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远设计师朋友圈 畅谈“70后“的脱变之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设计师,在行业都会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或一同专攻于设计的某一领域;或者玩着跨界,互相取长补短;或者一同创业,成为事业搭档。1月13日,搜狐家居带您走进李远、路明的设计师朋友圈,听他们聊聊这些年的设计历程。
李远、路明和设计师朋友们
时间:2015年1月13日下午
地点:朝阳豆各庄东村文化艺术产业园区
主题:"70后"室内设计师的脱变之路
摄影赞助:佳布尔地毯
嘉宾:
李远 李远设计工作室总监
路明,设计总监,睿合国际设计机构,
徐建博,设计首席 睿合国际设计机构
姚洪东,主创设计 睿合国际设计机构
平凸,首席设计师。460设计工作室
肖克:上川上美装饰公司
张华、李春慧:方寸之间艺术设计公司
谢强 谢强工作室总监
陈建航 原创设计工作室 主任设计师
宋时男 时男工作室总监
他们是第一批“北漂“设计师
主持人:在座的各位可以说是第一批“北漂“设计师,当初大家为什么选择来到了北京?
路明:我们先举杯,庆祝这一特别难得的聚会。我是东道主,我先来讲讲。
举杯庆祝难得的一聚
来北京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像我们“70后”对北京都有有一种向往,小的时候经常看到天安门太阳升、毛主席纪念堂等等。我们家乡算偏远的东北,属于林区一个小县城,那个时候对北京无限向往。
第二个原因,之所以来北京,也是因为考学才来北京的。当时在我考学的院校里面是没有北京,因为没想跑这么远,后来因为爱情。因为我当年考大连的一所学校的时候,认识一个女孩,当时我们相约要到北京来考试,结果我来了,她没来,后来我到了北京上学,她没来,结果我就这么阴差阳错的留在北京了,结果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孩子、到公司,很理所应当的就呆在这儿了,这就是我为什么留在北京。
李春慧:我来北京就是因为离家近,当时毕业也没想太多,也没想去哪儿发展,一次比较偶然的机会就来了,也想离家比较近。
方寸之间艺术设计公司设计师 李春慧
金恩西:我是纯属于命。小的时候,有一个人给我算命,妈妈记住了,说我以后肯定在北京,真的说过这句话,“北京”这两个字在我心根里已经有深深的印记了。学校有一次北京夏令营,我来到了北京,看到中央工艺美院(现在的清华美院),我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到进修,后来这个梦实现了,来到北京,一直到现在。工作只换两个,一个是东易日盛,一个是博洛尼,现在自己开公司。
肖克:我其实也一样,也是阴差阳错,第一次来北京应该是96年还是95年,那个时候跟同学几个过来去化工美学基础课,回去想重新再考,后来回去以后,因为那个时候年纪小,开始自己瞎捣鼓,最早我们学广告,后来想想学室内设计挺多的,刚刚开始,浙江那边可能相对来说还比较早一点,后来阴差阳错想来北京找学校来,直接奔最高学府去了,资格不够,马上想打道回府,后来还是留在了北京。
徐建博: 因为家庭条件一般,自己想自己的出路。在座的好多人都是画画的,那个时候给班级出黑板报,看我妈厂里工会的人也做黑板报宣传,我妈说你长大以后,到一个单位出出黑板报宣传,我说这事我不太喜欢干,干吗去?找一个更大的平台看有没有更好的出路。
睿合国际设计机构设计首席徐建博
第二个原因,因为条件一般,在初中、高中期间找了一个女朋友,但是知道自己家里条件太一般,怎么结婚、怎么买房子、怎么买一些东西呢?得出去赚钱,去哪儿?北方人,到北京近一点,北京又是首都,文化、政治中心,所以来了。
姚洪东:好多人我第一回见,有些人也是久闻大名,没见过面,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来北京,我算第几个因为爱情来北京的?第四个吧。我真是因为爱情来北京的,我跟妻子是99年高中认识的,上大学的时候分开了,异地恋。毕业之后,我就在老家工作,她来北京了。2004年,把工作辞掉,来北京,投奔妻子。我们现在结婚几年了?结婚7年了,99年认识的到现在。
主持人:李远,你也是为了爱情吗?
