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过剩风险显现
经历多轮楼市调控,商业地产已经成为多数房企业务转型的“避风港”。一时间,各大城市的商业综合体遍地开花。
不过,多位参加本次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各地的商业地产已进入集中放量期,其中以沈阳、天津、重庆、成都、武汉以及昆明等二线城市最为典型。在巨量供应下,供求失衡开始成为舆论担忧的最大风险。
“商业地产很难整合,目前全国有2986个Mall,有30%左右是过剩的。对于过去融资成本过高的,又在二三线城市的,这部分可能会非常危险,泡沫会被挤破。”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投资银行执行主席蔡洪平认为,过剩的商业地产“必死无疑”。
在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执行主席顾云昌看来,除了产能过剩外,当前商业地产面临的激烈竞争主要来自两方面,除电商的步步紧逼之外,供应量过大,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考验全国的商用物业市场。
“很多进入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却不懂商业地产。如今,商业地产的赚钱机会依然存在,但中国商业地产的经营水平却落后一大截。”协信地产CEO刘爱明告诉记者,对于商业地产而言,重要的是经营,而并非开发,尽管目前很多做商业物业、购物中心的开发商都在提“体验式思维”,但真正做得好的却并不多。
对此,顾云昌表示,国内商业地产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房企“强”复制而“弱”创新,因为复制所耗费的成本低得多,对于这一问题解决办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租金回报及其安全性、优质地段和品牌企业。
金地集团(600383,股吧)董事、金地商置集团行政总裁徐家俊表示,目前有两类地产商是值得做的,第一类是优质资产的持有者,这种地产商更像是类金融企业,更看重投资,投资优质地段的优质物业;第二类就是一些轻资产地产商,承接第一类投资者所有的、却不愿意经营开发的物业,但是这要求其运营能力非常强。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南区董事长林木雄指出,无论是前期定位还是后期经营,都要求房企有更为“发散”的思维,甚至有些时候要跳出地产的圈子看问题。“前期定位需要专业的研测人才,而后期的经营更需要优秀的运营人才,而这两方面同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他表示,“一般商业类项目要到开业3年后才会有盈利,如果资金不到位,一个商业项目恐怕很难坚持到这个时候。”
但对于商业地产开发商而言,最难的也在于资金需求。
根据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的统计,今年前7个月,房企海外融资金额达424亿美元,折合约260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加18%,占去年全年海外融资金额的77%。其中,十家标杆房企前7个月公开渠道统计到的各类融资金额共计139亿美元,折合约855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融资为103亿美元,占融资总额的比例高达74%。
“尤其是做商业地产的开发商,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地产商,二三线地产商的估值差不多就在5倍、6倍市盈率。”蔡洪平指出。
“随着海外宽松环境日渐退去,加之国内房地产市场风险日渐累积,房企的融资难度也在加大,在商业地产部分,由于其需要三到五年的养商期,投资回报缓慢,因此地产商融资更加困难。”德信资本董事长陈义枫指出。
相关知识
商业地产过剩风险显现
王健林谈商业地产过剩:政府规划胜于政策调控
商业地产过剩面临严峻挑战
业内:商业地产过剩将面临严峻挑战
商业地产过剩 部分商业物业现“养老鼠”现象
全国商业地产过剩 部分商业物业现“养老鼠”现象
评论:商业地产不容低估的过剩风险
华润置地200亿佛山造城 三线城市商业地产现过剩隐忧
顾云昌:商业地产须警示三大风险
如何化解商业地产过剩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