交流,包括组织一些活动。我们把我们的诉求告诉厂家,厂家也可以跟设计师合作,为他带来更高的附加值,这样不仅仅是经济规模,经济质量会提高,厂家的利润率会更高,品牌美誉度也会更好,这是我希望能够看到的一个结果,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很好玩了,可以让这些商家把设计师的好的想法,包括东方人居的理念带入他的家具或者家具设计里面,这样就不会盲目的追求经济目标。中国刚刚到了一个不仅仅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时候,需要找一个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中国有一些很好的设计师,服装、工业方面都有一些人走上国际舞台了。

左:孙晓勇 右:王赟
左:孙晓勇 右:王赟

车延冲:我也做室内的,其实我每年也有一些做产品的任务。

网易家居:就是您自己也设计产品?

车延冲:对。我设计产品的任务,过案率特别高。这其中的原因,我不谈我设计的好坏问题,关键是我是产品的使用方,我自己有感受。这种产品从销售的角度来说,客户会怎么用,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般的甲方都觉得不错。其实到底这个产品比别的产品好多少,我们都放到第二位。第一位就是我本身就是应用方,所以我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甲方是觉得很不错的,这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中国现在急需要进行整合的,就是把原创跟厂家的资源整合。现在的问题是,谁来进行这种整合。我认为首先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市场。中国的市场随着这一两年,经济在越来越往回走,越来越趋于平稳,竞争性可能越来越大。因为中国市场审美逻辑的差别也很大,所以很多人在批量的跑规模。这几年很多商家也都走到瓶颈了,就是传统销售模式给他带来的瓶颈。这种瓶颈如果再继续持续下去,可能有些做企业的老板会转过头去思考另外一种渠道、另外一种模式,怎么把它做大。现在可能需要一个思维调整的过程,能让两方不能对等谈判的人谈到一起,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但它肯定是趋势。

现在的国际市场就在中国

孙晓勇:室内设计师,我们中装协又叫做室内建筑师,因为他懂空间,他知道消费者的习惯,如果他们动起来,从事产品设计,再满足他们室内设计的需求,其实对于部分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些品牌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因为你们具备了市场,市场就在设计师手里,你们又具备了产品的研发能力、设计能力,我觉得这是顺水行舟。另外一个,大家一直在谈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在哪儿?美国、欧洲、亚洲?我觉得现在国际市场在中国,所有的国外品牌都瞄准了中国的市场。所有的做出口的,都想做中国市场。包括国外的品牌,有可能是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没有渠道进入中国,另一方面,有大部分品牌已经在中国,特别是在一线城市能看到了,所以我觉得国际市场应该是在中国。有可能在米兰展看到更好的、更先进的设计,但是我们也在探讨,其实中国也有更好的设计,只是大家没有拿出来,或者说没有这种平台进行展示。今天我在群里面看到有设计师也在聊,他们没有平台,有多少个企业愿意为原创设计师买单,愿意给他这种机会,让他把产品设计落到实处。今天在座的几位设计师,如果说他每天有不同的案子,每天有不同的项目,自己设计也好,或者他的团队设计也好,跟这些厂商合作,我相信未来就是设计师的天下,掌握渠道就掌握一切,不是说你先把产品做出来,然后我再想怎么卖出去。小米手机刚开始也没说去铺店,也没有在群众中疯狂推销,我相信这个行业也是这样的,区域性的也好,国际性的也好,国内的品牌也好,应该冷静地想一想舞台在哪儿、市场在哪儿,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

 

网易家居:其实现在确实会有一些室内设计师跨行做家具设计,刚刚孙总也聊了一下,室内设计师转行做家具设计师的时候会存在很多的优势。但是毕竟是跨行,他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做家具的时候,会存在哪些风险?

王赟:这个我先更正一下,这不是转行,他去了解这个行业,他去做产品设计,不代表他个人做产品设计,有可能是他背后的一些团队,他会吸纳更专业的,比如说央美的学生,他们去学这些产品设计,这是可以结合的,他不可能是个人在做的,肯定是一个团队行为。因为室内这个行业,有各种不同的元素,美术、雕塑、建筑的都有,包罗万象。但是如果说室内设计师在团队整合上面具备这种能力,无疑会给他的团队里面加分。

