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光:生长中的院落 The Growing Courtyard
鳳凰山腳下的這個院落從第一期為生存,第二期為改善,到第三期為自我精神的體現;這種自然生命般的生長,因位于南宋遺址的鳳凰山腳,與都市鬧區近在咫尺,顯得更為珍貴,動和靜在這里交匯,古和今在這里融合,每時每刻,碰撞和成長在這里發生。這是典尚的大宅院,一個古村落,一種自然流出的真實痕跡,一種生命的活標本。
2003年 典尚設計1期
我們沒有像其它單位買房辦公又置業,我們租了杭州萬松嶺腳下南宋遺址旁的一塊院子。四畝地和一幢七百平方的老房子,用了九個月的時間改造。工程不需要趕時間,因為自己是甲方。整個內部空間沒有矯情的符號和情緒,以一種立體的建筑空間出現,塑造一個理性和職業的工作場所。強調舊與新、傳統與現代、玻璃金屬與木頭的對比反差。有選擇地暴露一些歲月痕跡,闡明空間特定的年代屬性。關注通風、環保、健康。
典尚1期 办公典尚1期 办公典尚1期 办公典尚1期 办公典尚1期 办公典尚1期 办公
2008年 典尚設計2期
2008年,典尚院子生長的第5年,是后院第二期的改造,位置是在原先辦公樓后側的院子。主要功能是給員工增加一個食堂、茶室,順便又做了一些景觀布置,將原來收藏在院子里的石雕石獸重新布了局,將陽光和樹影,建筑和環境重新做了梳理,旨在營造一種緩慢節奏和休閑江南的工作氛圍。30多米高的大樹覆蓋下的斜坡屋頂,每到中午時分,廚房的師傅會敲響懸吊在屋檐上的銅鈴,員工們會聞聲紛紛而至,有的在室內,有的干脆在室外地臺草地上懶散地吃開了……
陽光的午后,在30多米高聳的老樟樹下聽著蟲鳥爭鳴,享受著樹葉在微風中不經意落在身上的感覺……
“不要只把看得到的東西作為傳統搬到現代建筑中來,而要注意眼睛看不見的東西”,空間是理性的,與天與地與燈光融合以后是可以感性的。室外的院子是天然的,石雕石獸是人造的,我喜歡將感性和理性交錯,盡管是經過精心設計,但還是希望它看上去是自然的、天生的。
陳耀光喜歡稱之“食堂”的兩面磚砌白墻上,布置著他拍攝的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照片與密集的簽名痕跡,這里是以院落主人為中心的社交群體靈魂與情感的理想場所,已收藏數不清的友情,有慕名而來的訪客,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享受著彼此差異帶來的營養而不斷自我豐富。
典尚2期 后院
典尚2期 后院典尚2期 后院典尚2期 后院照片墙典尚2期 后院茶室典尚2期 后院典尚2期 后院
2010年 典尚設計3期
當收藏達到一定數量,陳耀光租下了食堂圍墻后的一處大倉庫,用作存放這些器物,“他們可以把一個木頭和毛竹,經過選材、選形、包漿,到最后打磨成佩戴的精致玉器一樣,天然的造型,加上經久人文的雕琢,這些小小的器物里有時代、歷史、人物,有對生命的敬畏、感恩和珍惜”。“為什么以前的人可以活成這個樣子?”這些人把對文化、生活的理解物化在藝術品上,抵抗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塑造出一種永恒的魅力,薪火相傳。在厭倦了工業社會里盛行的大批量機械復制后,對陳耀光來說,把玩與欣賞這樣的手工舊器物,是在“賞析超越物質形態以外的精彩和稀有,感嘆精工細作的講究與從容。”
對于收藏,陳耀光更在意能否把玩與欣賞,他更在意是否與他的院落一樣美,第一時間能打動他的美;是否有故事,最好是凝結著大量的時間和非凡的智慧以及純手工的痕跡。
在歲月的精雕細琢之下,這些流動的聲音和氣息賦予了天然的院落造型以洗不掉的奇妙情緒和故事,使之漸漸伴隨著自然生命體有節奏地沉淀、自然“生長”,陳耀光認為“設計的最高狀態是看不出做作痕跡的,就像歲月一樣,是自然流出來的”。
典尚3期 阁楼藏品展示区
典尚3期 阁楼
典尚3期 阁楼
典尚3期 阁楼
典尚3期 阁楼
工程所在地:杭州鳳凰山腳路7號
時間:2003年至今(第一期:辦公樓)
2008年至今(第二期:廚房、食堂、茶室)
2010年至今(第三期:私人收藏室、圖書室、資料庫)
設計面積:室內700M2,園林1000 M2(四畝地)
相关阅读:
陈耀光:浙江美术馆看的见的场所看不见的设计
陈耀光:民主也是中国设计正能量
杭州典尚设计陈耀光:祝大家2012年一切都好
陈耀光:JNJ--让材料走进生活成为艺术
省装协设计委换届大会举行 陈耀光再次当选会长声明:此文系搜狐家居独家原创稿件或者独家披露信息,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请与搜狐家居联系
由家居装修知识网(https://www.biud.com.cn)转自搜狐焦点家居
http://home.focus.cn/news/2014-07-24/408396.html
相关知识
陈耀光:生长中的院落 The Growing Courtyard
陈耀光:宁静的东方禅意空间
陈耀光:以建筑为本 西溪筑境大师工作室
陈耀光:杭州韩美林艺术馆设计
中国设计星导师 | 陈耀光:跟着设计的感觉,迈向创意的惊喜
陈耀光:快快回家,慢慢生活
陈耀光:不要盲从 原创是自发的内心声音
陈耀光:民主也是中国设计正能量
陈耀光:浙江美术馆看的见的场所看不见的设计
陈耀光:穿越——关于抽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