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房价抢跑会堵死京津冀一体化道路
据报道,京津冀国土部门近日对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工作,建立京津冀国土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将制定差别化土地利用和供应政策。
近一段时间,有关京津冀一体化的话题不断升温。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这是一个世纪性的超级大国事件。曹和平说,京津冀一体化可能涉及50多个县,经济整合规模达1.5亿人,规模将远远大于美国当年的洛杉矶崛起。
京津冀一体化会使我国东部发展,更加均衡。这样一个被经济学家喻为“世纪性的超级大国事件”,目前却面临着“规划未出,房价先行”的窘境。炒房投资者们无孔不入:保定楼市火爆,开发商连夜涨价;涿州现房遭到抢购;燕郊的个别项目,单价更是大幅度上涨。京津冀一体化,是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的最好机遇。但京津冀一体化眼前还缺少强有力的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所谓的一体化,只是被各个小地方政府利用来炒地卖地、开发房地产。京津冀一体化如果是产业先行,就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还是过去炒房炒地的思路,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将很难实现。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经济学者马光远认为,京津冀国土部门定期联席会议最大的意义在于土地的利用,把京津冀三地的土地规划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每个地方用什么样的产业来规划,什么样的产业去落地,这样有一个协同、一体化的转变,联席会议制度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包括土地、产业、公共政策等等一系列这样的联席会议制度,这样的才可能搞一体化。
对于“规划未出,房价先行”的现状,马光远说,这似乎已经成为多年来中国很多大的战略举措的一个基本的逻辑,包括上海自贸区等等,在规划还没出来,整体思路还没理顺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房价上涨和资本市场的骚动。未来如果整体的规划和大的战略能够实施,对于周边的带动是必然的,所以这些地方房地产市场有变化也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是疯狂的炒作,就地起价,今天买了明天卖出去,甚至在抢。一体化还没有启动,但是首先大家目标一致就是房价要一体化,这是非常荒唐的。如果要抑制这种现象,规划就要实施到位,规划里要有长效的考虑,房价怎么走不要去管它,疯狂过后自然会回来,这不应是政策考虑的重点。
与以往的京津冀合作不同,化解困扰北京的“城市病”是当前京津冀一体化的立足点和核心点。但现在却出现了“政策水暖房先知”的情况。房价先行也会释放出一些风险,比如说北京的金融街,寸土寸金,那里就只能发展高附加值的金融业。如果环北京周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也就意味着必须承接较高附加值的产业。这样又将与北京、天津产业发展形成竞争,这种情况下协同效应将如何体现?
马光远说,我们一直在谈一体化,事实上中央的指示谈的更多的是协同发展,甚至还没有提升到一体化的程度,一体化可能是一个愿景,目前的关键是协同发展。产业有互补,交通上一体化的,公共政策层面慢慢拉平北京、天津、河北之间的差距,叫首都经济圈或者大北京等等都可以。
对于房价抢跑的风险,马光远解释说,比如北京有些地方现在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但是它的产业不高端,如果在这个地方做一些低端产业不赚钱,它是可以迁走,但是迁到什么地方去?如果河北、天津这些市县的土地、房价也涨起来了,迁过去也不便宜,这样等于把一体化的路给堵死了。所以未来整个的规划要有一个顶层设计,在产业协调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在功能疏导上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样才有可能赶在房价上涨以前把一些事做好。马光远认为,协同发展比一体化要更加重要,是三地之间怎么齐步走的问题,调子不一样是不行的。
20世纪70年代,美国洛杉矶周边的15个县成为一体。然而对于洛杉矶崛起的经验,马光远认为,每个国家在建设城市群、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的背景和思路都不一样,很多地方的经验我们学习不了。京津冀甚至去学长三角、珠三角的都学不了。因为京津冀三地差距太大,而且特殊在北京把很多资源都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地方,它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都将有所不同。
相关知识
马光远:房价抢跑会堵死京津冀一体化道路
马光远:中国房价单边暴涨的历史已经结束
马光远:房地产转折点已到来 不会现全国性跳水
马光远:住房短缺并没想象中严重
马光远:中国房地产崩盘的可能性非常小
马光远:北京目前不具备放松限购的条件
马光远:北京目前不具备放松限购条件
马光远:救市必须要有底线
马光远:房贷新政被误读 政府决心稳定房产市场
马光远石述思做客“西宸会” 称所有人都应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