中国的蓝领阶层缺少技术工种

车延冲:老外的跨界挺多的,可能一个飞机设计师今天上厕所坐马桶(马桶装修效果图),觉得不太适合自己,于是明年就设计一个马桶,这很正常。在中国可能就有一个问题,拿我们相关行业来说,相对来说整个体系比较健全的建筑行业。建筑行业一个建筑设计室对一座大楼有了基本创意以后,需要从结构和水电等很多方面进行配合,然后才去施工。但是在中国做产品这个行业,比如做装修,做室内,室内设计师经常会出个创意,如果你是跨行的,就有问题了,因为你出完创意以后,你不懂工艺和技术,你很难落实下去。在中国你会发现相关行业问题就产生了,比如说中国的家具行业,家具工厂的很多技术工种的研发人员,往往都是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工人提拔上来的,实质他们远不能像建筑师一样,充当结构工程师、水电工程师的角色,中国的蓝领阶层缺少技术工种这一块,就造成你想进入某个行业,比如说我想设计一个门,或者设计一个橱柜,如果你根本不懂橱柜的生产和它的工艺逻辑的话,你很难最终达到你的效果。因为它中间没有一个团队去帮你把你的想法实施出来。比如央视大楼,要是我们不理解,它是无法建成的,但是有技术团队就可以把它建成。但是中国很多行业都是这样的,它没有蓝领技术工种这个阶层,很多工厂只有老板和工人两个阶级,没有中间的环节,你的创意拿出来了,最后完成的成品和你要的东西是两回事。所以这个环节的缺失对于中国跨界做设计的人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就是说,在未来的这些厂家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应该大部分投入的研发不是设计研发,更多的是深化性的技术性的研发,设计可以做外接口,把这些提高的话,产业的中坚力量才会起来。

王赟: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补充一下刚才您说到的,关于跨界的问题,其实这个应该只是某一部分的跨界而已。比如说设计师,我想在座各位没有一个想开工厂的,你们一定不会去做家具销售,因为那个是销售行业,或者是一个制造业,不是我们去做的。这个事情我们通俗一点理解,他只是把他的一个品牌这部分嫁接在销售平台上,另外就是把他设计的点子替换掉了制造业当中原创的部分。

跨界是一个玩票的行为 只要资源整合就可以了

王小根:我觉得室内设计师很大的作用不是去做产品设计,而是要找到现有产品最优的一组,这是我们的工作,其实有很多特别棒的产品,已经很丰富了。但是我们在做一个方案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是无限量的,但是在每一个无限次的选择当中,找到一个最优的选择就是室内设计师要做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不是做家具设计,而是做一个整合的家具组合的设计。可能有些家具在整个空间里面会跟其他家具产生冲突,这时就需要设计师做小的调整。我的观点是,我不太支持跨界,我觉得跨界是一个玩票的行为。我以前是学工业设计的,作为一个产品设计,设计一把椅子(椅子装修效果图)不比设计一座楼简单,所以对这个东西我是避而言之。就像我以前设计一个名片,我觉得平面设计没什么,我也可以做。但是我的朋友用实例告诉我,跨界是不行的,一定要尊重专业,要有专业的精神,我做这个事情,我把这个搞明白就行了。如果这个我不明白,我找一个更专业的,我来给他提要求,我们可以再组合,一定不是我跨界去做这个事情,如果我去做,很有可能这个事就毁了,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我们只要整合就可以了。

车延冲:现在中国不像美国,美国要想做产品的整合,你会发现他给你的资源各个方面是非常好的,它很适合设计师的整合,因为美国的国家内需很大,它和意大利是相反的,意大利主要是出口的。所以美国很多设计师从应用的角度来讲也是需要整合的。在中国有一个问题,比如说我设计一间房子,我当时选了一个色样,但是我必须有几个色样的关系才可以。设计一个酒店(酒店装修效果图),你去定做是没问题的,但是要求他给你改成你要的色板,他是不给你弄的。品牌本身自己都没有整合关系,那么就变成你的门、橱柜、餐桌都是胡桃木的,但是颜色全都部一样。在住宅中,由于它量比较小,有时候就把自己逼到很尴尬的境地,这可能是中国市场不够成熟的原因。当然我也很赞同你说的那个,干好自己的事,这是肯定的。但是的确环境也还是有些问题。

 

网易家居:我们刚刚谈到跨界的这个问题,包括之前也说到阿玛尼等等国际一线的品牌在做家具。我很好奇,他们为什么纷纷想加入到家具设计行业中来?为什么他们不做其它的,是因为家具设计的门槛低,还是利润高,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欧洲不认可所谓阿玛尼之类的大牌 他们认可的是经典文化

