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昱:央媒重提房地产为支柱产业或有政策出台
十年来第一次看到央媒把房地产最为支柱产业提出,但可惜市场早已不是过去的样子了。
9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时评《房地产市场是稳住宏观经济环境重要之锚》,文章强调房地产仍是经济的重要产业,这是多年的“去房地产化”浪潮中,央媒首次把房地产重新作为支柱产业提出。这是重新为房地产正名,也肯定了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在9月28日——三季度末这样的敏感节点,人民日报发表这篇文章,到底有什么的含义,后续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可以做一个简单分析和预测。
1、当前经济压力巨大,而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却在持续下滑。今年的经济目标是要保7,虽然二季度GDP增速达到了7.0%,但也不过是勉强保7,而房地产投资增速还在持续下滑。截至8月末,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仅有3.5%,与去年年末的10.5%相比,下滑7个百分点,与前年年末的19.8%相比下滑16.3个百分点,和同期GDP增速相比也相差了一半。作为前两年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房地产,今年反而给经济托了后腿。今年1-6月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了4.4万亿元,仍占同期GDP31.42万亿元的14%。这种情况下,再不强调房地产的支柱地位,不肯定房地产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房地产搞不好,中国经济增速也起不来。
2、当前企业压力大,地方政府压力更大。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房地产土地购置费同比增速在持续下滑,今年1-8月,土地购置费累计达1.15万亿元,同比涨幅仅10%,相比去年年底下滑了19.3个百分点。从CRIC统计的300城市成交的土地成交情况来看,克而瑞统计的300城市土地成交中,一线城市前8个月土地共成交2198亿元,占300城市成交量的32%,30个二线城市成交3779亿元,占54%,60多个三线城市仅971亿元,占比仅有14%。如果说今年一线城市土地市场还是相对火热的,二线城市还马马虎虎,那么三线城市则是一片惨淡。靠地吃饭的地方政府,经历自2014年至今的土地淡市,实际上快要穷的揭不开锅了。即使年初财政部下达了地方存量债务置换债券的措施,将短期债务转为长债,但这只能让地方政府短期内稍微缓解压力,债迟早是要还的。如果没有土地出让金这笔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些债也难还上。如果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开发商的压力大,其实政府比开发商的压力更大。
3、近期可能会出台进一步刺激政策。这次人民日报的时评,加上9月19日新华社的《在持续回暖中努力转型——当前房地产市场走势透视》,实际预示着短期内可能会出台进一步的房地产刺激政策。就如2007-2012年,房地产出现泡沫的时候,每次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一出评论文章,政府随即就会出台政策调控政策一样,此次很大可能也是房地产刺激性政策将要出台的信号。
目前来看,出台二套房按揭优惠是最有可能的。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松贷,再到今年一季度再次放宽二套房贷款政策,今年四季度有可能再度加大放松力度。特别是利率这块还会有进一步的突破,如二套房贷利率下调到基准以下,但更重要的是银行的贷款额度要有保障。其次,是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突破,如部分地方政府减免契税,如中央政府对个人所得税调整方案中,将按揭利息作为税前抵扣项。其中后者可能对市场的影响更大。再次,各地方政府为去库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继续跟进一些系列地方性的刺激政策,如收购商品房做保障房,暂停供应土地,提供购房补贴等等。
4、但不要寄希望于政府站台把房地产拉回原来的轨道,要正视房地产转折的现实。即使政府喊话、救市,房地产行业发生转折已是既定事实,供求关系发生转折是毋庸置疑的,整体供大于的状况会持续下去。这种情况下,行业压力巨大,企业优胜劣汰是未来房地产行业的的新常态。开发企业从暴利到微利甚至无利,是当前诸多企业要面临的问题。当前正是房地产企业竞争压力最大的时候,随着大量企业退出,政府更要呵护留守下来的企业。比如我一直强调的建议“暂停预征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这两个税种本来就应该在结算时明确,而不应该预征,不能把这种不合理常态化。如果能够暂停的话,也将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房地产行业最大的支持。
十年来第一次看到央媒把房地产最为支柱产业提出,但可惜市场早已不是过去的样子了。
相关知识
丁祖昱:央媒重提房地产为支柱产业或有政策出台
丁祖昱:央五条、天津限购松绑与7月回暖
丁祖昱:万科合伙人计划对中国楼市的重要意义
丁祖昱:房企两极分化加剧 稳定是今年楼市主旋律
丁祖昱:易居沃顿为学员带来更多收获
易居中国丁祖昱:房地产未来五年仍将高位运行
丁祖昱:2018年后房地产市场将缓步下行
丁祖昱:当前房地产行业形势分析与未来预判
丁祖昱:老任退而不休,大炮依旧犀利
丁祖昱:2015房企评价之“黑马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