李远:不是,我的经历比较痛苦。因为来北京那年正好是三十而立。我是94年—98年在大连上大学,毕业以后经历比较复杂,开过广告公司,开过展览公司,还做过策划,接着做装修,开了三四年公司基本效益都不好,比较痛苦。从大学毕业到我30岁这6年,经历是比较坎坷的,公司也倒闭了N个。
李远设计工作室总监 李远
路明:你这个是有钱、任性。
李远:之后大连的公司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就放弃大连这个市场了,一个人背着包就来北京了。当
谢强:你来北京是35岁?
李远:30。
谢强:那你之前的坎坷就是财富,30岁以前发生的事越多对个人心路历程。
路明:我们30岁之前还在打工呢,远哥这种经历是财富。
李春慧:30岁之前都是坎坷的财富。
主持人:咱们是不是也干一杯?
路明:必须的。
主持人:您是北京人,还是北漂一族?
宋时男:我当时也是上学,留在北京了。因为我爸也是喜欢画画,那会儿一直画国画什么的,我就从小到大一直也是跟着,对美术比较感兴趣。记得高中快毕业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后来推荐我去日报上班,但是被学校发现,又回到高中考大学,于是来到了北京。
谢强:我还是喜欢原来封闭的北京。那会儿因为相对各方面所有信息都不是特别的畅通,包括网络,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下很封闭,保存的相对比较完整,但是很破、很旧的感觉,我是胡同里长大的,现在看这些碎片真是碎片了,所有情感的东西全都支离破碎了,没法组合在一起了,小时候在胡同里长大的,那段记忆特美好,现在那个胡同居然还在,平安大街上,在白塔寺边上,有一个金果胡同,现在那个胡同被截了一半以后,住那儿的人也不对了,主要我觉得是胡同里的人,感觉完全不对了。但是我又喜欢现代化的东西,毕竟给咱们带来的幸福指数还是偏高的,但是从情感角度来讲,已经不是我认知的那个北京了。
谢强工作室总监 谢强
陈建博:我是福建人,最早是想去香港的,因为离那儿很近。后来因为香港手续都办好了,我因为97的原因也提前退学出来,香港过不去,学也提前退出来了,在那段时间的岁月里头也做过很多生意,赚了也好,败了也好,来北京也有感情的原因,其实是被逼出来的。我来北京的时候,一个人北京都不认识,我来的时候一个美术老师给我写了两个字“诏安”,诏安是我们县的名字,说我打电话让我们一个学生来接你,我下火车的时候就一个人举着牌子,那个人说你是诏安的?我说是。到北京的第一天是我的生日,那会儿天安门广场是可以点蜡烛的,过生日。
谢强:那会儿就懂得浪漫?
