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基本素质是好的 内部阴阳失衡
核心阅读
■中国经济好比一个人,基本素质是好的,但身体内部有点阴阳失衡,也有些不好的习惯,形成了一些顽疾,现在是治病的关键时期,可能反应会大一些,但一定要咬着牙挺过去。经过这一阶段的“治疗”,中国经济将会更加健康地成长
中国经济向潜在增长率回归
一季度增速放缓也是主动调控和基数抬高后的结果
记者: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大家意料中的事,但工业增加值、投资增速等宏观数据的增幅都创下近10多年来的新低,请您分析其中的原因。
潘建成:首先,经济增长放缓是向潜在增长率回归的过程。所谓潜在增长率,是指在社会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在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前提 下,在物价保持基本稳定的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多数时间中国经济增速在国际上都是最高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期间 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表明很多时候我们的增长是超过潜在增长率的。理论和实践证明,长期超过潜在增长率的增长是不可持续 的。从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传统要素劳动、资本和资源的情况看,我国劳动人口自2012年开始出现净减少,目前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制约了投资的增长,资源和 环境的硬约束影响了资源对增长的贡献,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在减弱,而同时随着劳动人口的持续减少,满足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经济增长率也要低于过去,因此 潜在增长率处于下降趋势。
其次,是主动调控的结果。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顽疾。其中重投资、轻消费,重工业、轻服务业是不合理经济 结构的典型反映。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的一点是要通过改革的药方来彻底治愈结构不合理的顽疾。目前看来,成效逐步显现,在影响当前经济增长下滑的结构因素 中,投资增长相对下滑比较明显,消费增长平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强;工业增幅明显回落,但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在增加。当然,这 里的主动调控还包括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的节能减排、化解产能过剩等一系列政策,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高耗能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的产出增长及其投 资增长。
第三,是经济增长基数抬高后的自然结果。目前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年经济增长率能达到3%就算是高增长了,这主要是因为其增长基数已经很高的缘 故。记得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速一度低于8%,当时的保增长政策就是要保增长不低于8%,而那时人均GDP还不到800美元,现在人均GDP 已离7000美元不远,增长的难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毫无疑问,现在要让经济增长在7%以上,比当年希望经济增长在8%以上要困难得多。
消费驱动的增长有启动迹象
挤出政府消费泡沫长期看有利于消费增长
记者:在您看来,一季度有什么亮点最值得关注?
潘建成:我认为,消费驱动的增长已开始显现启动迹象。
最近一系列数据表明,影响消费增长的动力在增强,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在不断拓展: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展的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1—3月消费者信心持续上升,消费者收入预期不断提升,对就业形势倾向于乐观,消费意愿也有所增强。
——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均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12.3%和 10.1%,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0.1和0.8个百分点。在收入增长加快的同时,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保持了持续的上升趋势,人均消费支出占现金收入的比重 由去年一季度的58.5%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59%,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则逆转了多年下降的趋势,由去年一季度的62.4%微增到今年的62.5%。
——消费结构升级迹象明显,比如汽车消费持续活跃,在去年已经增长较快的基础上,今年3月汽车销售增长达14%,通讯器材增长达18.4%,调查显示消费者服务性消费包括旅游、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养老保健等意愿持续上升。
记者:一季度消费增长比较平稳,大家都很关心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我听说某顶级高档白酒1、2月份产量下降了50%,由此拖累该市工业增加值下降了19%。那么,老百姓拍手叫好的中央八项规定究竟对消费、对工业有多大的影响?
潘建成:首先,中央八项规定挤出的是政府消费泡沫,让消费需求变得更实。比如从刚刚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一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8%,其中受限制公款消费影响明显的限额以上的餐饮收入仅增长1%,而反映老百姓日常消费的限额以下的餐饮收入增长肯定明显超过10%。
其次,挤出政府消费泡沫既惩治了腐败,抑制了浪费,也减轻了较多的政府支出对税收增长的依赖,一定程度上为包括减税在内的税收体制改革创造了相 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同时,“三公”消费的大幅度削减又有利于完善政府支出结构,把钱更多地用在民生方面,用在社会保障方面,由 此可提升老百姓的消费倾向,长期看对消费增长是有利的。
第三,挤出政府消费泡沫对消费、对工业的影响是有阶段性的。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已经一年多了,同比基数已经开始逐渐走低了,因挤泡沫带来的增长下 滑的力度趋于减弱,也就是说对消费、对工业增长的影响趋于减弱。事实上,今年1—2月限额以上的餐饮收入同比还是下降的,到了3月份就出现同比增长 4.2%。这并不是说3月份公款吃喝又卷土重来了,而是表明基数影响在渐渐减少。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泡沫了,当然就不存在挤出泡沫的影响了。
增强定力,运用智慧
当前经济运行的风险是对经济增长下滑的过度担忧
记者:从各方面的分析看,今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经济增长的前景存在很大变数,您认为最应当警惕的风险来自哪里?
潘建成:虽然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但从全年的预期看,不会出现大幅下滑的现象。2014年一季度经济学家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2014年全年经济 增长速度的平均预测值为7.5%,与年初政府制定的目标基本一致;从工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看,反映企业家对未来预判的企业预期景气指数131.6,明显高 于对当前形势判断的即期企业景气指数;具有先行性的企业订货、用工计划和投资计划均呈现稳中有升的现象,这些都表明企业家对未来经济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
其实我认为,当前经济运行的风险或许并不是经济增长下滑本身,而是对经济增长下滑的过度担忧。过度担忧一方面会影响信心,从而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预期,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会对改革和转型构成压力,甚至会阻碍改革和转型的推进。
记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表示,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应该是什么?怎样把握稳增长的动力?
潘建成:我认为,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清楚地表达了,面对经济增长的波动我们需要增强定力,运用智慧。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依然应该放在如何增强经济长期增长的稳定性和内生动力上,而不要过度关注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
具体来说,我认为应当抓住“三心”:首先要树立信心,要让社会公众知道,当前经济仍然运行在正常区间,且趋势也依然是平稳的,不用太担忧,以稳 定大家的预期;其次是要有耐心,化解产能过剩需要时间,改革从政策出台到贯彻落实再到取得成效需要时间,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需要时间,因此太急了不行,太 急了容易重走老路;三是要有决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要加强对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的宣传,并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的改革经验,鼓舞改革士气,众志成城, 同闯大关。
打个比方说,中国经济好比一个人,基本素质是好的,但身体内部有点阴阳失衡,也有些不好的习惯,形成了一些顽疾,现在是治病的关键时期,可能反 应会大一些,但一定要咬着牙挺过去,要坚持吃药,要坚决改掉坏习惯。我相信,经过这一阶段的“治疗”,中国经济将会更加健康地成长。
相关知识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基本素质是好的 内部阴阳失衡
王国庆:中国经济“硬着陆”概念不存在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增速仍是世界经济的“高富帅”
2013年中国经济四大危机性因素不容忽视
人民日报:经济增速今明两年要实现平稳触底
人民日报头版再谈中国经济:7%增长来之不易
人民日报:稳汇率与保楼市之争是伪命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做空中国者终将败于市场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李稻葵:未来中国经济这三大机遇一定要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