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政策叠加效应显现 北京次新房成二手房交易主力
土地市场的传导作用导致新房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置业者将目光转向二手房。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多家二手房中介门店发现,年底二手房成交量明显上涨,尤其是年代较新的商品房成交量几乎翻倍,价格上涨明显,以公房为主的区域成交量较少。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改善型需求得到有效释放。
空白的“销控板”
“月初的时候,‘销控板’上写满了小区的优质房源,现在都没有几套诚意出售的房屋了。”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位于朝阳区青年路的珠江罗马嘉园本月销售房屋约25套。以往该小区的月均成交量在12套左右,本月成交量翻倍上涨。
房源客源供求关系的变化,带动房价的上涨。龚虎称,近一年时间该小区二手房价格涨幅约10%,本月优质房源涨价现象较为普遍,同时业主惜售观望情绪变浓。例如,有几套400多万元的两居室在业主涨价10万元的情况,依然很快成交;一套报价600万元的三居室,有三组客户交了意向金等待签约,在涨价至620万元的情况下,业主决定暂不出售该房屋。
珠江罗马嘉园成交翻倍的现象并非个例,同一区域的国美第一城本月已成交房屋近70套,以往该小区的月均成交量在20-30套之间。业内人士介绍,本月该小区客户量猛增,房源客源比从1:3变成1:6,在房源不足的情况下,未来价格上涨不可避免。
事实上,并非所有二手房成交量都出现上涨,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距青年路仅一站地的十里堡区域本月成交量并未出现上涨。一位熟悉二手房交易的业内人士称,青年路区域二手房建成年代多为2005以后,而十里堡区域二手房以80-90年代的公房为主。整体来看,今年公房成交量没有年代较新的商品房成交量多,这一特征在未来二手房市场中会更加明显。
多重利好政策叠加
年代较新的商品房成为二手房市场的主力并非偶然,其主要原因在于改善型需求的充分释放。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认为,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导向在于释放改善型需求,贷款利率的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降以及“二孩政策”,均能刺激改善型需求积极入市。
今年央行五次降息,商业房贷利率创下史上最低水平。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降息是基于当时的经济大环境,但年内五次降息,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加上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政策,能有效降低改善型人群的首付及月供成本。
“二孩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不仅体现在成交量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建商品房的户型结构。郭毅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手房市场中年代较新的商品房成交量增加,是因为这类产品在住房面积和户型结构上优于公房,面积小、户型紧凑的公房已不能满足置业者的需求。
此外,除了房子的位置和配套之外,改善型人群对于居住品质的要求明显提升。从居住舒适度的角度考虑,年代较新的商品房社区规划更为合理,更符合改善型人群的置业需求。
价格上涨在所难免
从整体上看,今年是北京楼市成交大年。有数据显示,今年北京纯商品住宅成交将达到5.5万套,二手房成交超过19万套,二手房在房地产市场成交占比进一步增加,不过在成交均价方面,二手房价格涨幅明显低于新房。
为规避市场风险,今年众多房企纷纷加码一线城市,北京土地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楼面价格飙升,在土地市场的传导作用下,新建商品房价格涨幅明显。数据显示,今年北京新房成交均价为2.72万元/平方米,同比上涨9.9%,三四环之间以及四五环之间成交均价涨幅最大,分别上涨37.6%、46.4%。
相比之下,二手房涨幅较为平稳,成交均价为3814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5.5%。业内人士认为,二手房价格涨幅低于新房属于正常现象,价格相对平稳是年底二手房成交量上涨的重要因素,不过中心城区新房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未来二手房价格上涨不可避免,预计在一段时间内,二手房市场“量价齐升”的态势将会持续。
事实上,年代较新的商品房已逐渐成为二手房交易市场主力,而这类房屋大多位于四环以外的区域,意味着二手房市场成交区域从城市中心不断外移。
相关知识
多重利好政策叠加效应显现 北京次新房成二手房交易主力
政策叠加效应显现 11月五大城市房价低于四年前
信贷政策叠加效应显现 分析称楼市进入购房窗口期
北京新房和二手房连续7个月环比上涨 涨幅有所回落
北京二手房交易“大数据”:北京人平均33年换一次房
北京楼市六成二手房降价求出货
北京二手房交易3个月放款 银行不愿亏本做房贷
北京楼市降温 新房、二手房网签量均降四成
北京住建委:二手房交易将全面核验房源
北京6月起二手房交易需先核验房源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