陈建博:对。那个人是第一天刚刚跟我认识,2000年,把我带到石景山区,我说不行,晚上必须得去天安门,他说明天吧?我说不行,必须去,去的时候买了一个蛋糕去,但是我差点来不了北京了。我当时踏入北京的时候是没有身份证的,2000年抓暂住证是很严的。后来我知道我有一个老师在这里读书,身上有三证,我是带着街道证明,因为我办去香港,改了身份证,所以我的身份证没有下来,我带着那么一张纸直接冲到北京来,我见了我另外一个美术老师,说你赶紧回去,说这里人命跟蚂蚁一样那么不值钱。两个月我就回去了。
原创设计工作室主任设计师陈建航
其实我真正上来是2000年的年底,后来为什么说我决定走这么远呢?肯定也是,第一,爱情是不如意的,我想我走就走的远远的,而且我一来北京就好几年没回去,是这么一个情况。
徐建航:感觉你是唯一讲的时候眼睛里面含着泪水的。
路明:我对建航很了解,他有很多故事。
张华:我是北京的,没想过要离开北京。因为在北京呆的比较安逸。我们小时候都是住胡同或者四合院,周围的邻居全都认识,可以去任何一家蹭饭,门都是开着的,只要你是小孩,甚至还有人招呼你去吃饭。或者你今天没有钥匙,就直接被领到别人家去吃饭了,我们小的时候二环以外基本上荒地,三环外都是荒地,我们可以在亮马河那条河旁边逮蛐蛐,现在都没有了。现在出去的感觉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学校也组织出去玩,觉得每个地方都有风土人情,现在出去都跟CBD似的,都一样,小区、楼盘也都一模一样,地块也都一模一样,当时还是想法相对少。其实我好多同学全国各地包括国外挺多的,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在北京。
平凸:第一次跟北京接触其实跟他们差不多,考学,因为我湖北人,那个时候在武汉考学,中央工艺美院,在我们学校设立了一个考点,我考了,考完以后中央美院专业过了,我估计不是很靠前,当时湖北美术学院也过了,但是专业属于1:1的范畴,我一选择,就报武汉了,跟北京错过了。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到过北京,我弟弟上小学的时候手烫伤了,过来照顾他,觉得北京这个城市挺好,于是留在了北京。
小编语:他们大部分属于“70后” ,有的人出于童年对北京的向往,来到了这里;有的人,因为爱情,成了“北漂”;有的人,因为事业和生活,来到了北京;有的人,因为读书,因此留在了此地;也有的人,出生在北京,舍不得离开这个充满记忆的城市,于是一生将扎根于此。北京,是一个神奇的城市,它像天堂,也像地狱,让人忍不住爱,也忍不住恨。李远和路远的设计师朋友们,可以算得上是第一批“北漂”的设计师,像绝大多数“北漂”一族一样,最开始的生活充满着艰辛和不易,至今回忆提起往事,仍会热泪盈眶,大家也一次又一次地为各自的勇气和付出,举杯鼓励。
设计蜕变
主持人:在座的各位,因为各种各样机缘巧合步入了设计行业,也从事了多年的设计工作,从第一次做设计到现在,在设计理念上发生了哪些变化?设计的价值是什么?
谢强:刚开始做设计的时候没概念,后来大家开始追风格,再后来因为整个国门完全打开了,互联网星期了,重新再回归思考,风格到底是什么。后来琢磨,感觉风格其实就是一个马甲,今天把这个风格套上马甲,明天把另外的风格套上马甲,并不是客户想要的。客户想要的其实就是情感的诉求,让他回家以后有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指数可以通过我的设计或者其他手段达到。
我挺喜欢宜家的,你单看这一件宜家家具不是特别好,但是经过整合之后,20平米的空间,也能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做设计给客户尊严,并且让他感觉到有价值,就是最有价值的。
主持人:我的理解就是,之前做设计,咱们没有想法,基本上就是有点跟风,慢慢的就会把自己的一些东西融入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去。
谢强:原来10年前,我给客户的东西也许是一幅画,只能看不能用。比如健身器,不是给他看的,他只有用上才有价值。我的目标就是,让客户来用这个房子,产生出的这种价值。
李远:实际上说,做一个设计不是停留在一个表象上面,最后回归价值。
谢强:从有形到无形,从无形再到有形,就是形态两个字,形就是有形,态就是无形的态,我觉得没有形式的状态。
路明:我们之前在做设计也是,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口号,什么设计改变生活等,但真正是发自内心的吗?很多都不是,只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是为了做宣传,或者所谓的一个商业包装。实际上这么多年走过来,要说设计理念来讲,真正形成了自己所喜欢的那种理念了吗?我认为我到现在还不具备。
最早刚入行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自我为中心,我们也知道客户会有需求,但实际上我们更想表达的是自己的东西,是强加给他们的。
