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建筑不仅仅是“搭房子”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也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总之,建筑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绝不单单是给人住的“窝”。
其实,建筑的艺术性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性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的能工巧匠在工具并不发达的时代建造出经久牢固并且美丽壮观的建筑,可谓比比皆是。他们能巧妙地运用空间、形、线、色、光等表现手段,用较为原始的材料,为后世留下精神上的享受。从今天还存在的明清建筑中,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古代建筑的居住性有多强,更能从每一处细节中感受到古人在建造时,融入了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最典型的古典园林建筑,楼阁也好,假山也罢,无不因势而建,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体现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张,暗含着许多道家思想。这些建筑留给今人的,不仅是在建筑中的艺术与文化,更留下独一无二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正如希腊的帕特农神庙那样,当岁月抹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后,它作为文化遗留的价值却越加珍贵;将其扩大到全球背景中,则更加凸显出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建材的选择、颜色的使用、造型的设计,诸如此类都能体现出每个地方的特色。
对于今天的设计师也好,建筑师也好,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这些大多接受过正规院校专业培育的人才本该比古人更出色,结果却相反,建筑的量是翻了倍地在增长,却多是些追求“高大上”而毫无美感的建筑,在功能性上也并不出色,就连最简单的“搭房子”也没做好。只懂得按部就班造房子,早已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如果不能将功能性与艺术性很好地融合,这样的建筑也只能为城市环境“添堵”罢了。
周良珏
相关知识
评论:建筑不仅仅是“搭房子”
节水万里行手记:节水不仅仅是口号
东方雨虹: 建筑防水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论:发展商卖楼搭环保便车
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建筑产业化是大趋势
低碳不仅仅是时尚 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代名词
对话Carmody Groarke:建筑让我们成为了Partner
评论:“漫天要价”不是夜半强拆的理由
评论:建筑产业现代化不等于装配化
评论:建筑为何“非怪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