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型城镇化理念 沈阳建设生态城市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被列入党和政府的长期发展战略,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表现为:城镇数目的增多和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城镇化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直以来,城镇化被世界公认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十八大为何还要再次重申呢?关键点在于我们要推进的是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城市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生态宜居应该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中国不能再走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道路。这一点党和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期重要战略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对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的准确判断,是对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定位。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生态文明建设要将“尊重自然”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党和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此,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发展之路不断受到环境、资源的制约。由此,生态文明已经从理论探讨转化为国家战略。
加强沈阳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第一,有完善的法律及管理体系。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以立法为先导,是创建生态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极为有效的举措。历史上很多城市化政策措施缺乏严密、科学的立法规制,实践中带来诸多问题。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立法必须首先尊重生态学基本规律。当代的城市发展和环境立法理念不能单纯局限于人类绝对中心主义思想,人也是生态的一部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点已经获得全面的共识。沈阳市作为转型中的老工业基地,在创建绿色样板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中,亟待出台相对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有关绿色政府创建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第二,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并被各方面普遍接受,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途径。党的十六大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新时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尤其针对沈阳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背景,更有现实意义。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沈阳市拟创建的环境建设样板城是具有高标准、新内涵的新型绿色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城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更主要的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建设样板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社会形态;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是自然与社会高度和谐发展的产物。
第三,鼓励广泛的公众参与。在国外成功的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都尽可能鼓励广泛的公众参与,无论是规划方案的制定、建设项目的实施,还是后续的监督监控,都有具体的措施保证群众的广泛参与。倡导并落实一个城市成为生态城市的基础是对其市民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其环境责任感。美国生态学家雷吉斯特提出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十项计划中,第一项就是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对此十分注重,儿童在学校受到与环境有关的教育,而一般市民则在免费环境大学接受与环境有关的教育。并且,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者都主动与市民一起进行规划,有意与一些行动小组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小组合作,使他们在一些具体项目中成为合作伙伴;同时,又使他们保持自由,可以评价市政当局的某些决策。这种做法,在很多城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四,打造绿色政府。绿色政府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成型的实践经验,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政府建设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技术的系统工程。对于绿色政府的认识,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政府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绿色政府的概念超越了政府传统的污染治理和绿化生态建设的职能范畴,而是政府执政方式与执政理念的全方位转变,是政府为了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而进行的自我重塑。在这个意义上看,“绿色政府”是指实现政府管理的绿色转型,将政府机构运作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建立有效的法制保障,实现依法行政已经成为决定环境建设样板城工作成败的关键。服务行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就是从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的根本动力。服务行政要求改变过去政府管理上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改善宏观经济调控、规范市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方面,使政府管理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政法学院)
相关知识
坚持新型城镇化理念 沈阳建设生态城市
天津生博会纵论城市发展 建设生态城市
国家标准委将编制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鹤壁金爵置业有限公司努力建设生态城市
鹤壁金爵置业有限公司建设生态城市
谈新型城镇化——评《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一书
智慧产业新城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让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镇化新亮点
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正式启动 64试点名单披露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公布 河南4个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