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人赴日扫家电的几点反思
相信那些抢购日本电饭锅的人们和不少中国的家电消费者,如果了解了中国“电饭锅”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或许会稍微改变一些自己的选购意向。
当前舆论指向的“电饭锅”,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模仿过程和一个独创时期。
这三个模仿阶段是:由日本发明的磁钢温控式电饭锅在中国被规模化生产的阶段;效仿于日本的塑料化和电子化的电饭锅(俗称“方煲”,也有称“豪华电饭煲”“西施煲”等)的“拿来”受用阶段;首先由日本开发的IH电饭锅(即电磁加热电饭锅)被国内“消化”的阶段。
其中,磁钢温控式电饭锅最能体现技术的优良和结构的简约,可以说是电烹饪锅具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但因技术门槛过低、节能效果偏差、功能单一(只适合做米饭)等原因,目前已被沦落为“低端货”。
塑料化和电子化的 “方煲”是结伴出现于磁钢温控式电饭锅之后,由日本人首先推出的一个新产品品类。是否因中国企业对磁钢温控式电饭锅的低成本、规模化的大量生产,使得日本企业无钱可赚而另辟蹊径的产物---不得而知。
塑料化和电子化 “方煲”的主要特征,采用电子温控技术,产品通体由塑料包裹,造型丰满,外观精美,功能较多(在只能做米饭的基础上还可做其他富水烹饪),另外具有较好的保温节能效果。
日本企业领先世界的电子技术优势,也是电饭锅电子化的主要推手。但遗憾的是,因过于依赖电子温控技术和回避了一些其他技术问题,“方煲”类电饭锅不可避免的携带了先天的基因缺陷(本文不打算对此展开论述)。
目前,塑料化和电子化“方煲”类产品也早已被国内企业规模化生产,成本多在千元以下,也偶有两三千的款型,正在逐步进入电饭锅的主流市场,属国内电饭锅市场上的“中高端”品类。虽然没有进行那些先天基因缺陷的改造,但其品质已经相当上乘,一些关键材料部件和加工工艺已可与国际先进水平媲美,如复合板材和内胆加工、内锅涂料及工艺、模具及电控部件等等。
又或许是“方煲”由中国企业主导的规模化生产再次抢走了日本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日本企业转而再次设法“升级”产品---推出了IH电饭锅。IH电饭锅的本质就是在“方煲”基础上,由电磁感应加热单元替代了原来的电阻式电热元件,因而带来了一些产品性能的改善和提升,但由于仍然沿用电子控温技术和回避了一些其他技术问题,上述“方煲”的先天基因缺陷仍然存在。
所谓国人赴日抢购的电饭锅,多是此类产品。
国内企业2012年开始,陆续推出了自己的IH电饭锅,与日本的同类产品,竞争国内市场,属于电饭锅市场上的“高端”产品。
在中国电饭锅发展史上的“独创”时期,就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匚”式结构(也称弹性结构)电压力锅的产业化时期。
将压控技术应用于电烹饪锅具,属我国独创,彻底消除了单纯依赖电子技术的“方煲”和IH电饭锅的先天基因缺陷,消除了人们熟悉的普通明火压力锅的“爆炸危险”,实现了国际公认的在饱和蒸汽压下大米淀粉α化的最优化效果。
“匚”式结构专利技术,开创了中国电烹饪锅具的新纪元,造就了一个家电新品类,形成了年销售量三千余万台,年销售额超百亿的大产业,占据同类产品的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就了一批大大小小的企业和老板,并使得在同类技术和产品上远远领先于日本和其他传统家电强国。
不仅如此,另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压控技术的全新电烹饪锅具方案--“千帕锅”将在不久后面世。
“千帕锅”将继“匚”式结构电压力锅之后,再次打破电烹饪锅具新产品方案总是由日本人首创的历史。相信经过未来产业化的历练和优化,“千帕锅”必将打消国人漂洋过海高价抢购别人家电产品的冲动和盲从。
或许有人较真的认为,人家说的是电饭锅,你却扯到电压力锅,可比吗?
确实两者从名称到结构都大有不同,但同属电烹饪锅具,功能相同,满足的是同样的消费需求。
另外,在过去近十多年的电烹饪锅具发展历程中,中国与日本所走的技术路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虽有重合的部分,但更多的是差异,即日本坚持塑料化和电子化的技术路线并沿用“电饭锅”的称谓,而中国则在模仿日本的部分技术方案外,坚持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压控技术之路,产品名称则习惯叫“电压力锅或压力电饭锅”一区别于普通电饭锅。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有关中日“电饭锅”PK的舆论中,往往忽略了这一因素,因此,简单认为日本电饭锅比国内如何如何的好,是不全面的。
相关知识
对国人赴日扫家电的几点反思
对国人赴日扫家电的几点反思(三)
赴日扫货中国人:东京比北京好一万倍
全球经济形势对橱柜行业发展的几点影响
回首与展望 2014橱柜行业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对装饰行业在电商冲击下的几点思考
卫浴专卖店装修 视觉营销的几点要求
衣柜选购攻略:选购整体衣柜的几点参考建议
室内装饰 卧室装修需要注意的几点
家居装修避免预算超支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