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转型城市综合服务商 轻资产模式渐行渐近
在经历了多次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调整之后,无论是大型房地产企业还是中小开发商,都试图在寻找“能平衡住宅市场大起大落”的经营方式。在楼市进入调整期的今天,房企的这一需求更加强烈,转型步伐也在加速。
“房企转型的路径一般来说有三个:一是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移;二是房地产的产品线从住宅为主转向其它方向发展;第三是从开发向投资、持有等环节延伸。” 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指出。
转型轻资产
“现在我不希望别人再说我是开发商。”花样年董事局主席潘军在本次博鳌房地产论坛中坦承,当前房企的“竞争力”已经变成了拿地、弄钱,过去那种高额投资拿地、迅速转化成销售的传统重资产模式,如今可能使房企面临更大的资金和运营压力。对此,唯一的出路在于转型。
“我觉得我们面临一种新的格局,下一步的市场化改革是一个主导方向,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单靠房企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刘晓光认为,现在有很多开发商转型做商业或其他业态,但真正能转型成功的不足1/10。
“未来玩房地产,一定要向轻资产转型,不然你玩不下去。”潘军直言。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下半场”,以小股操盘、房地产基金为代表的轻资产开发模式越来越受关注。
“在发达国家,房地产开发大多数以轻资产模式为主,基金是主要的融资模式,但在国内,房地产基金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德信资本董事长陈义枫表示。
潘军说,如今单边上涨的市场一去不返,未来行业虽然总体上是保持平稳波动,但也会有下行周期,如果房企仍旧维持重资产开发模式,一旦碰到熊市风险会很大,这也是传统地产股估值很低的重要原因。轻资产的开发模式不仅有利于分散风险,也可产生协同效应,带来更高的回报。
今年年初,万科在考察了铁狮门的房地产基金模式后,选择小股操盘以及内部跟投作为新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与传统房地产开发业务相比,这一新开发模式不仅收益率更高,风险也相对较低。
如今,当行业开始显露下行迹象时,这一模式的优势也吸引了很多企业,并成为转型方向的选择之一。
不过,在陈义枫看来,在我国仍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融资模式的格局下,房地产基金要成为主流融资模式尚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也意味着开发商向轻资产模式转型困难重重。
多元化产品模式
“房地产其实正迎来新的机遇,我觉得主要体现在新型工业化、跨界资源整合,包含金融、教育、生活配套等方面。另外,以园区开发为核心业务的产业地产发展前景也是不错的。”刘晓光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将进入更加细分化的阶段,要挖掘特色,完善产品服务,进行新的战略选择。
具体而言,刘晓光进一步指出,房企转型主要表现在,产品从单一走向融合,业态从开发商走向运营商、服务商,市场转型从国内业务转向海外业务,资源配置从低能级的配置走向高能级的配置,模式的转化也要从线下走到线上。
潘军建议,房企转型要“做熟不做生”,房地产行业存量和增量比重是10亿元比200亿元,未来的大机会一定是为存量服务。
目前,除了花样年之外,万科和招商地产也都在社区商业上加大投资力度,万科提出了做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新定位。
此外,在电商冲击下,包括世茂、绿城等公司纷纷转向互联网思维,结合互联网推出了云社区服务;万达、大悦城等也都在商业地产领域探索O2O等新的商业模式。
协信地产CEO刘爱明建议,现在房企不应该只追求广度而不顾深度,房地产在今天仍然有大把赚钱机会,在转型中,房企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
相关知识
房企转型城市综合服务商 轻资产模式渐行渐近
房企转型升级探路:从开发商向服务商转变
同质化严重成本过高 房企转型城市运营商遇“成长烦恼”
房企告别躺着赚钱 轻资产转型博弈多元化布局
行业环境渐变 大型房企转舵瞄上“轻资产”
行业环境渐变 大型房企转舵瞄上轻资产
房企转型潮 谁该“轻”谁能“重”
行业环境渐变大型房企转舵瞄上“轻资产”
运营压力加剧开发商扎堆转型 探路轻资产模式
同质化严重成本过高 房企转型运营商遇成长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