说到这,想起一个小故事,这个例子不是我身上的,是我一个朋友,他做了一个电视柜,到现场一看才发现,跟船一样大,比例完全不协调,这个东西代表了我们那个时候的想法,就是我们把所谓客户要求实现的东西以自身的审美和喜好给他做出来。
到了第二个阶段的时候,我们是更偏重于以市场、以客户为导向,客户要我要怎么做,我就按客户的意思来,这个阶段也走了一段时间。
现在是另外一个阶段了,大牌的设计师可以走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风格的时候相对低调平庸一点,这个阶段我们相对来讲更理性了。我们出了这套方案,甲方也好,客户也好,我们应该是先遵循一个市场规律,又站在一个客户本身的立场去想,去揣测或者分析这个事情,然后加上我们的设计专业本身的技术含量,最后呈现出来。
这三个阶段是,第一个阶段,理念上的转变,以自我设计为中心,以客户满足为中心,客户满意的同时追求自己的设计审美的价值体现,这是理念方面的一个问题。你又问到设计价值如何体现这块,实际上说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希望把设计转换成这个价值,这是最实际的。实际上我们希望它有更高的价值追求,那就是我们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导向,形成定位,这一类的客户是根据这种风格定位和导向来找到你的,这是最好的价值体系。
主持人:李老师的设计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李远:我觉得设计的价值最主要是创造,实际上作为设计师,我觉得很幸运,我们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从事了自己喜欢做的行业,每天都在创造美。随着我们阅历的增加,生活的历练,做的作品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不理性走向理性。现在我可以说基本上脱离设计这个行业了,我现在做家具。但是那些老的客户,还有一些好的项目,我还在做,因为从可以表达我的想法,做我喜欢的一些事,这是一个价值回归的体现。
徐建航:大家的感受可能都是一致的,观念的转变从不成熟到成熟,只不过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个人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把所学展现给别人,用所学到的知识、理解的东西去做设计;第二阶段,觉得所学的东西不够了,必须时时刻刻给自己充电,这时发现设计需要了解很多东西,不是理解色彩材料就能做这个行业,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基础知识不够确实设计很难,那时候我做设计觉得很累。面临客户不同,他们需求不同,要求不一样的时候,我每时每刻都在给自己充电。
第三个阶段,觉得设计行业像跟大家说的,为什么这么做的,举例来说,我现在做一些餐饮,当我在做餐饮的时候,我已经不单单是从用什么色调、什么材质、怎么布置灯光考虑,还会考虑餐饮面积和计时房租承担的比重关系,以至于你经营菜系的价位等等,全面系统的来考虑的时候,相当于餐厅是我的,自己在做经营。而且我认为,有的时候我们必须被甲方强制性的观点强奸,这个没有办法。
又拿学校来说也是,我们做了很多国际幼儿园,当我们把他需要配置的面积、人员、人数、安全、设计整个角度考虑,非设计之外的问题考虑太多的时候,我觉得设计是第三层次了,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也不是设计师了,相当于一个组织者。
徐建航:我再分享一个我的故事,如果我刚才讲的这番话,十年前我要能悟到的话,之前投的酒吧不会一塌糊涂。在通县做酒吧,通县买房都是年轻人,回去没有什么消遣,通县地段便宜,我们租的房子特别大,带来什么效果?座位很多,人多热闹。但是我们酒吧太大了,觉得很冷清。于是在经营不错的情况下,被迫关张了。
金恩西:从一开始上班到目前为止,我的思路几乎都没怎么变过,但是我相对来说过的比较开心,不管人家怎么商业化,对我来说好像眼睛也看不见,也无所谓,现在更加平静了。我现在跟客户谈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样了,得到的认可越来越高。
主持人:我觉得难得听到一个设计师说,从她开始做设计到现在设计理念一直保持不变。
金恩西:因为确实不是很商业的设计师,盈利多少,对我来说不重要,只要我所需要的该拿的东西拿到,其他的基本上都放弃的状态。客户也是养着的,比如说我今天这个客户结束了以后,明天就没有了,不是,这个客户一直记住你的,过两年的时候又给你一个单子。
我很执着,而且每个细节各方面,我觉得一定要达到我的一个标准才给客户答卷,有些该放弃的一定要放弃,全部抓我告诉你10个脑袋都装不下,我已经向自己投降了。我跟别人比钱确实赚不了那么多,但够用就行,很开心,心踏实,能睡好觉。
路明:金恩西现在信佛,皈依,所以她的心态肯定跟我们有不同的,她有很多东西取舍是很自然的,我们没有那么平静。
主持人:春慧应该年轻一点。
李春慧:我是80后,但是我做了4年的设计师。
