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全年预期涨幅1.4%至1.5% 年末还有双降空间
下了雪的北京,菜价小有回升,然而对10月CPI来说,这场雪丝毫没有阻挡其向下的脚步。
国家统计局日前通报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CPI同比上涨1.3%,不及预期值中的1.5%,较上月1.6%大幅下滑。
“CPI连续两个月涨幅收窄,处于低通胀水平,需要警惕通缩风险。四季度CPI缺乏上涨动力,将维持低位运行,预计全年涨幅1.4%-1.5%,明显低于去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通缩“压力山大”
从同比涨幅情况看,食品价格上涨1.9%,非食品价格上涨0.9%。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0%,非食品价格上涨0.1%。
“食品价格涨幅收窄是CPI同比涨幅下降0.3个百分点的直接原因,猪肉、鲜菜、鲜果、水产品、蛋类价格环比全线下跌,猪肉价格环比近6个月首次下降,说明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已到尾声。非食品价格影响CPI中长期走势,近一年非食品价格在0.9%-1.3%之间徘徊,是拉低CPI的重要原因。”刘学智表示。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认为,10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主要因为部分分类同比涨幅回落,10月份猪肉和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5.8%和4.7%,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1.6和5.7个百分点;此外,部分分类同比降幅扩大,蛋和羊肉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3.8%和7.0%,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3.6和0.6个百分点。部分服务价格同比涨幅依然较高,挂号诊疗费和家庭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14.4%和7.2%。
据测算,在10月份1.3%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10月PPI同比下降5.9%,与前两个月值持平。中期来看,PPI已经连续44个月负增长,未来转正仍然遥遥无期,上游去产能去库存尚未结束,伴随经济换挡转型,传统工业品需求将趋势性放缓。由于需求低迷,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通缩继续向国内上游产品价格传导,如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同比大幅下跌。10月大宗商品价格与供需情况皆不理想,受国内外因素影响,5月中旬至今商品价格跌幅已达12.33%。通缩压力逐渐从上游行业传导至下游行业。采掘、原材料及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环比跌幅在10月有所收窄,而生活资料的出厂价格跌幅明显扩大。与此同时,大宗商品的进口压力依然紧张。在产能有效去化和新增长点完全成型之前,PPI难摆脱低迷。
瑞穗证券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中国10月份的通胀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继续遭受需求疲软以及生产力过剩。随着物价上行因素消退,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通缩正重新成为物价主要风险。问题是,如何恢复低于预期的增长率,同时减少产能过剩。
货币政策待调
CPI和PPI一致向下,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更加强烈。
通缩压力加大,货币宽松仍有空间,财政政策将更积极。CPI和PPI直接影响实际利率,是观测降息的最佳风向标。9月份名义贷款利率虽然已经从去年的接近7%降到5.7%,但考虑通胀之后,实际利率还是很高,仍需降息来降低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此外,降准的必要性也在加大,美联储12月加息的概率已经上升到70%,三季度超储率只有1.9%,急需要降准来对冲超储的消耗。从时点上看,央行[微博]或许在美联储加息之前有所行动。但考虑到央行强调不能过度放水,未来政策重点将逐步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明年财政赤字大概率调整。
然而,对于CPI涨幅低于预期,下一步是否会出现降准降息的问题,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却有不同观点:“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基于多种因素,CPI偏低已经持续一年多,并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此时,不大可能会因为单独一个月的涨幅低于预期就实施降准。”
“货币政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防通胀,而是防通缩。如果按PPI来看,中国早在4年前就进入了通缩。现在PPI是负五点几,CPI是正的,我认为这两个数字是不合理的。明年CPI在某一个时点变成负的是非常可能的事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任若恩表示。
按惯例,每年最后两个月是财政支出投放较为集中的时期,财政政策有望继续发力,公共投入有望增加。业内人士认为,货币政策还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年底之前央行还会有一次降息,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改善内外需求。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和易峘10日发布的报告称,鉴于经济增长较为低迷,且通胀保持较低水平,预计央行将在明年一季度降息一次,全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600个基点,以应对经济下滑压力。预计财政政策将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包括降低有效税负、加大财政支出等一系列措施。
事实上,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常规的货币政策,还是要依赖一系列的包括物价机制、定量的政策工具结合在一起,用一些常规的货币政策的方法来实施货币政策。但中国必须警惕通货紧缩风险。他称,下一步中国会非常谨慎地关注和追踪全球经济走势,包括通货膨胀在下降,大宗商品价格在下跌,中国经济增长也在有所放缓。他称,“中国的通货膨胀也在下降,因此我们必须要谨慎、警惕看一下通货膨胀趋势是不是会继续持续下去,是不是会出现这种通货紧缩的情况。”
谈到今年最后两个月的CPI走势,刘学智认为,11、12月的CPI涨幅会高于10月的1.3%,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价格的积累和经济周期翘尾。按照以往数年的惯例,年底后两个月的CPI环比均会出现上涨。但是鉴于10月份环比下降较大,今年全年的CPI同比涨幅维持低位运行,预计全年涨幅1.4%-1.5%,显著低于去年。
相关知识
CPI全年预期涨幅1.4%至1.5% 年末还有双降空间
央行双降后楼市将迎来降价潮
机构预测11月CPI增1.3% 全年增长1.4%左右
8月份CPI今公布或涨2.1% 涨幅料创4个月新低
4月份CPI同比上涨1.5% 我国价格运行积极因素增多
季节因素拉动 机构预测1月份CPI升至1.8%
机构预测6月CPI难超1.5% 政策调整空间充裕
连平:预计全年GDP增速7.1% 下半年货币政策定向为主
2014年12月份经济数据公布:CPI料涨1.5%
2月份CPI今日公布 涨幅或连续两月低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