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消费陷阱多
原标题:家具消费陷阱多 消费者谨防被忽悠
下半年是家具市场的传统旺季,各大家具品牌也纷纷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消费者关注。然而,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家具这行“水很深”,购买家具不仅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体力活,更是一件斗智斗勇的技术活,特别是首次置业的消费者,由于购买家具经验不足,缺乏甄别和判断的能力,很容易陷入各类或明或暗的消费陷阱,导致后患无穷。接下来,记者把多方了解到的家具市场常见消费陷阱进行一一曝光,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参考。
陷阱1
明码虚价,消费者砍价能力成关键因素
“原以为在正规商场买家具都是在产品标价的基础上统一享受相应的折扣和优惠,没想到这里也能讨价还价,这中间的水分太大了。”新婚的小詹是外省人。前段时间他和妻子一起买了一套二手房,最近正准备更换里面的部分家具。第一次购买家具的他为了图个放心,选择了本地的一家高档家具卖场。当他按照产品标价减去统一优惠的价格付款后,却发现另一位顾客正和销售人员讨价还价,几乎以五折的价格买下同类型产品,这让小詹在吃惊的同时感到困惑:“这样也可以?”
与小詹购买家具的境遇不同,家住旧城的潘小姐刚选购了整套家具,她对于购买家具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我通常都是带着家中老人去买家具,一来老人家阅历丰富,对于家具的材质各方面有较深的认识,销售人员忽悠的时候会有所顾忌。二来老人砍价能力强,冲动消费几率低,不容易上当。”潘小姐表示,现在家具市场普遍存在价格虚高的现象,而许多初次购买家具的年轻人不了解其中的猫腻,被销售人员一忽悠,就多花了冤枉钱。
潘小姐向记者展示了她购买的一套头层小牛皮沙发(沙发装修效果图),家具店中挂牌价为4万多元,而她以不到2万元成交。业内人士表示,家具市场高标价、低折扣已经是行业内的“潜规则”,鉴于消费者的砍价能力不同,家具的最终成交价格差距可高达数千元。
对此,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不应只看标价,而要多留意比较该品牌平时的实际卖价,并货比三家,了解同等级材质类型产品的价格,才能对该产品打折幅度做到心中有数。
陷阱2
以次充好,销售人员混淆视听
日前,李先生在销售人员的介绍下购买了一套“全实木家具”,送给已购置新房的弟弟。然而当他兴致勃勃地向弟弟展示礼物时,却被弟弟婉言告知他购买的“实木家具”产品其实只有框架为实木、面板为板材的板木结合家具。这让李先生气愤不已。随后李先生找到销售人员对质,该销售人员一改之前“100%实木制造”的口径,对之前的口头承诺矢口否认,李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据业内人士透露,实木衣柜市场材质五花八门,一些企业便有了借机大做文章的机会,频频设置“材质陷阱”,让消费者去钻。例如实木衣柜行业惯用的“实木混搭(混搭装修效果图)”的做法就是其中之一。一些销售人员在推销时避重就轻,将家具身上最名贵的木材当作这件家具的主材介绍,混淆视听。根据《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家具主材是指包括90%以上的材料,而不少商家所谓的“主材”只是包括家具的主框架、主面板,而这些“主材”所占比例还不到30%。一些消费者若不仔细询问,则有可能导致花“全材质”的钱买了“混搭材质”的实木衣柜。
专家对消费者提出建议,家具的材质选择多,每种材质的特点都不一样,消费者在购买前应普及相关知识,明晰自己的购买需求,然后了解相应的鉴别方法,这样在购物时才不会被商家忽悠。另外,消费者在选择家具时,要注意查看家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而查看检测报告也有许多学问:一是看时限,检测报告应该是至少一年之内出具的,否则可视为失效;二是看检测机构,一般情况下,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更有公信力;三是看所检测的产品,注意查看检测报告上的产品是否和自己想买的家具是同类产品,同时产品的分类、型号也要对比,看是否与所购产品相符合。
陷阱3
口说无凭,销售人员口头承诺不可信
在李先生购买家具的过程中,销售人员售前的口头承诺是导致李先生产生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过程中,销售人员的解说和介绍是消费者从了解产品、产生兴趣到完成交易的重要因素,然而部分销售人员为了售出货品、赚取自己的提成,在过程中根据顾客心理对产品夸下海口,大方承诺,促成顾客成交。待顾客发现问题时却绝口不肯承认自己之前的承诺,让顾客在蒙受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因吃了“哑巴亏”而备感愤怒。
“不光小品牌如此,现在的一些大品牌也有此类猫腻。销售人员在你购买之前吹得天花乱坠,一旦你付款了,很多口头承诺最后都成为了空头支票。”王先生表示此类事件在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之间屡见不鲜。对此,他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需要销售人员做出承诺时,在合理的情况下不妨用手机录下视频或录音,以便在日后销售人员反悔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视频等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销售人员对产品品质、赠送礼品、优惠力度、售后服务等提出的承诺一定以落到合同上为准,要有“白纸黑字”的证据在手。
陷阱4
货不对板,货到签收时应仔细检查
近日,王先生在某品牌家私购买了一套实木卧室家具,由于款式、颜色都比较满意,而且与主卧尺寸合适,便当场下定,销售人员告诉他一个星期左右到货。然而,当王先生开箱收货时却发现衣柜与在实体店看到的样品大相径庭,“衣柜背面、隔板等部位的颜色、木纹,都和面板大不相同,而且闻起来气味相当刺鼻。销售人员之前承诺的德国进口五金件,也变为国产的。”王先生气愤地表示,如果不是提前找了专业朋友帮忙验收,这些问题自己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货不对板,是消费者购买家具时常发生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不良商家将样品家具使用真材实料,而送给顾客的实际货品却暗藏猫腻,采用偷工减料等方式实施调包计,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家具市场上一些不良商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为了避免产品货不对板,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择有质量保障,品牌声誉好的商家,购买产品时注意查看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购买后一定要保存使用说明书或发票,以便产生纠纷时使用。最后在验收产品时应仔细查看各处细节,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场指出,避免商家抵赖。同时,应及时与商家协调补救措施,协调不了的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部门投诉,走维权道路。
专家还提醒,消费者在定制家具时要多留一个心眼,应在购买协议、合同上写明家具的型号、尺寸、款式、材质、颜色、交货时间等具体信息,以免交货时“货不对板”,同时也能方便维权。(记者 韩玫)
相关知识
家具消费陷阱多
家具消费陷阱多 消费者谨防被忽悠
儿童家纺问题频现 床品消费陷阱多
床品消费陷阱多 专家提醒使用前先要水洗
实木门市场消费陷阱多 价格高低不能说明问题
儿童家纺问题频现 床品消费陷阱多
家具保修陷阱多 保修条件苛刻成家具行业顽疾
家具保修陷阱多 条件太苛刻成行业顽疾
二手家具消费问题多 消费者需要谨慎购买
选购家具小心便宜货 警惕橱柜低价消费陷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