打小就爱做手工,琢磨着自己创造力还行,包括我妈妈的幼儿园所有的小手工都是我自己做的,我就喜欢这个。我一直在做后期的工作,突然间有一天来了三套单子,结果设计师做不过来了,老板说发先试试,不行再给你改,后来我做完了以后,老板说你这个做的行,从此以后就拿我当设计师用了。
后来就越来越有自信,从去年开始一直做了8套,方案都是一次过,而且都是那种大的地产商,做方案的时候挺辛苦的,甲方让你调也挺辛苦的,但是最后看到你加班一天一宿不睡觉,包括我们上次做青岛的绿城,真的是全力以赴一天一宿的在工作,在摆场,就是为了他们那边宣传,第二天迎接客户。做完了真的很快乐,一点都不累。
张华:开始2000年的时候全国上下都做现代风格,没有人没做过吧,又开始做地中海和美式,后来公司又出了所谓风格,大家就照着风格往外扒,所有的东西,包括护墙板开始堆砌,这两年开始回来了,开始有个性的设计,回归简约的风格,是因为大家都自己的想法。
我想如果有一天在座的各位,经济或者各方面都达到的话,我想有一部分人是要做匠人,我们一直在弄一些东西,可能我还会再去学服装设计。因为我们觉得最美的就是匠人,可以自己拿着针和线,自己拿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实现。包括很多国外的设计师他们都会木工的,他们自己做家具,但是我们没有机会,好像谁都不会做这些东西。真正的设计师做一个产品可能卖到全世界去,但是如果我们去做一个设计,除非是复制性的,比如酒店,全球都长一样,剩下的你可能就只能说你和你的客户,以及喜欢你这个设计的人去欣赏,不能大面积的去传播。
我觉得设计如果到最后一个层次的话,在能养活自己的情况下,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做手工、做艺术,那才是真正幸福的,那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师。
主持人:陈老师来分享一下。
陈建博:我认为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事情,就像“设计”本身两个字,“设”跟“计”,“设”是一种想法,是你得有想法,“技”是计算的,是可以参照的被借鉴的,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罗列的,所以感设计这个行业为什么干到最后大家有的偏离了很远了。
我为什么说它矛盾呢?这个矛盾跟股票一样,因为咱们做到某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就是说我们得有想法,我们为什么要坐在这里,我们其实在聊想法,以后会怎么做。
我们现在做设计就像刚刚讲的,不讲风格,但其实风格还是挺重要的。很多东西都做得循规蹈矩,刚刚说了,家装其实不需要什么太多的创意,这就是我们的毛病。因为设计,很多东西都在计里头,很多东西,说好听点是借鉴,说难听点是抄写,我们以前刚刚从学校出来的时候可能还在搞创意,哪怕刚刚那个哥们说,有人把电视柜设计成一张床一样,他敢设计。所以咱们怎么来突破这个瓶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瓶颈,可能大家的程度不一样,突破这个瓶颈去做。
宋时男:就说这个设计,之前我就特别迷茫,这个客户要这个风格的,我们就做这个风格,那个客户喜欢那个风格,为了接单,但是前期可能那么六七年,做设计的前六七年很愉悦,就觉得设计挺好的,也挺赚钱的,没想风格的事,但是从做设计第8年,可能到第10年或者12年的时候就很迷茫,其实那会儿好多设计师人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或者是偏向哪一种,那会儿我就觉得我没有,每一个风格都知道一点,但是又不深入。
从2010年以后,我才把四合院作为一辈子的事业,想这辈子可能就做中式风格了,但是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可以演变。
其实我现在也很迷茫,知道了以后就要做这个风格的了,其实我们现在做四合院的时候是从建筑开始做的,把所有的建筑想好了之后,因为建筑的绘图结构就跟酒店合作,他们出一些结构图,这个过程中其实包括里面得有些风格定位,也是很难,像大家刚才说的越来越简单了,可能一面白墙,其实你在做加法的时候是很容易做的,但是当你做减法做的很有韵味的时候是很难的,一个装饰品是不是跟整体风格融洽,都是很考究的。
小编语: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价值,几乎都经历了对设计的陌生到熟悉,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感性到理性,从自我为中心到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再到追求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样一段历程。不管曾经还是现在,迷茫也好,探索也好,他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015年的心愿
主持人: 2014年已经过去,2015年刚刚开始,在座各位,今年最想实现的心愿是什么?
