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房产中介现“关门潮” 业内吁用资金监管防风险
据《劳动报》报道,今年以来,申城二手房市场连续8个月已成交套数下跌,房产中介企业面临大洗牌。记者了解到,面临电商等多重挑战,各家房产中介的日子并不好过。
成交套数逼近关门“生死线”
由于受到政策等因素影响,申城二手房市场今年以来持续低迷,连续8个月的成交套数下跌。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二手房的成交套数为7万套,而去年同期则为16.47万套,今年仅为去年的42%。尤其从今年二季度以来二手房的成交量持续下跌,从5月份的1.7万套,到6月份骤降到1.31万套,7月份更是跌破1.29万套。
业内人士表示,每月二手房成交量若低于1.5万套,中介会出现关店潮,而1.3万套更是中介的“生死线”。有统计称,沪上房产中介公司的门店已经关闭了10%-15%。甚至连中原、21世纪等行业领军企业都曾传出关店传闻。不过上海中原表示公司只是“顺势而为”,从成本角度考虑进行门店优化;21世纪不动产门店数量的变化,则被认为是出于上市公司业绩的考量,并非真正的业绩难以支撑。
面临电商和模式的双重挑战
今年对于房产中介而言,可谓“多灾多难”。不仅因为楼市调控政策而成交下降,还和电商的摩擦也不断。房产中介先后联手对“安居客”和“搜房网”进行了抵制,原因是后者提价,一时间,电商似乎成为了房产中介最大的“敌人”。
记者了解到,面对电商的挑战,不少房企开始开拓电商领域。例如中原地产开办了电商平台“房友圈”,我爱我家等房产中介的网站也推出了电商功能。上海一房产中介大佬曾经表示:“我们只专注于传统房产经纪模式!”而电商的不断挑战,使得其被迫应战。
应对挑战的第二招是经营模式的转型。例如德佑地产推出“合伙人制度”,该制度使得公司去年收入百万以上的分行经理共有47名;年收入最高区域经理收入四百万以上。而21世纪不动产今年下半年开始考虑引入特许经营的模式,以加速在上海市场的布局。根据测算,今年以来上海房产中介开店的成本至少增长了一成,这令企业不得不考虑如何转型应对。
门店洗牌后中介座次重排
其实,在申城房产中介深陷“关门潮”的背后,大多是那些服务欠缺的“夫妻老婆店”,而品牌中介的市场占有率总体来说在不断扩大。就在上周,位于徐汇滨江的德佑地产第219家门店正式开张,这家创立于2002年的中介企业用12年的时间“爬”上了上海房产中介行业的第二把交椅。
据多位业内高管表示,经过多年的洗牌之后,申城房产中介业的规模座次重新排定:中原地产以460家门店的规模排名第一,德佑排名第二,21世纪不动产和我爱我家两家在第三的位置上难分伯仲,门店数基本在120家左右。根据网易房产的资料显示,申城房产中介门店数在2005年和2009年最高峰时达到20000家,最少的时候为2006年的8000家。
业内呼吁用资金监管防风险
房产中介的每次“关门潮”和“洗牌”,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最为关心的还是交易的安全性,尤其在近年来以购房款为目标的侵占挪用购房者购房款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的大背景下。就在上周,宁夏一家房产中介的120家门店突然全部关闭,2亿元房款被一卷而走。业内人士呼吁,目前二手房交易存在着先天风险,就是先付钱后过户。房市热,这种弊端和风险不会凸显。但当房产交易进入低谷,容易爆发各种交易风险,因此第三方的资金监管必不可少。
上海市房地产交易资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主要在存量房交易过程中提供资金监管及资金结算服务,旨在防范与化解存量房交易结算资金的安全,保护买房人与卖房人的合法利益。”不过尽管这种服务是无偿的,而且又能确保交易安全的服务,市场的接受度却并不高。上海“我爱我家”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只有1%左右的客户会主动提出进行资金监管。
相关知识
沪房产中介现“关门潮” 业内吁用资金监管防风险
沪房产中介门店现“关门潮” 业内吁用资金监管防风险
东莞家具企业现关门潮 老板换手机号躲债主
兰州房产中介市场遇寒流
沪房产中介再面临关店考验 市场环境较去年大幅恶化
德州二手房销量锐减 小型房产中介被迫关门或转型
无新房业务生存压力大 广州第四大中介现离职潮?
广州第四大中介现离职潮 无新房业务生存压力大
北京一“兴麟系”房产中介公司关门
北京一兴麟系房产中介公司关门 涉嫌合同诈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