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探索多种模式
□周云
建设保障房小区,本来是政府的惠民工程,但建成使用后,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据报道,广州荔湾区芳和花园是广州大型保障房样板社区之一。这个由回迁户、中低收入群体所组成的大型小区,自正式交付使用以来,短短三年,该小区住户出现轻生倾向的案例高达700多宗,虽然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的不足10宗,但服务该社区的社工团队却面临人手和能力不足的尴尬。这并非孤例,前些年,也有媒体报道,广州的另一个大型廉租房社区金沙洲社区,精神病人的比例比广州其他社区高3倍多。
看到这种情形,可能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联想到贫民窟。但显然,保障房小区与贫民窟有本质的不同。国外贫民窟是公共服务极度缺位的结果,而保障房本身就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可以说是政府和社会送给中低收入群体的礼物。
不过,如果说贫民窟的问题是公共服务的缺位造成的,那么保障房小区的问题就是公共服务不充分造成的。总体看来,保障房小区的这些“问题”住户,他们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并不是由保障房引发的,比如说贫困、疾病等,以及由贫病交加而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怪异。只是他们集中居住在保障房小区后,问题也集中地显示出来了。另一种,则是因为诸多弱势群体集中居住之后,小区形成的群体环境和氛围,从而使得一些问题更加严重了,特别是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同时也可能会产生其他问题,比如交通、治安与环境等方面的。
那么问题的解决,大抵也就需要两条腿走路。对于弱势群体固有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救助,解决或缓解他们的困难。在这个方面,除了传统的救助模式,目前方兴未艾的社会工作也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社会工作者能够以专业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心理和精神的危机。但我们从新闻报道看到,政府对于社会工作机构和人员的配置,存在着数量少、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在探索中完善。
同时此事,也应该引起各方面对于建设保障房、廉租房小区这种模式的反思。诚然,要大量地解决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建设大型小区是必要的选择。但这种大型小区的弊端也是明显的。除了上述种种显性问题,更严重的是,这些小区的存在,使得居住其中的弱势群体有了清晰的辨识度,无形中与社会其他人群有了鸿沟,容易引发群体之间的隔阂。这种状况,对于各个人群都是不利的。因此,在肯定保障房小区建设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该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其他模式,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的多元化。有了“大集中”,是不是也应该有“小分散”?比如说把一些分散在各个社区的存量公房改造成的保障性住房;在建设商品房小区的时候,也“搭车”在这些小区建设一些保障性住房;对于各种类型保障性住房的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力度,也应当予以适当倾斜。
这就需要全社会的配合。然而,现实好像不那么简单。广州某小区存在一堵“柏林墙”,就是因为商品房业主认为同处一小区的解困房业主管理费交得少,于是修了铁丝网墙,不让解困房业主享受小区的公共配套。这不免令人喟叹!经验证明,某些行为在伤害别人的同时,最终都会伤害到自己,而消除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受益的会是所有的人群。
(作者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相关知识
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探索多种模式
住房公积金服务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建议
构建保障性住房建设可持续融资机制
新常态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
首届“保障性住房建设采购信息交流会”在京举行
南昌11.7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北新建材签署《保障性住房建设合作协议书》
北新建材:以奥运世博品质服务保障性住房建设
益高卫浴获评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用材优秀供应商
大自然德森堡木门参加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建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