王赟:利润高吧。

欧洲的大牌实际上有一个特征,在中国,大家经常说阿玛尼,但欧洲不认这个东西,欧洲那些真正上档次的,还是一些有历史沉淀,包括在他们发展的历史当中至少有些亮点的东西,他们非常认同经典文化。我们经常说到的那些国际大牌,在一部分人的眼中它不叫真正意义上的大牌。我们现在慢慢发现,这些品牌真是不得了,它发展得很慢,它没有搭上金融的快车,它是长时间里积累了很多闪光点,等到你回头看它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阿拉伯的王子第几张椅子(椅子装修效果图)用的就是这个品牌,人们就突然对它肃然起敬。去年我去意大利,他们说如果从工业化的角度来讲,那个工厂是不能看的,因为全是手工工厂的,规模很小。国外有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首先产品在制造的过程中,包含了人的思想,然后有经典设计的结晶,之后在整个发展历史里面,经历了很多次金融风暴依然屹立不倒,这才是真正的经典。我有一个朋友之前代理一个德国的品牌,他说那个工厂在2004年倒闭之前,年产值40亿元人民币,2005年的时候突然就倒闭了。但是那些只有很小的作坊的公司,却一直延续下来了,你会发现它很有含金量。当时我跟朋友刚好在一起看那个产品,我觉得那个工厂规模太小,不太可能做出很好的东西。我的朋友很明确地告诉我他们可以,首先他们很有追求,另外一个就是它的社会分工很明确。欧洲所有的产品做得好,他们所谓的跨界实际上也是资源整合,他会用一些顶尖的电器,两者进行综合的配套,从而提高整个产品的品质,它是一个综合转型,而不是一家企业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完了。所以我们觉得,对国外品牌的盲目跟随是不正确的,这些实际上是有个过程的。中国人可能需要投几百亿下去,进行一连串的奢侈品消费之后,才会开始理性,才会知道哪个东西是最好的,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室内跨界家具其实也算是工业设计范畴内的延伸

孙晓勇:其实刚才你开场讲的,别的行业的设计师为什么要设计家具,我这么理解,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会关注到,有些做汽车设计的设计师也设计了家具。但是也有不被咱们关注的,比如说做洁具的,或者其它行业,这些人也在做家居设计。它有一个专业的属性,工业设计没有硬性的界定,做汽车设计的不一定只能设计汽车,家具设计也算是他行业范畴里的,只是算作一种延伸了。

王赟:在国外的确是上下游共同研发的,可以给行业带来很大的利益,尤其像意大利这种大行业、小工厂的做法,的确带来了很大的效益。而且意大利的设计师版税制等等内部的运转体系,都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政府、协会、媒体、品牌、设计师之间,五方去运转,大品牌、小工厂做得很好,它和中国正好相反。

孙晓勇:你把资金投入到设备上进行生产,其实产能是过剩的,市场推广没有做,也没有考虑应该如何销售,不是产品生产出来就一定可以卖出去,最起码要把市场培育出来,这是第一点。第二,像意大利是把大部分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研发,投入到创新上面,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所有的产品,大资本的投入工厂,包括几万平米的厂房,几百万、几千万的设备投进去,这都是一个成本。如果说你把它分摊到每一年的新品研发上,我相信有很多的团队有能力支付这种设计。而且现在有两个词,叫做在职员工和在线员工,你不用养太多的设计师,社会上有太多的愿意为你提供设计的人,咱们叫做在线设计,这也是我前段时间去海尔的时候,他们在谈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线员工,很多人都给你提供很好、很有想法的设计,只是你把它落实就行了。

网易家居:非常感谢在座各位,首先非常感谢这四位今天加入到了设计师侃大牌,还要感谢王总一起来聊家具,包括聊中国的设计,希望让大家也都能够收获一些知识,感谢大家收看,谢谢。

相关知识

网易家居独家策划:家居产业与设计如何共同进步
网易家居联合中装协:设计师对话3.18广东家具展
网易直播 | 从标准化走向多样化,养老设计如何做?
网易家居独家策划:“质量月”硅藻泥如何过关?
网易专访 | 揭幕华:沟通是与业主之间共通点的最重要纽带
网易家居独家策划【设计师侃大牌】
网易家居策划:2015家居企业体检报告 财务成最大问题
网易家居独家策划:“拒绝家庭雾霾”主题论坛
网易家居独家策划:软装时代的到来
网易家居品牌盛汇:网易家居策划总监代洋作网易营销新产品推介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网易家居独家策划:家居产业与设计如何共同进步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34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