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建筑一定要满足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及居住习惯

建筑一定要满足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及居住习惯

https://www.biud.com.cn 2014年10月17日11:47 家居装修知识网  

Stephen Yas作品:重庆 Wyndam
Stephen Yas作品:重庆 Wyndam

  采访对象:Stephen Yas 

  《设计家》:您好!很高兴今天能在“2014中国当代泛商业空间设计论坛”中采访到您,今天和大家的交流中您感受如何?

  Yas:在我看来,能够和来自不同地方的建筑师、设计师一起分享自己做过的一些案例,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在许多热门话题中,我们彼此有一些思想的共鸣,并阐述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建筑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运用、展现,从我的理解上,东方和西方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甚至觉得台下听众提的问题比我在台上的演讲更有趣。这些探讨和交流都让人印象深刻,也让我感到非常激动。

  《设计家》:您的多个商业空间项目所在地,如苏州、西安,它们都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您在设计商业空间项目时,是如何处理商业功能与文化特色相结合的?

  Yas:我设计一个项目之前,都会对当地的文化进行系统、细致地研究和分析。例如,我们在西安的项目,我会针对西安传统的商业街以及西安当地人购物习惯和体验习惯进行细致的分析。西安四海唐人街项目的建筑语言是一个传统的购物街形式。我们了解到,很多西安人都不是很怕冷,即使是在冬天,他们都能够很开心地在户外购物逛街。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通过观察到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购物习惯,设计出符合他们生活习惯及文化氛围的商业项目。很有趣的是,当我们在做西安四海唐人街项目时,对面的万达广场,他们所强调的就是西方“大盒子”的购物模式,双方由此形成了一个很强烈的对比。

  在我设计苏州的项目时,我会先去感受江南独有的小尺度的建筑文化。在苏州当地文化中,房屋的建筑高度都不高,楼层比较低矮,但建筑密度却比较高。在苏州传统的建筑文化里,他们城市的纹理和布局有一条河,河的旁边就是围墙,你走到围墙的入口才会发现一个四方的园子,园子的中央是个庭院。这一布局特色也反映出当地居民的居住习惯。我认为建筑一定要满足当地人生活的方式及居住的习惯。这是不能被打破的。其次,设计项目选址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因为苏州项目位于太湖的边上,太湖和阳澄湖地理位置靠的比较近,而人们熟知阳澄湖盛产大闸蟹,这是一个当地特色。因此,当我在设计项目时也会适当地将人们食用大闸蟹的饮食习惯考虑到项目设计中去。再者,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设计中,我也会强调丰收的概念。这个项目有住宅、酒店、商业等多种功能,在不同功能区域,我会根据当地文化及人们生活消费习惯的偏向性,选用不同的设计元素融入到整体项目中去,也保留人们最传统的元素在其中。

  还有一个项目因为时间的关系无法在演讲中为大家阐释,它是我们在厦门的一个项目。我会分析它的历史文化及当地现有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鼓浪屿曾经被殖民过一段时间,岛上也由此能展示出万国的建筑风貌,它们的建筑形式一部分体现出西方历史上的传统别墅变化历程。我之前学习了西方建筑学,在设计厦门的项目时,会结合历史上的阶段,沿用一些历史上的建筑语言融入到项目的设计当中,也就是说在建筑的外型上,反射出西方历史上的建筑风格,但在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区则定位为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需求。

  《设计家》:在简历中,您谈到您会致力于发掘每个项目的精神与灵魂,能否结合您的某一个代表项目为我们阐释下这一创作坚持?

  Yas:我在设计每一个项目的过程中,我的设计信仰是根据这个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当地的人文特色、城市的肌理及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人们基本的生活习惯,及人们对消费、娱乐的理解,收集各种信息,并集合起来分析,作为项目设计的一个积淀。很多业主都会问我,你来到我们这里为我们做这个项目,你看了我们的项目介绍,你一定对我们的项目会有一个自己的理解。那么,请你告诉我我们的项目会长什么样?但我都会告诉他们:我不知道!因为每一个项目都不可能根据一些文本资料凭空想象出来。凭空想象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设计状态。其次,我凭空想象出来的项目未必适用于业主。就像现在很多中国人会认为要在城市中盖很多“大盒子型”的购物中心。但其实,当你真正去购物的时候,你可能更喜欢一些小尺度的购物街,例如上海的新天地,因为新天地独有的小巷及弄堂文化,消费者能在室外享受阳光,旁边的房子也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视觉阻碍。在我的设计过程中,我会尽可能地去理解当地的文化、人们的生活诉求、城市发展的节奏及发展的目标。以此为基础,运用我们的专业技巧把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对快乐的追求,对城市改造的想法融合到我们的设计创想中去。

