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风水专栏:教你轻松一眼看出宅屋吉凶

风水专栏:教你轻松一眼看出宅屋吉凶

https://www.biud.com.cn 2016年05月04日11:17 家居装修知识网  

  风水是迷信吗?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老先生说得比较客观:"任何一种文化,能够流传几千年,必定有其存在的真理性。许多人一听说风水,马上称之为迷信。先问 你懂不懂?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盲目下断论,本身就是一种更深层的迷信,迷信于自己的判断力。"是的,妄下定论,只能是武断。对于风水,相信是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的。很多人对于我们伟大的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一向是嗤之以鼻。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祟洋媚外。西方人的科学是发达,什么克隆、核子啊!但当他们越钻 越深,从外向内转了一圈后。还不得不承认,地球生态的整体平衡才是最重要的。于是赶忙又研究环保啊,生态、以及人性回归。风水说白了就是一种生态平衡的生活艺术。

风水专栏第29期:教你轻松一眼看出宅屋的吉凶

  风水,是相地之术,也就是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从战国时代已经延续至今,仍然有很多人相信它,要知道风水可是分为阳宅风水和阴宅风水的,阳宅风水一般说的就是风水好的地方,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阳宅风水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场效的吉凶判断

  单独一种场,并无吉凶可说。看宅必须紧密结合三种场的能量效果:看气场、磁场相交后产生的吉凶情况,再把人场放上去看是否适合。吉的就能激活人场的能量,凶的则能削弱人场的能量,平衡的则能保持人场的能量。气场、磁场都吉,则吉上加吉。气场、磁场一吉一凶,吉凶相抵两场平衡,也叫做吉。气场、磁场都凶,那么就是凶上加凶了。

  这种场效一般人看不出来,可以根据家人精神、健康状态来看。不放心的缘主建议在家居客厅摆放七星阵来提升整个磁场、气场。  

    2、大、小场的吉凶判断

  就单单以宅本身的内部环境来说。要先确定宅的中心,定坐向方位,这是大场,或者叫大太极。以中心来定八方吉凶,每一个方位都是一个中场,或者叫中太极。然后以每一个方位的中心又确定其八方吉凶,此为小场,或者叫小太极。大太极吉则基本上吉,中太极也吉,则吉上加吉,小太极又吉,则更吉。一个家庭,各人的命卦都有可能不同,所以除了以宅主为主外,其余的家庭成员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中小太极。

  建议大家多多关注你家的客厅、卧室、厨房这三个决定性区域的风水。

    3、宅命吉凶的判断

  看宅的第一步,既要看宅也要看命。宅指该宅本身的八卦属性,命指家庭成员的三元命卦(以宅主为主要依据)。气场、磁场、人场三者同时察看。气场、磁场任意一者跟人场配合,就是吉宅。气场、磁场两者都跟人场配合,就是大吉之宅。气场、磁场两者都不跟人场配合,就是凶宅。以东、西四命卦划分,具体如下:

  1、东四命卦全吉宅:坐北朝南,门开震、巽、离三方;坐南朝北,门开坎、震两方。

  2、东四命卦全凶宅:坐艮朝坤,门开坤、兑两方;坐坤朝艮,门开乾、艮两方。

  3、西四命卦全吉宅:坐艮朝坤,门开坤、兑两方;坐坤朝艮,门开乾、艮两方。恰好就是东四命卦全凶宅。

  4、西四命卦全凶宅:坐北朝南,门开震、巽、离三方;坐南朝北,门开坎、震两方。恰好就是东四命卦全吉宅。

    5、其它的坐向、门向对于东、西命卦均是一吉一凶,吉凶相抵,可以居住。

  风水对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恰当调整好我们的家宅风水,不仅能让你住的舒服,还能提升一家人的运势,一举两得。

专栏作者简介:

    李计忠,安徽省宿州市人。一卦多断九宫风水创始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新浪网、搜狐网易学顾问;海口市乾易国学研究院院长、海口河洛紫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计忠先生十有五而志于易,三十而识人面知人心,四十而名扬五湖四海,五十而穷通古今术数。为弘传《周易》文化,曾师承百家,阅书万卷,遍访九州名山大 川,博采诸门经典精华,将各类术数秘笈融为一炉,集六门绝学精粹于一身,而今厚积博发,挟易救人,奇术济世,誉满天下。他不仅挟八卦、六爻、四柱、手相、 面相、风水等六术于一身,又旁通奇门遁甲、大小六壬之术,更独掌八卦阵法,尤以化煞、解灾、调理、改运之术灵验称奇,是古今易林中百年难得一现的奇人之 一,是现代易坛上最为夺目的星曜之一。


相关知识

风水专栏:教你轻松一眼看出宅屋吉凶
风水专栏:教你轻松化解旺财不旺丁!
风水禁忌:教你辨别7大败财家居风水布局
卧室风水摆设 教你轻松解决失眠问题(组图)
养生保健:从头发颜色一眼看出你的肾脏好坏
家居风水奇招教你抓住糕富帅的心
风水专栏:助你端午节旺运驱邪18招,准备好没?
风水专栏:让你下半年财运更旺的秘诀!
专家“五看” 教你轻松识别洋地板
教你轻松打造魅力厨房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风水专栏:教你轻松一眼看出宅屋吉凶 https://biud.com.cn/news-view-id-648247.html