李远:我已经跨界到家具行业,希望在家具行业有更好的发展。
姚洪东:希望2014年的付出,能在2015年获得收获。
徐建航:2015年三件事,第一件事,设计之内的,做一些自己喜欢的项目;第二件事,做好设计之外的事,可以是行业之外的任何一件事;第三件事,抽点时间陪陪家人。
肖克:2015年比较大的一个目标,就是能不能让生活影响设计,也通过设计更好影响生活。我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因为生活和设计都有关系,设计当中往往对生活有影响,两者只要有机结合好,就会相辅相成。
金恩西:希望找到一个可爱的Loft感觉的碰办公室。
李春慧: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多学点东西,出去走走。
路明:2014过去了,总结一下,这一段走过来之后,说实话有点疲惫,2015年就想对自己说一句话,加油。
平凸:我不光是2015年的心愿,以后心愿也是这样,希望大家真的能够有时间经常坐在一块聊天,我就很满足了。
张华:如果说从设计和工作上来说,我觉得我们在设计上2014年也下过不少心思,我们把很多包括时装上面的东西,包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我们二次利用,时装面料我们现在已经用在了我们的软装和家具上,包括去年阿玛尼的呢子,我们也把一些东西改造了,公司的这些设计师还是挺能干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设计改变它的用途,而且包括公司以前的一些产品,他们通过自己的手工去改造了以后,使公司的产品也有一个升值,所以我是希望到2015年公司在这块能做得更好,因为我们现在之所以在很多的方案是一稿过,很多的东西的确是我们原创的,外面是找不到的,是他们自己做的。
陈建博:因为我是刚回公司没多久,希望有更大突破。
谢强:希望做一个好玩的网站。
宋时男:因为现在手里有几个院子正在设计,2015年,我就想能到年底之前作品能呈现出来。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与我们分享如此精彩的故事,也非常感谢佳布尔地毯的摄影赞助,最后,让我们一起为2015年的心愿干一杯。
佳布尔地毯:佳布尔地毯有限公司 JAIPUR RUGS COMPANY PVT.LTD是印度最大的手工地毯生产商与出口商之一,总部位于印度著名的粉红城市斋普尔(Jaipur)曼娑罗福区。
地毯主要以设计、生产手工打结真丝羊毛地毯、手工胶背地毯为主,覆盖所有的手工地毯品种。佳布尔地毯在印度10个邦中有超过22个分支组织,共有超过40000名编织工匠,50名设计师。佳布尔地毯通过了ISO 9001 : 2008、ISO 14001 : 2004、SA 8000 : 2008等认证。佳布尔地毯大多数产品出口北美、欧洲、澳洲、中东与东北亚地区。
声明:此文系搜狐家居独家原创稿件或者独家披露信息,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请与搜狐家居联系
由家居装修知识网(https://www.biud.com.cn)转自搜狐焦点家居
http://home.focus.cn/news/2015-01-16/425401.html
相关知识
走进李远设计师朋友圈 畅谈“70后“的脱变之路
实战记录 | 一群设计师的逆袭之路
办公室装成这样,我天天加班晒朋友圈不带重样的
温馨舒适小奢华 70后的三口之家
温馨舒适小奢华 70后的三口之家
70后的我们 大图奉上 现代简约
脚踏实地 智能家居的电商之路还有多远
大学生设计师的木略之路
新古典三居 70后的轻奢生活
博洛尼亚展,潜伏进陶瓷大佬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