  《设计家》:您的演讲中,谈到许多占地面积大、功能齐全的大型的综合体项目,就您的了解及多年的从业经验,现今的的商业空间设计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Yas:在我看来,商业空间设计的趋势一直都是在变化的,现在的这种情况在将来也是会改变。越来越多的项目会变得越来越小而不是越来越大。首先,这是因为现在的综合体开发多半是由政府介入的,政府通常持有50%的股份投入到商业项目的开发中,他们通常想在一个项目中包括酒店、住宅、服务式公寓,商业等等。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经过一定时间的开发过程,他们慢慢地意识到大尺度的综合体商业项目不一定就是人们最终的需求。而小尺度,人性化的商业项目能够为将来的发展带去更有利的帮助。因此,开发商面对现在的市场需求,也会更加积极地去筛选项目。相应的,更有能力与经验的开发商也将会留在这个市场当中。其次,是从资金流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有实力中国开发商会转变自己的投资眼光,把一部分的资金投放到国际市场中去。很多的中国开发商会在美国、澳洲购买房产,进行他们的海外投资计划。这也跟中国的美金积压情况有关系,境内资金通过购买境外房产来缓解货币积压的压力。然而,美国的开发商也看准了中国的市场。他们也会把一些项目带到中国或者在中国找一些新的开发项目,这正是当下开放国际市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的开发商进行的一些项目交流,也会慢慢改变现在这一现状。

  《设计家》:您从事设计行业超过三十年,设计作品涉及各类综合发展项目,如酒店、商场、公寓、医疗中心、警察局等,是怎样的管理手法让您的团队能如此自如驾驭这些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不同设计要求的项目?

  Yas:在从业的这三十几年时间,我领导过很多不同的团队。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作为领导者,我所专注且需要解决的是核心的领导力问题。具体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尊重你的团队。这就要求你要对自己的团队有足够的信任,相信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给出的每一个答案。第二,要做到能启发你的团队。这要求领导者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启发你的团队,让你的团队尽可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及他们对项目的一份领悟、创造力,只有集合大家的力量,项目才会做得越来越好。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第三,要做到下放一定的权利。我遇到的很多国内的下属都会让自己缩在后面,只在领导告诉他做什么时,他才会去做。这多半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一定的权利,所以他不敢往前迈一步。因为不敢往前迈,很多情况下也就不敢说出自己对这个项目真实的想法,这将会对项目的推进产生一定的阻力。因此,我会积极地鼓励每一个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共同把项目做得更好。第四,要容许他们犯错,不要害怕。这跟我们之前谈到的权利下放有一定的承接关系,但做到容许下属犯错这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都是在无数的失败中不断成长起来的。我会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容忍度,去让他们犯错。当然,当他们犯错时,他们也需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且积极地去改正。第五点,要有沟通能力。我们前四点说到了很多都是关于领导者的个人能力问题,但如果你不能正确地把你的需求信息传达给他们的话,团队无法理解,双方也会有一个芥蒂,甚至造成很大的误会。尤其是在西方人和东方人的沟通中,这点尤其重要的。良性的沟通方式,是启发你的团队并让大家持续地以你为核心,共同做好这个项目的关键。

