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土地流转农民变“老板”
“大包干”36年后 记者探访小岗村
36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名农民冒险按红手印,实施田地“大包干”,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36年后,小岗村将分散的土地重新集中后对外发包,流转总面积达8400多亩,占可耕地面积的58%。
近日,本报记者参加了由安徽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领导办公室、安徽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组织的“皖北十年看发展采访”,走进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了解这个农村改革标杆村的今日发展现状。
文/ 广州日报记者肖桂来
村里牵头流转 村民不担风险
皖北的初冬,天气有些阴冷。当中巴车行驶入小岗村改革大道,迎面而来的是小岗村牌坊。牌楼上,“敢为天下先”和“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两行大字尤为显目,昭示着这个有着传奇色彩的村庄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
到村后第一个采访对象,是71岁的严金昌,他是“大包干”带头人、18按手印农民之一。“现在我们18个人还有11人在世,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60多岁。”老人精神矍铄,很健谈。
严金昌告诉记者,2011年他就将自家30亩地流转了出去,其中15亩出租给了企业用于农业种植,租期15年。流转费是七八百元一亩。另外,剩下15亩地也一次性流转出去,用作建养老院、宾馆和学校,每亩地的流转费是2.9万元。
“小块田变成大块田,土地利用价值提高了,劳动力也解放出来了,农民收入涨了不少!”严金昌笑言,现在是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他的7个子女也相继把耕地出租了,在村里当起“老板”,干个体户。
严金昌介绍,小岗村土地流转有规范模式。村民先和村集体成立的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签合同,公司再代表村民和企业签约。“流转是村里牵头,村民不担风险。”严金昌说。
规模化经营让土地增值七八倍
小岗流转出的土地在做什么?记者走访了几个经营户。
作为小岗村耕地的租赁大户,凤阳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从山东泰安落户小岗,去年流转1300亩土地,今年又流转900亩土地,用于扩大樱桃、蓝莓和树莓的种植。
金小岗公司董事长訾庆顺告诉记者,苗木种植让土地收益增值七八倍,目前公司已投入1.6亿元做樱桃苗的智能温室培育,估计三年后就可以见效益。与此同时,金小岗公司也给村民带来就业机会。“一亩地一年流转费是1000元,农民在公司打工,一个月收入1500元左右。”
除了这一涉农企业大户,小岗村还有2000亩左右土地流转给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包括黑豆合作社、葡萄合作社等;另外2000多亩流转给了农业产业化企业,主要从事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禽养殖。
得益于土地流转以及村里着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如今小岗村容貌大变。记者看到,村道两侧矗起了一排排房屋,沿街做起商店、礼品店和餐馆。
坐在民房门口看孩子的严大爷说,家里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住的是二层洋房,村里也有广场、幼儿园、养老院等等。
变富、变美后的小岗村,散发着强大吸引力,“空壳化”的农村人气旺了。“我孙子在合肥读完大学就回村游客中心上班了。”严金昌说,现在不少大学生愿意回村,搞现代农业,过去在城里打工的农民也回村上班。
相关知识
过半土地流转农民变“老板”
评论:强推土地流转扭曲现代农业
土地流转或激活百万亿市场 应避免成少数人的盛宴
资本炒作土地流转 扭曲农民获利改革本意
中农办:土地流转须管制用途遏制非农化
土地流转规模日趋增大 耕地种粮比例每况愈下
山东长丰农民土地流转建生态农场 领土地使用补偿
沈阳土地流转调查:三权分置农民增收农业升级
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3.1亿亩 农民收入增长9.6%
辽宁乡村景区“土地流转第一拍”将响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