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土地财政依赖过度 融资体制亟待改革
媒体报道,11月以来广州以“平均每日推一宗地”的节奏上演推地大戏,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度目标的95%。与此同时,截至11月11日,“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今年的住宅土地成交额已高达2755亿元,超过2013年全年的2728.9亿元,全年有望超过3000亿元。
就在舆论普遍预测今年土地市场会随着楼市降温而遇冷,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却再次上演超级盛宴,个中缘由值得玩味。
媒体早前报道,广州今年上半年的土地市场行情并不景气,年初对土地出让金制定的“官方任务”是800亿元(这一目标仅比房价狂飙突进的2013年少38亿元),第一季度入账266亿元,但第二季度只有146亿元,整个7月份也只有15亿元入账,情况直到8月份全国楼市回暖才开始转好,广州借此契机大规模推地,一方面是为完成年度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补充财政收入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动机。
受累于房地产投资减速等原因,广州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的表现差强人意,同比增长8.5%,高于京沪,也比国家和广东省分别高出1.1和0.9个百分点,但远低于10%的年初目标,也低于后劲猛烈的追兵天津、重庆。此外,上半年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6%,低于全年目标10%;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低于全年目标14%。距离年底不到两个月,广州经济数据要完成年初目标,选择在房地产领域发力,也许是一个办法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仍是“钱紧”。首先至今年1月,广州市政府型债务约2931亿元,需要政府偿还的是2288亿元,其中有旧债也有新债,不少债务还是以土地出让金作为担保的。其二是规模巨大的投资计划,广州今年宣布要在未来数年投入8000亿元搞城建,其中有约一半是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都需要政府想办法筹钱。
事实上,早在2012年,广州市债务率及偿债率两大指标就双双逼近警戒线,在审计署不久前公布的地方债审计报告中,广州赫然位居2012年土地收入“资不抵债”的17个省会城市之列。
一方面是地方债的偿债压力,另一方面是大规模建设的需要,而广州近几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却持续增长乏力,土地出让金便成了最好的填补资金。据华夏时报的统计,广州去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同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超过5成,而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的比重仅在20%左右,足见广州在一线城市中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最高。
在一线城市土地红线不断收紧的今天,依靠土地出让金充裕财政的方式不可持续,现代城市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唯有依靠城市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今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这一创新提供了可能。
《意见》明确要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这意味着,政府今后要花钱,不能再靠卖地,而要靠举债。相比前者,后者公开透明、有人大把关,更具可持续性。
经过下半年集中推地,广州完成今年卖地任务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广州今后如何摆脱对土地出让金以及土地财政的依赖、及早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现代财政体制?在此意义上,2015年以及今后的土地出让目标如何制定,是考验广州财政体制会否转型创新的重要信号。 ■唐晋
相关知识
评论:土地财政依赖过度 融资体制亟待改革
评论:土地财政不破,健康楼市难立
评论:土地财政审计为分税制改革打前站
评论:土地财政“摸家底”倒逼经济转型
专家解读房地产调整期:土地财政依赖或被打破
郭峰:土地财政依赖症难解 经济与行政体制都需改革
评论:莫让土地财政依赖堵住楼市有序回归之路
评论:土地财政大审计重在找准病灶
代表委员批地方政府热衷卖地:土地财政似毒瘾
评论:“土地财政”与“土地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