  《设计家》:我们了解到您在项目设计与合作中拥有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在您看来,在中国做商业空间设计,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Yas:在和中国的业主合作中,我遇到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最大的挑战在于业主的经验值,因为中国许多的业主他们并不是房地产出身,也不是设计师,他们更多是一个投资者的身份来发展这个项目。他们缺乏相关流程的知识,以至于他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从业主的最初设想到最后落实的结果,他们希望都是由建筑师告诉他们。但一个项目前期的资料收集到后期的施工其实并不是建筑师能够完完全全去涉入的。其次,业主方力求速度,通常他们有一个想法后就要求马上落实。但好的设计是基于充分的资料收集,加上认真的思考,沉淀下来分析数据和信息,才能产生一个设计答案。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很多的中国建筑师、设计师之所以会去抄袭,源于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传达出一种信息:认为建筑不是设计,而是后期的建造和施工。但是,设计本身就需要一次次创新、一个个创想。西方的教育则是鼓励你去创新,因此,他们革命的概率也相对比较高。他们习惯去革新。第三,业主方对自己的信息采取了保密的态度。他们不愿去公开自己的项目成本。由于缺乏项目成本这一重要信息,很多建筑师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会把一个建筑设计的非常好,但业主的成本能力却没有那么强,从而导致了很多重复工作,这便产生了许多额外的费用。第四,由于中国的开发商在时间成本的考虑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成长空间。很多项目,业主都希望尽快进行,以至于我们在设计的初期在时间上就面临一定的紧迫性。而到了制作施工图阶段,很多开发商在没有施工图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施工操作了。这也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经历多次返工。返工的出现势必造成时间、资源、成本的浪费。在欧美国家,我们的操作流程通常会在制作施工图上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把施工图做的非常详细,以至于后期施工的时间会比中国短很多,并且施工的质量也更加精细,错误率也相对比较小。

  《设计家》:您最近有哪些主要在做的商业空间项目?

  Yas:在我看来,如果一个设计项目已经处于施工阶段,它已不再是新的项目了。我们目前有几个正在洽淡的新的合作项目,但是由于它们正处于合作的初期,我们并不方便透露。但是,最近我们在国外有一个项目,是在迪拜。我们在造一个小城,汇集了商业、住宅和宗教等多个功能场所。明天我就要投身到这个项目的工作中去,因为在迪拜周天是工作日,下周一才能休息。

  《设计家》:dwp China在华已有7年的时间,dwp下一步在中国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Yas:dwp7年以前来到中国,之前只是一家在上海的小办公室,这个小办公室的职能是做一些项目协调工作。当我来到dwp后,我们的商业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两个团队。队伍人数都比之前的庞大。我的计划是在未来的2至3年间,将团队人数扩展到50到60人,并且成立更加庞大、优秀的市场团队进行项目配合。未来几年,我们会有很多在中国之外的项目,我期待到时候能够由中国团队完成项目设计,再交给美国纽约、芝加哥、休斯顿当地的团队完成施工图的制作及后期施工。此外,我也期待在中国的不同地方设立多个办公室,以满足项目在不同地域的需求。概括地说,就是我希望能把dwp打造成一家优秀的国际化设计公司。

  《设计家》:作为设计界的资深前辈,您对当下有着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青年设计师有哪些建议?

  Yas:我想我在这里可以给到青年建筑设计的一些建议和提醒是:首先,要成为一个很好的听众。当别人给你一些建议时,你一定要认真地听下去而不是急于发言。其次,要成为一个很好的观众。当你20岁的时候,你觉得自己似乎知道所有的事情,但是当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会发现你还有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而你需要重头开始学。因此,青年建筑设计师必须成为一个很好的观众,懂得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第三,要是一个旅行者。很多我们在书本上见到的建筑项目,其实它在现实你所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只有你亲眼见到它,你才能感受到它给你带来的震撼力。第四,要有一颗勇敢的心,勇于承担一切的风险。在设计师的人生里,要勇敢地尝试一切新的事物,要有不怕失败的心,从错误中学习。第五点,要有一颗同理心,这种同理心在于你要明白别人想要的是什么,别人对项目的理解、定义和预期是什么。根据他们的思路结合你自己专业的创想,这样才能把项目完成好。第六点,一定要理解你自己,让自己能在一个比较舒服的位置上去做设计,去工作。如果你自己自己都感觉不好,那你不仅会给别人带去一定的压力,你也就无法为他们做什么了。

  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采访!

相关知识

建筑一定要满足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及居住习惯
家装地板如何铺出你的生活方式?
新中式研究院 一起探索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欧派阳永清:定制一定要满足个性化需求
张力:房地产营销同样要关注新兴的市场需求
国民诚信家装大品牌,东易日盛助您拥抱向上的生活
地板与各整体风格装修如何搭配?
访谈:设计师引领生活方式 被认可的才是好设计
傅立德:引导客户创造一种适己,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謝英凱:遵循使用者的需求,創造適合使用者的生活方式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建筑一定要满足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及居住习惯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459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