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文人画家吴震寰“气象”个展在红专厂举办
《气象·吴震寰》当代艺术展
学术主持:皮道坚
策展人:世宾
开幕酒会:2014年7月6日(周日)下午3:00
展览时间:2014年7月6日—8月30日
主办单位:红专厂艺术机构
展览地点:广州红专厂E7
展览现场
研讨会主题:
一、当代艺术的社会责任和文化建构的努力
二、吴震寰的气象
吴震寰的绘画最初给人的震撼是他在笔墨和油彩肆意挥洒之间所流露出的冷峻、硬朗、豪迈、强健、自由的精神气质。那是在当代被政治压制和消费时尚洗劫之后的中国已经十分稀薄的一种知识分子气度;在充斥着暴戾、自贱、庸俗、纤弱和解构性策略的当代艺术界,这种气度正是被西方艺术潮流和现实环境裹挟着左冲右突的当代艺术重获民族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也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现代背景下重获生机的表现。
艺术家对话“当代艺术的社会责任和文化建构 ”
吴震寰精神和人格成长的年代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这正是中国启蒙理想受到重大挫折和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年轻一代精神的迷茫和高唱凯歌的时尚消费交错着挤压着一代人的灵魂。而吴震寰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和传统的文化情怀使他没有过多地卷入对当下状况的描摹,他选择了一种既具有现代性又符合中国审美趣味的表现手法。中国的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就有着强烈的表现特征,笔墨线条的勾勒和涂抹,以及形象的塑造,无不是艺术家内心磊块和情怀的表达;这一表现性的传统在中国艺术现代化的过程中,被林凤眠、常玉、赵无极、朱德群、刘国松、吴冠中等人继承着,也在更年轻一代的张方白、吴震寰等艺术家的绘画中呈现出来。吴震寰没有这个时期中国艺术潮流那种强烈的入世意识,没有直接参与对各种政治事件的反思和解构,以及对90年代时尚消费的应和;他一直和现实保持着审慎的距离,一直沉浸在个人被某种文化浸润了的内心中。这并非是他对现实的不敏感,而是他坚守着一份属于自己的艺术理想。
吴震寰的画面并不包涵社会层面的批判,或者心理层面的戏剧化,而是一种文化理想和生命激情相结合融入到生命的呼吸中的自由表达。他绘画中的书写和涂抹,涂、划、切、点无不带着身体的律动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吴震寰有着极大的文化抱负,年轻时,他就淫浸在文学、历史、哲学和绘画的世界里,他二十几岁已经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书法、绘画作品。正是这种文化的积淀和抱负,使他的绘画生涯不屈于潮流的诱惑和现实利益的逼迫,一直坚守着一种与内心的真诚相呼应的创作。2008年之前的《骏骨图》、《提灯者》、《玫瑰》、《自画像》等一系列作品,无论放在中国还是整个20世纪的表现主义历史中,都有着独特的个人精神气象和浓浓的中国气息。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栖息……》对“诗人”有过定义,他说:“诗人的特性就是对现实熟视无睹。诗人无所作为,而只是梦想而已。他们所做的就是耽于想象。仅有想象被制作出来。”吴震寰的绘画不描述当前的或者时代的人的处境或者精神面貌,他更专注于从自己这个个体的思想和身体中散发出来的精神气息,他只耽于想象,并把想象创造出来。在浓重的涂抹和粗旷的勾勒中,以及在对象的塑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吴震寰飞扬的情思和凝重的思想;身体的呼吸和律动。当其他艺术家还在蜻蜓点水地批判社会生活的缺陷,或者自甘堕落地把自己的人格和肉体贱化到不堪入目来企图解构那个让人生厌的庞然大物时,吴震寰却孤独地从可鄙的现实中抽身出来,勇敢地担当了一个文化重建者的责任。那不是主流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文化重建,那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在遭受劫难、在不断自我损毁的现状下,不甘于异化、不甘于自毁的努力。
文人画家:吴震寰
吴震寰一直都称自己画的是文人画,他事实上是在重塑南宋之前的文人气象。“崖山之后无中国”,崖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宋朝之后,文人画大都流于俗、怪、弱,整个气象都在往内收缩。而吴震寰的气象是往外扩张的,呼吸间仿佛有一股冉冉上升的气息,在他的画面上。这样的努力,已不仅是延续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命脉,也是西方艺术与其它文化融合继往开来的发展图景;看他的画,已不是孤立地从中国绘画的发展角度来看,他也可以放在世界绘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的。吴震寰的努力,不仅纠正了中国传统绘画在笔墨中打转的空疏、纤弱气象和中国当代艺术过于纠缠现实的狭小格局,甚至为西方在自身文化中左冲右突的艺术提供可观可感的参考。即是说,在人类和艺术的重重危机中,吴震寰从现有的困境中抽身出来,依靠自身的禀赋和东方文化中蕴藏的智慧,在全球化语境中,创造出一种具有特殊性气象的艺术。
艺术评论家:皮道坚
