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人均1.06套房 八成受访者偏好储蓄
2015年11月29日,《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
就公众关心的房产和储蓄问题,《报告》显示,中国城镇职工平均拥有不动产为1.06套,随着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变现能力可能面临着较大挑战。同时,受访者(含家庭)对银行储蓄情有独钟,这一人数比例高达79.8%,这表明中国家庭的大类资产配置还是比较保守。
养老保障存三大问题
一是不同企业养老储备情况差异较大。《报告》显示,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职工养老储备总指数最高(63.8),其他类型内资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最低(56.1)。分行业看,“金融业”和“采矿业”最高(均为62.1),“住宿和餐饮业”最低(57.4)。分企业规模看,1000人至9999人的企业最高(65.9),19人及以下的企业最低(46.8)。
二是商业保险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扩展。企业年金计划和各种商业性保险(养老和医疗等)是职工养老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访者中,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人数比例仅为33.5%,而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人数占比为41.3%。另外,企业没有提供重大疾病保险、商业意外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中任何一项的受访者高达38.3%;而个人没有购买上述任何保险产品的比例为42.0%。
三是养老资产配置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就公众关心的房产和储蓄问题,《报告》显示,中国城镇职工平均拥有不动产为1.06套,住房作为养老储备的工具是必要的,但考虑到未来住房从总体上将供大于求,随着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变现能力可能面临着较大挑战。因此,住房的养老功能只能作为一种补充,而不应被过分夸大。同时,受访者(含家庭)对银行储蓄情有独钟,这一人数比例高达79.8%,这表明中国家庭的大类资产配置还是比较保守,长期来看还有待改进。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报告》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很有必要,同时应在路径选择上下功夫,抓住改革重点;二是提高职工养老储备水平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尤其是尽快推出“税延个人养老账户”,让职工自己参加账户投资增值;三是重构家庭大类资产配置有利于提升职工养老储备水平,需要完善资产市场,并进行文化塑造。
职工养老储备有较大提升空间
《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指数为59.7分,接近评价基础标准,表明目前状况基本满足了城市职工养老储备要求,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级指标中,稳定度最高,指数值为62.6,充足度次之,指数值为59.2,认知度最低,指数值为56.6,比储备指数低了3.1。
据了解,该《报告》研究历时近一年,分别采用了线上和线下实名制抽样调查方式,调研了我国36个大中城市的城镇企业单位职工共计5400余人,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了全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的现状和需求。调研指标体系涵盖了公众普遍关注的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不动产、养老规划等内容。同时在指标体系中纳入相应的权重系数及五个档次的评价基准,实现了从充足度、稳定度和认知度三个方面对我国大中城市企业职工养老储备情况进行客观、综合、全方位的量化评价,填补了我国养老相关领域的空白。
相关知识
城镇职工人均1.06套房 八成受访者偏好储蓄
首套房贷利率创新低 中国城镇职工人均1.06套房
中国城镇职工人均1.06套房 资产配置偏好储蓄
装修防水工程至少保修5年 八成受访者不了解
深圳近八成被调查者看涨房价
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对现行放假安排不满意
亚太区近八成用户认为海尔洗衣机最具“国际范”
济南购房者近期买房无安全感 八成表示再等等
搜狐调查:恐高价买假货 八成网友力挺“国货”
调查结果:近七成受访者不满家居空间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