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雅红木邵湘文
在很多人竞相追逐仿明清木雕家具的收藏买卖时,源于南通民间的一项雕刻工艺“丝翎檀雕”也被推进了公众视野。它精致隽永的艺术风格令人眼前一亮,引来众多收藏者的关注。
6毫米厚的立体画
一位痴迷丝翎檀雕的藏友告诉记者:“这种工艺所呈现出的画面让人赏心悦目,十分有生趣。市面上说它可与四大传统木雕工艺媲美,确实有一定道理。”那么,丝翎檀雕倒底是怎样一种工艺呢?“丝翎”源于翎毛,翎毛画是工笔国画的一种门类技法。丝翎檀雕,用业内的话说,是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在6毫米以内的雕刻厚度中,将中国工笔画精致细腻、形神兼备的特点呈现出来;通过木质载体使国画立体呈现,将二维国画变成三维立体。这听起来不简单,做起来更难。
宜雅泰和园古典家具董事长邵湘文
精细雕工极富生气
有人说,业界看红木家具分为三步:“五米外看轮廓及图案是否匀称平衡、合乎章法;三米外看用料,是否匀称并比例得当;最后,在一米之内再看做工是否精细。”一次,我们看到这样一件花鸟六扇围屏:五米之外,轮廓分明,结构匀称,轻巧挺拔中带有含蓄而颇富空灵的气息;三米之外,木质色泽沉稳,纹路分布均匀,花鸟鱼虫生动盎然,仿佛博物馆之夜的陈列等待静谧的时刻到来,又觉得每一个屏框里的静物都安于自己的环境,生气妙不可言;一米内再看,屏上图案传神,线条流畅洗练、丝丝入扣,其逼真度真可谓“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带我们看这件围屏的,是丝翎檀雕产业创始人、深圳市宜雅泰和园古典家具董事长邵湘文先生。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体味丝翎檀雕的魅力,他为我们展示了多件珍藏品,令人大开眼界。上文所述的这件,曾在多个红木家具会展上引人注目、博得众彩。这扇紫檀围屏就像一个端庄怡人的女子,给人空灵舒适之感。
《寒雀图》笔筒入藏国博
此外,还有一件藏品令邵先生颇为得意,就是《寒雀图》笔筒。《寒雀图》是一幅出自北宋画家崔白的传世画作,上有乾隆皇帝题诗一首:“寒雀争寒枝,如柳月初;设有鹊来,舍仇无救护。”卷后由明文彭题跋。此画目前收藏于故宫博物院。2011年7月,在国家博物馆与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上,这件丝翎檀雕笔筒被列为入藏国家博物馆的木雕精品之一。它的入藏国博,是民间工艺走进了国家艺术殿堂,体现了民间艺术与国家艺术相互融合。
细看这件笔筒,图上的“寒雀”并没有瑟缩之态,反而是或悠闲或惬意,伶俐、活泼、灵动。其顺应自然、自得其乐,让人感受到了富有韧性的生命力。雕工方面,线条洗练、色泽均匀,枝儿遒劲有力,雀儿婉转生动,画面立体逼真,且同木质完美契合。如稍停留一会儿,视线就会被其上蕴藏的想象所牵动:顺势看去,仿佛鸟儿正在向下飞动,却总是没有落在枝上,似乎又听到两只鸟儿的鸣唱。真是百看不厌,别具意趣。可以说,其淋漓生动地表现着意象,确实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而备受市场关注便不足为奇了。
工艺传承势在必行
在中华文明之河中,木作这一珍宝蕴藏已久,需要有心人去挖掘与传承。对立志振兴红木家具行业的人而言,传承和发扬丝翎檀雕工艺势在必行。谈及笔筒作品入藏国博,邵先生表示,这一荣誉不只属于他个人,也属于其他为丝翎檀雕做过贡献的人,属于木雕界和全天下的木作人。他很期待更多的木雕企业走进国博,也希望丝翎檀雕能走上创新之路。应该让民间工艺与现代艺术结合,做出具有中国时代意义的精品来。 (郑士波 肖扬_文 朱方刚_摄影 )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相关知识
宜雅红木邵湘文
由宜雅看创新3大突破
泰和园邵湘文 让家具从活品升为艺术品
新中式是被市场逼出来的——邵湘文简论家具设计创新
深圳市宜雅红木家具艺术品有限公司罗湖区银湖金碧苑泰和园
宜雅:“红木创客”六年连摘创意桂冠
打造当代中式文化生活 宜雅泰和园推出品鉴盛宴
宜雅泰和园“跨”出一片新天地
中式家具呼唤文化的复兴——宜雅红木之体悟
红木家具私人定制流行 企业瞄准大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