这一努力和抱负在吴震寰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得到深化。近年来,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梅兰菊竹、石头,甚至松鹤,这些已经被水墨画家中的革新派抛弃的元素,又大张旗鼓地回到了吴震寰的画面上。这可以理解成吴震寰对西方表现主义的学习、挪用向中国文化、中国立场的回归;这一转变可能看作一个中国艺术家的彻底转型,一个由西方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趣味滋养、培育起来的中国艺术家,已彻底转变为由中国文化和智慧充盈起来的艺术家。他自由地运用那来自他的血脉和遗传基因里的文化和方法。但从吴震寰学艺的过程看,经由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洗礼是激活和成就中国具有当代意义的艺术的必经之路。殷海光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儒家的泛道德主义和“崇古”的价值观而使其缺乏认知因子,无论在社会生活还是在艺术上向西方学习,就是在习惯终极思考的过程中,增加对过程和各种矛盾性问题的辨识,在简单化和直接性中增加一种复杂性。向西方现代主义学习,就是在我们直接敞开艺术的本质时增加一种复杂性。
通过人类的社会发展史和艺术史,我们可以清楚意识到传统国画是诞生于农业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下,那时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自然的山川、河流、田野庇护着人类的生存。但进入现代之后,地理大发现对自然整体的切割和工业的机器对人类的统治,人类已进入再造的世界。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由工业生产向信息生产过度、我们又依依不舍地渴望着回归自然的矛盾时期。一味地无视现代性在生命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力作用的仿古,只会抽离当下的生命感而流于空洞、平庸;但一味地学习西方、模仿西方,也必然会使我们的文化沦为西方的附庸并最终丧失自己的身份;而且,西方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也由于自身文化的缺陷而产生了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资本的掠夺、工业的污染、分裂主义和恐惧主义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是产生于文明这块土壤的,或者说艺术和文明是对应的,并且时时扮演新时代的先锋。二战之后,随着欧洲的没落(施莱辛格在上世纪20年代就预言了资本主义的没落)和东方的崛起,东方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被压抑、压制的文化和生存的智慧在未来人类新的文明构架中,也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在一个由顶级的政治家、宗教家、学者组成的大会上,就宣告了未来人类交往的主要原则:一是西方的人道原则,一是中国的恕道原则。)。中国当代艺术摆脱西方的“后殖民”和中国化进程也就是题中之意了。
策展人:世宾
吴震寰大量使用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和中国智慧在绘画中的运用,这种努力就是在续写上世纪初林凤眠等人的中国画现代性转变的传统,他的努力就是在续写和建构一种具有中国本体意义的当代艺术。
由红专厂文化艺术机构主办的“气象·吴震寰”将于2014年7月6日至8月30日在广州红专厂E6、 E7艺术馆举办。
吴震寰是广东本土当代艺术家,他的精神和人格成长在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中国启蒙理想受到重挫和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然而,他凭借着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情怀,没有过多地卷入这场文化思潮。他在二十岁出头便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书法绘画作品,正是这些文化知识积累使得他的绘画生涯不必屈于潮流的诱惑和现实利益的逼迫,一直坚守着一种与内心的真诚相互呼应的创作。吴震寰的作品表现形式多样,从平面到装置无不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该展览的学术性质和教育性质浓厚,时刻提醒着我们思考,在接受西方文化大侵袭后该如何保持个人民族独特性。提出了很多当代艺术所面临的问题:如何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如何从庸俗的社会学批判逻辑中抽离出来,重新反省启蒙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相关知识
【展讯】文人画家吴震寰“气象”个展在红专厂举办
文人画家吴震寰“气象”个展在红专厂举办
【展讯】秒与渺之间--黑明/范顺赞摄影双人展
【展讯】广州定制家居展预登记,有这3大通道
湛江设计力量感恩时尚盛宴&吴震寰《修画记》作品展
湛江设计力量时尚盛宴&吴震寰《修画记》作品展
【周一见】中国家居电商品质发布盛典在穗启动
【独家聚焦】低碳是未来建筑节能发展趋势
【名家专访】《大设计》主创团队揭秘访谈
【设计潮流】2012末日说下的文明相悖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